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毛港 (高雄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紅毛港 (高雄市)
Remove ads

红毛港是过去位于高雄市小港区的一个渔村,与盐水港大林蒲中洲相接壤。曾经是日本统治时期高雄州乌鱼渔获的主要产地[1]

事实速览 表记, 汉字 ...

红毛港又可细分成“埔头仔”、“姓杨仔”、“姓吴仔”、“姓李仔”、“姓苏仔”、“姓洪仔”等六个聚落,各有一间角头庙[2][3]:71[4]:97

历史

早年

据称荷治时期时,因有部分自安平遭驱逐之荷兰人于此小渔港出没,因而得名红毛港[5]日治时期于当地陆续设有公学校、信用组合、渔业组合等机构,同时也备有有水道、电气等设施[6]。且有相当稠密的的人口[7]。1933年时,红毛港住民人口有5000左右[8]

迁村

1967年高雄港第二港口开辟,红毛港因此与旗津的中洲地区分离。在小港工业化与高雄港区扩建的过程中,红毛港逐渐被货柜码头及工厂等设施包围;长期的填海造陆,也使当地渔业所仰赖的海岸生态受到破坏[9]。同时红毛港因为被划入工业区或港区计划之中而实施禁建,并计划迁村[10]。但计划经过多年延宕与争议,并历经多次抗争活动与陈情,如2002年时的“炸船封港”事件[11]

2006年5月,红毛港迁村作业中的拆除工程开始,同时也进行文物保留[12]。2007年,红毛港迁村作业完成[13],土地点交高雄港务局,之后再转交阳明海运[12]。红毛港原址村落完全被移除。原本的红毛港地区则主要成为2007年12月开始兴建的高雄港洲际货柜中心所在[13]

迁村后,新的红毛港聚落位在凤山溪两侧,除了部分在前镇区四块厝仔,大部分在凤山区牛寮。

行政区划沿革

  • 清治末期,划分为红毛港庄、海汕庄与烧灰园庄,属于台南府凤山县
  • 日治早期,将海汕庄和烧灰员庄并入红毛港庄,先后由凤山厅台南厅管辖。
  • 1920年后,红毛港庄重划为高雄州凤山郡所属小港庄大字[14]
  • 战后,由高雄县小港乡管辖,后随小港并入高雄市
  • 迁村前,红毛港聚落在行政区划上分为五个,由南而北分别为海澄里(埔头仔)、海昌里(姓杨仔)、海丰里(姓李仔)、海原里(姓洪仔)、海城里(姓苏仔),其中海澄里为该五里中面积和人口数最大者。红毛港迁村后此五里自民国98年7月1日并入凤森里。[15]

红毛港盐田

在濑南盐场因高雄港开辟而废止之际,贺田金三郎在1909年1月向官方申请在红毛港庄、盐水港庄开辟盐田。盐田在同年3月动工,包含外围堤防及给排水管道兴建,然而工程在同年8月因暴雨受损,在急需修复时,又因打狗港开辟、制糖会社建设工程的人力需求,导致人力成本上涨,而原计划引外海水制盐,但因其成本较高,故改引盐分较低的内海水,导致盐田在1912年3月才完工。红毛港盐田的所有权为高雄街的蔡禄,盐田面积69甲,但因一甲盐田的生产力仅三万斤,故其中22甲改作鱼塭,以维持经济能力,而红毛港盐田于1929年3月废晒[16]

专卖局于1909年在此设立“打狗支局红毛港出张所”,1914年改为“乌树林支局红毛港出张所”,1924年改为“高雄出张所红毛港分室”,并在红毛港盐田废晒后裁撤。

教育文化

红毛港聚落的最主要的教育文化单位为海汕国小,原址位于小港区海汕四路82号。红毛港迁村后搬迁至前镇区明凤七街1号,并更名为“红毛港国小”。

宗教信仰

红毛港的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台湾民间信仰)为主[2]。主要有六大角头庙与十三间小庙,另有许多私坛[3]:71[4]:97[2]

更多信息 角头庙, 其他庙宇 ...
Remove ads

影视拍摄取景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