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四朝成仁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朝成仁錄
Remove ads

四朝成仁录,全名《皇明四朝成仁录》,明朝南海遗民屈大均所作,列入《广东丛书》中。全12卷,记载明末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士子抗清死节事迹[1]代列入四库禁毁书目[2],长期仅有抄本,民国中刊行。[3][4][5]

事实速览 皇明四朝成仁录 十二卷, 作者 ...

起承转合

清顺治四年(南明隆武三年,1647年)春,屈大均加入其师陈邦彦举旗抗清,领一队义军组织广州起义,久围不克,兵败,陈邦彦率师死战,被俘殉国,暴尸旷野。屈大均痛失良师,冒险到战场上收其遗骸,并为之作传,赋哀辞以悼念[5]。陈邦彦之传记即成为最早写就的《四朝成仁录》篇目。屈亦在后来所作文章中表明心志,决心如亡宋爱国隐士郑所南终生不忘复国之志,并效法唐中后期乱世的杜甫,将忧愤付诸笔端,以诗为史。[8]

顺治十四年(南明永历十一年,1657年)秋,屈大均以化缘之名逾岭北游,历时二十余年,足迹遍历天下,原因之一即为访史、采史,一方面广结天下反清志士、秘密联络反清事宜,另一方面着意于对明末抗清死难诸臣、义士史迹之搜集与整辑,以增补《成仁录》篇章。[8]

该书之取名为《成仁录》,“盖取《论语》杀身成仁之义也”[9]。他并以此书比作司马迁之《史记[10],为此他笔耕不辍,“愈到晚年,用力愈殷”[8]。但由于工作量浩繁,且因其抗清情结尝遭清廷缉捕,著述也屡遭禁毁,因而该书一直到他去世时也尚未全部完成,屈亦视之为憾[11]

Remove ads

辑录版本

今通行本共12卷,撰有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抗清殉难志士传记137篇,其目录纪事时间起自明崇祯二年(1629年),迄于南明永历十六年暨清康熙元年(1662年)。[8]

该书始由屈氏同邑叶恭绰先生主持辑录,并根据流散于各地的残缺钞本亲自参稽、整缉、校勘而成,作为《广东丛书》之第二辑于民国36年刊行,为迄今所见较为完整、流传较广之刻本。[8][12]收录书目1

后收录于1991年周骏富辑录的《明代传记丛刊》,分(一)、(二)两部,为丛刊“名人类”第38、39册,总册号为066、067。其中第二册与《殷顽录》合为一册。[13]收录书目2

1996年,由林梓宗校点的《皇明四朝成仁录》收入欧初王贵忱编纂的《屈大均全集》第三册,其他屈氏著述包括《广东新语》、《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翁山文钞》、《翁山佚文》等亦收录在列。[1][14]收录书目3

全文亦收于《四库禁毁书丛刊》。该套丛刊最早于1997年6月问世,后经重新编制索引于2000年按原书号出版。收录书目4

另,该书曾作为文献类目录载于《清代禁毁书目》(姚觐元)、《清代禁书知见录》(孙殿起)、《索引式的禁书总录》(陈乃干)等文字狱相关目录,亦收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录》等书目。索引书目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