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汤溪话

浙江湯溪的吳語方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汤溪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金衢片(旧分区法中属婺州片),使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西部和兰溪市西南角(原汤溪县地区),以原汤溪县县城汤溪镇的方言为代表[1]:引论 4。 汤溪话在浙江中西部吴语中是一种较特殊的方言,它与金华话兰溪话龙游话遂昌话之间均有明显差别,通话很困难[1]:引论 4。在汤溪话内部也存在着不少差异,能仅听语音辨别某地腔调,但通话无碍[2]:211

事实速览 汤溪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下文中,“汤溪地区”指的是汤溪话的使用区域。

Remove ads

使用区域及形成历史

汤溪话的使用区域大致相当于原汤溪县境,包括今婺城区汤溪镇莘畈乡岭上乡塔石乡蒋堂镇罗埠镇洋埠镇琅琊镇沙畈乡白龙桥镇的古方(原古方乡)[a]长山乡的石道畈(原石道畈乡)[1]:引论 4

由于原汤溪县婺州处州衢州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边陲之地组合而成,而婺州、处州、衢州三府的方言差异甚大,三府四县方言在汤溪经过五百多年的碰撞式变化,形成了相对独立、独具特色的汤溪话[2]:210

除了当地汉族人外,当地畬族人也会说汤溪话[b]

声韵调

声母

汤溪话有28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但不记入下表)[3]:268

更多信息 双唇音, 唇齿音 ...

韵母

汤溪话有55个韵母(包括自成音节的[m̩ ŋ̍],不包括儿化韵),其中有4个文读专用韵母(以文读标出),5个象声词感叹词专用韵母(以虚词标出),1个合音字韵母(以合音标出)[2]:138,139 [3]:268

更多信息 开尾韵, 开口呼 ...
更多信息 元音尾韵, 鼻音尾韵 ...
更多信息 鼻音自成音节 ...
Remove ads

儿化韵

汤溪话的儿化韵的类型是[2]:138。 汤溪话“儿”字单读/ŋ̍11/ ,[ŋ]附到本音韵母的末尾充当韵尾,本韵的元音或发生细微的变化[2]:138

汤溪话的儿化韵共有30个,可变为儿化韵的本韵共有41个[2]:139。儿化韵中除了[ɑŋ]、[iɑŋ]、[uɑŋ]又可为文读韵,[]、[]、[]、[iɑoŋ]、[uɑoŋ]又可为象声词和感叹词韵母,[ɑoŋ]又可为合音字韵母外,其余21个都是儿化词专用韵母。

更多信息 开口呼, 齐齿呼 ...
Remove ads

声调

汤溪话有7个单字调(不包括轻声[2]:表 4-1 [3]:269

更多信息 调类, 声调记号 ...

变调

汤溪话的变调很复杂。
下表列出两字组连读变调的主要规律[2]:114 [3]:270。表左栏中为前字声调,表端栏中为后字声调,表中数字均表示调值0表示轻声。其中,古浊上字和古浊入字虽在白读单字调中均为阳上,但在两字组连读变调中有所区别,故在表中分为阳上、阳入两类[2]:113 [3]:270

更多信息 ↓前字\后字→, 阴平 24 ...

小称产生的变调详见下文“小称”部分。

Remove ads

小称

汤溪方言的小称音变以韵母变化(儿化)为主,变调为辅[3]:270。 儿化的韵母详见上文“儿化韵”部分。 小称音的变调规律如下表列出[3]:271

更多信息 调类, 单字调值 ...
注:
1^ 古浊上字和古浊入字虽在白读单字调中均读阳上调,但在小称变调中有所区别,故在表中分为阳上、阳入两类[2]:145 [3]:271

语音特点

声母

母古阳声韵字在汤溪话中都读鼻音声母[2]:31

汤溪话分尖团[1]:引论 4 [2]:50

韵母

汤溪话最大的特点是古阳声韵入声韵字全读如阴声韵,即所有韵摄均彻底丢失了鼻音韵尾(连鼻化音也没有)和塞音韵尾(在连读中也没有)[2]:91。在汤溪话中,除了表示小称儿化音和少量文读音、象声词的韵母带鼻音韵尾[ŋ](以及辅音自成音节的韵母)以外,一般韵母都没有辅音韵尾,全由元音构成[2]:91。 这种现象在所有汉语方言中都是罕见的[2]:91

声调

汤溪话中古浊入字归阳上调,古清入字长调化,即失去入声“短促”的特征(无喉塞音韵尾),读作像舒声韵一样的长调,但未与其他舒声调合并[2]:105

存古字音

汤溪话中有少数字音的历史层次比其他字音更古老,这些字都是口语常用字[2]:43, 46, 191-193

  1. 非组少数字读双唇音声母(重唇轻唇不分[2]:42非母“反”表示“翻动”时读[m]声母[2]:42, 43敷母“覆”、“蝮”读[pʰ]声母[2]:43奉母“缚”、“吠”,以及意为“孵化”的“伏”读[b]声母[2]:42, 43微母的“无”读作/m̩11/,“未”、“袜”、“蚊”、“问”、“网”、“望”等字读[m]声母[2]:42
  2. 知母个别字声母读[t]音(舌头舌上不分[2]:45:“摘”表示“用拇指食指掐”时读作/tei55/[2]:273,“拄”读作/tu52/,“置”在意为含贬义的“坐”时读/ti52/[2]:46
  3. 书母“鼠”、“伸”读塞擦音声母,“鼠”读/ʦʰɿ535/[2]:53,“伸”读/ʨʰie24/[2]:54
  4. 匣母少数字声母读如群母:“厚”读作/gɯ113/;“怀”作名词时读作/guɑ11/,作动词时读作/ʥiɑ11/;“峡”读作/guo113/;“行”(动物行走)读作/ga11/[2]:54-55
  5. 云母字“雩”(意为“虹”)读[x]声母[c] [4]
  6. 以母“蝇”、“鳙”读擦音声母[2]:56
  7. 遇摄三等鱼韵的“女”在表示“女儿”时读/na113/[2]:224,这可能是汤溪话中鱼韵的最早层次[2]:66

词汇

代词

人称代词

更多信息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

指示代词与疑问代词

更多信息 近指, 远指 ...

动词

/mɑo341/
/kʰuo52/ ①藏,收存,存放 ②放,搁

名词

/xɯ52/[d]

植物

天萝 /tʰie24 11-0/ 丝瓜

注释

来源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