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圣玛加利大堂 (香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圣玛加利大堂(英语:St. Margaret's Church)是香港一所天主教教堂,是东方第一所以圣女玛加利大(St. Margaret Mary Alacoque)为名的教堂,位于香港岛湾仔区跑马地乐活道2A号,由“宗座外方传教会”建立,于1923年2月3日由翟伯禄神父奠基,1925年1月25日祝圣启用,1949年1月25日升格为堂区。现时教堂已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
牧职人员
- 主任司铎:金容载神父
- 助理司铎:赵双波神父、薜君浩神父、易唯诚神父
- 住宿司铎:李毓明神父
- 执事:关仲华执事
结构
圣玛加利大堂建于1923年,由意大利建筑师干尼刺设计,属“古典复兴主义”建筑,门前有长楼梯让前往教堂的教徒仰望着教堂而行,教堂的立面开了一个玫瑰窗,门廊由四根多利克柱支撑,大门两旁放着圣伯多禄及圣保禄两尊圣像,其内部采用法国十八世纪结合古典与歌德形式的柱列承托圆拱型天花的结构,桶形穹窿天花填满了浮雕方格,而平面采用罗马公共会堂形式,其尽头设有半圆形圣所,旁有螺旋石级直通钟楼,两侧的墙壁设有大量彩色玻璃窗,两壁放有共14幅绘有耶稣受难至复活过程的木刻雕塑。建筑于1990年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并于2010年12月21日获确认提升为一级历史建筑[1]。
-
圣玛加利大堂的石额
-
圣玛加利大堂
-
圣伯多禄像
-
圣保禄像
-
彩色玻璃窗
-
钟楼
堂区主保圣人
圣女玛加利大·亚兰菊(St. Margaret Mary Alacoque) 于1647年7月22日出生于法国奥顿教区。在1671年6月20日,她23岁进入巴来莫尼圣母往见隐修会。她在1672年11月6日矢发永愿。在1673年12月之后的半年,耶稣不断显现给她,并且告诉圣女祂的意思。有一个深夜,当她祈祷时,耶稣将自己的圣心显现给她。圣女积极推动圣心敬礼。1690年10月17日病逝。教宗庇护九世在1856年正式确认耶稣圣心敬礼。圣女玛加利大.亚兰菊于1920年被册封为圣人。
-
耶稣与玛加利大
-
圣女玛加利大
历任主任司铎
堂区服务范围

圣玛加利大堂区今时服务范围包括跑马地和铜锣湾等地区。为方便教友参与宗教活动,除了圣玛加利大堂外,堂区更包括以下的教堂:
- 玫瑰岗学校小堂(Rosaryhill School Chapel),位于司徒拔道41号B 玫瑰岗学校。于于1988年至1992年,名为圣大亚伯尔小堂,1993年易名为玫瑰岗学校小堂,属跑马地圣玛加利大堂区 。
- 华仁书院小堂(Wah Yan College Chapel),位于皇后大道东281号(华仁书院)。于1988年属圣玛加利大堂区。
- 基督君王小堂(Christ the King Chapel),位于铜锣湾圣保禄修院。1963年,圣保禄修院的基督君王小堂开放,供区内信众举行感恩祭,堂区于是亦承担有关的服务。1977年易名为耶稣君王小堂。1978-1979年再度易名为圣保禄修院小堂。1980-1994年原用旧有之名称耶稣君王小堂。1995年三度易名为基督君王小堂。
Remove ads
弥撒及礼仪时间
- 主日弥撒:07:15、08:15、09:30、11:00、17:30(粤语)
- 11:00(日语)
- 12:30(英语)
- 18:00(西班牙语)
- 星期六提前主日弥撒:17:30(粤语)
- 平日弥撒:07:00、07:45(粤语)
- 耶稣圣心弥撒:首星期五19:30(粤语)
- 每月第1个主日的15:30(普通话弥撒)地点:1楼小圣堂
- 主日弥撒:08:30、10:00(粤语)
- 11:30(英语)
- 平日弥撒:06:40(粤语)
- 主日弥撒:10:30(英语)
- 主日弥撒:10:30(英语)
轶事
1990年上映的经典香港电影《天若有情》曾于此教堂取景,华 Dee(刘德华饰)和 穿着婚纱的Jo Jo(吴倩莲饰)结尾骑摩托车来到这里作最后的告别,而且华Dee趁着JoJo低头祷告时开着单车离去为他死去的帮派大哥报仇,结果这一去成了永诀——华Dee喋血街头身死,JoJo仍身披婚纱光脚跑在黄泥涌道一带无助地奔跑,希望能看到华Dee最后一眼。
交通
邻近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