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沙东宫
位於臺灣南投縣竹山鎮延平里、臺3線旁的鄭成功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沙东宫所在延平里,多以祖先来自福建南靖的刘姓居民为主[1]。该庙建庙传说是沙东宫原址有一座土地祠,嘉庆七年(1802年),居民发现庙旁大树有一座会发亮的国姓爷香火袋,因此辟建石室并雕塑国姓爷郑成功的神像奉祀[2]。至今庙方保存一尊数百多年历史的土地公石雕像[3]。咸丰六年(1856年),地方生员刘汉中倡募捐款重修,正式命庙名为“沙东宫”[2]。
1920年,林圯埔公学校使用厢房作东埔蚋分校,为今日的竹山镇延平国小[4]。今庙貌为1970年修筑[5],地处台3线的交通枢纽[6]。九二一地震后,庙方的竹山照镜台公园受损,于2002年8月27日重新启用[7]。
文物
庙内有“威振东海”、“开疆护国”、“开台第一”等古匾[3]。其中的“沛然下雨”匾,是1919年斗六久旱不雨,地方人士来此求雨后作为感谢[8]。庙方还收藏刻写“东埔蚋溪开台圣王公记”的古印章,原属于日治时期担任沙东宫庙务的刘清池,2002年2月27日其孙子刘进德归还庙方,由主任委员刘朝碧接受[9]。

庙宇后有一座咸丰年间立的严禁窃盗竹笋碑,规定如果有人偷采竹笋被抓,就必须在庙前演戏谢罪[10]。2001年10月9日,南投县文化局公布南投县历史建筑十景票选,该碑入选[11]。
祭祀
自1974年县长刘裕猷指示后,每逢农历正月十六日春祭由县长担任主祭官、国历8月27日秋祭由镇长主祭[2]。历年来县府对于沙东宫春、秋祭典一向编列补助预算,如2005年为新台币6万元整[3]。
沙东宫除了主祀郑成功外,配祀神农大帝、中坛元帅、城隍爷、刘国轩、福德正神等[2]。其中一尊刻意雕成断掉左臂、军人模样的民主公王像,因与一山之隔的社头湳雅刘姓祖厝有同信仰,被认为与南靖刘姓有密切关联[1]。逢三月初三玄天上帝诞辰,会在前殿放上居民轮流奉祀一尊玄天上帝神像,奇特的是该神两肩膀上各刻有一尊携剑、插刀的部将[12]。
右厢房的林圮神像,则是2002年1月15日晚新增[13]。该年11月1日,庙方举行建立两百周年庆时,竹山镇长陈亮宏还特定身着古装成林杞,与信徒从沙东宫出发,沿集山路、大明路、顶横街与埔头街,再原路回到起点,以纪念先民开垦竹山[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