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
宇宙飞船
|
事件
|
起源
|
日期
|
地球
|
MW 18014(A-4(V-2))
|
第一个到达太空的火箭(亚轨道飞行)。
|
纳粹德国
|
1944年6月20日
|
地球
|
V-220
|
太空中的第一个生命体(果蝇)(亚轨道飞行)。成功复原。
|
美国
|
1947年2月20日
|
地球
|
V-247
|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哺乳动物,阿尔伯特二世,一只恒河猴(亚轨道飞行)。死于太空舱降落伞失灵。
|
美国
|
1949年6月14日
|
地球
|
R-1V[26]
|
第一只进入太空的狗(亚轨道飞行)。成功复原。
|
苏联
|
1951年7月22日
|
地球
|
人造卫星1号
|
轨道上的第一颗卫星。[27]
|
苏联
|
1957年10月4日
|
地球
|
人造卫星2号
|
第一个进入轨道的动物,莱卡,一只狗。
|
苏联
|
1957年11月3日
|
地球
|
先锋1号
|
除了它的上部发射阶段之外,最古老的卫星仍然在轨道上。预计在轨道上停留240年。于1964年5月停止传播。
|
美国
|
1958年3月17日
|
地球
|
先锋1号
|
虽然未能如预期的那样到达月球,但达到了离地球113,800公里(70,700英里)的创纪录距离。
|
美国
|
1958年10月11日
|
地球
|
月神一号
|
第一艘达到地球逃逸速度的航天器。
|
苏联
|
1959年1月4日
|
月亮
|
月神一号
|
第一次飞越。全长5995公里(3725英里)。
|
苏联
|
1959年1月4日
|
太阳
|
月神一号
|
第一艘宇宙飞船进入日心轨道。
|
苏联
|
1959年1月4日
|
月亮
|
月神二号
|
第一次撞击。[27]
|
苏联
|
1959年9月14日
|
月亮
|
月神三号
|
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27]
|
苏联
|
1959年10月7日
|
地球
|
发现者13号
|
第一颗从轨道上回收的卫星。[27]
|
美国
|
1960年8月11日
|
地球
|
斯普特尼克5号
|
第一个从轨道上恢复的生物。[28]
|
苏联
|
1960年8月19日
|
地球
|
水星-红石2
|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类人猿,火腿,黑猩猩。[29]
|
美国
|
1961年1月31日
|
金星
|
金星一号
|
第一次飞越。距离100,000公里(62,000英里)(以前失去联系)。[27]
|
苏联
|
1961年5月19日
|
月亮
|
四号
|
第一艘撞击月球背面的宇宙飞船。[30]
|
美国
|
1962年4月26日
|
地球
|
Alouette 1
|
第一颗由美国或苏联以外的国家设计和建造的卫星(五个月前发射的英国卫星Ariel 1由美国设计和建造)。[31]
|
加拿大自治领
|
1962年9月29日
|
金星
|
水手二号
|
第一次与通讯联系的行星飞越。距离34,762公里(21,600英里)。
|
美国
|
1962年12月14日
|
地球
|
林肯校准球1号
|
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航天器(截至2015年为50年)。
|
美国
|
1965年5月6日
|
火星
|
水手4号
|
第一次飞越和第一次行星成像。全长9,846公里(6,118英里)。
|
美国
|
1965年7月14日
|
地球
|
阿斯泰利克斯
|
第一颗由美国或苏联以外的国家独立发射的卫星(其他国家以前曾用美国火箭发射过卫星)。
|
法国
|
1965年11月26日
|
月亮
|
月神九号
|
第一次软着陆和从月球表面拍摄的第一张照片。[27]
|
苏联
|
1966年2月3日
|
地球
|
宇宙110
|
第一批在太空中发芽的种子。
|
苏联
|
1966年2月22日
|
金星
|
金星3号
|
第一次撞击。[27]
|
苏联
|
1966年3月1日
|
月亮
|
月神十号
|
第一个人造卫星。[27]
|
苏联
|
1966年4月3日
|
对接
|
宇宙186号,宇宙188号
|
首次无人飞船自动对接。
|
苏联
|
1967年10月30日
|
月亮
|
6号测量员
|
第一次计划,控制,动力飞行从另一个身体的表面。
|
美国
|
1967年11月17日
|
月亮
|
第五区
|
- First to circle the Moon and return to land on Earth.
- First animals to circle the Moon.
|
苏联
|
1968年9月15日
|
月亮
|
月神16号
|
第一次样品自动归还。
|
苏联
|
1970年9月24日
|
月亮
|
月神17号
|
第一辆机器人巡逻车,卢诺霍德1号。
|
苏联
|
1970年11月17日
|
金星
|
金星七号
|
第一次在另一个星球上软着陆。
|
苏联
|
1970年12月15日
|
地球
|
礼炮1号
|
第一个空间站。
|
苏联
|
1971年4月19日
|
火星
|
水手9号
|
第一个人造卫星。
|
美国
|
1971年11月14日
|
火星
|
火星2号
|
第一次撞击。
|
苏联
|
1971年11月27日
|
火星
|
火星3号
|
第一次软着陆。在传输停止前维持遥测信号20秒。
|
苏联
|
1971年12月2日
|
太阳
|
先锋10号
|
第一艘达到太阳逃逸速度的航天器。
|
美国
|
1972年3月3日
|
木星
|
先锋10号
|
第一次飞越。距离132,000公里(82,000英里)。
|
美国
|
1973年12月4日
|
水银
|
水手10号
|
第一次飞越。距离703公里(437英里)。
|
美国
|
1974年3月29日
|
金星
|
金星9号
|
- First orbiter.
- First surface-level imaging of another planet.
|
苏联
|
1975年10月22日
|
火星
|
海盗1号
|
第一次火星表面成像。
|
美国
|
1976年7月20日
|
土星
|
先锋11号
|
第一次飞越。距离21,000公里(13,000英里)。
|
美国
|
1979年9月1日
|
金星
|
金星13号
|
第一个在另一个星球上录制的声音。
|
苏联
|
1982年3月1日
|
空间站
|
联盟 T-5,礼炮7号
|
第一种在太空中开花的植物。[32] 拟南芥瓦伦丁・列别捷夫。
|
苏联
|
1982年7月1日
|
跨海王星区域
|
先锋10号
|
首先穿过海王星的轨道,海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主要行星。
|
美国
|
1983年6月13日
|
金星
|
织女星一号
|
第一个氦气球大气探测器。第一次飞行(相对于进入大气层)在另一个行星的大气层。
|
苏联
|
1985年6月11日
|
贾可比尼-秦诺彗星
|
国际彗星探险者号(ICE)
|
第一次飞越彗星尾巴(没有图片)。距离7800公里(4800英里)。
|
美国
|
1985年9月11日
|
天王星
|
旅行者2号
|
第一次飞越。距离81,500公里(50,600英里)。
|
美国
|
1986年1月24日
|
哈雷彗星
|
织女星一号
|
第一颗彗星飞过(图片返回)。距离8,890公里(5,520英里)。
|
苏联
|
1986年3月6日
|
地球
|
和平号核心舱,Kvant-1
|
第一个模块化空间站。
|
苏联
|
1987年4月9日
|
轨道太空梭
|
布兰
|
太空梭的首次全自动轨道飞行(简易机场着陆)。
|
苏联
|
1988年11月15日
|
火卫一
|
火卫一2号
|
第一次飞越。距离860公里(530英里)。
|
苏联
|
1989年2月21日
|
海王星
|
旅行者2号
|
第一次飞越。距离40,000公里(25,000英里)。
|
美国
|
1989年8月25日
|
加斯普拉街951号
|
伽利略
|
第一颗小行星飞过。距离1,600公里(990英里)。
|
美国
|
1991年10月29日
|
木星
|
伽利略号探测器
|
第一次撞击。
|
美国
|
1995年12月7日
|
木星
|
伽利略
|
第一个人造卫星。
|
美国
|
1995年12月8日
|
火星
|
火星探路者
|
第一辆自动巡回车,旅居者号。
|
美国
|
1997年7月4日
|
爱神星433号
|
靠近鞋匠
|
第一颗小行星轨道飞行器。
|
美国
|
2000年2月14日
|
爱神星433号
|
靠近鞋匠
|
第一颗小行星软着陆。
|
美国
|
2001年2月12日
|
土星
|
卡西尼号轨道飞行器
|
第一个人造卫星。
|
|
2004年7月1日
|
太阳风
|
创世纪
|
第一个样本从比月球更远的地方返回。
|
美国
|
2004年9月8日
|
大力神
|
惠更斯探测器
|
第一次软着陆。
|
|
2005年1月14日
|
彗星坦普尔1号
|
深度撞击
|
第一次彗星撞击。
|
美国
|
2005年7月4日
|
丝川街25143号
|
隼
|
- First asteroid ascent.
- First interplanetary escape without undercarriage cutoff.[需要解释]
|
日本
|
在2005年11月19日获发
|
81P/Wild
|
星尘
|
来自彗星的第一个样本返回。
|
美国
|
2006年1月15日
|
地球
|
旅行者1号
|
- Farthest distance from Earth (13,820,000,000英里(2.224×1010千米;148.7天文单位)).
- Farthest distance from the Sun (13,751,000,000英里(2.2130×1010千米;147.93天文单位)).
|
美国
|
截至2019年12月 (2019-12)[update][33]
|
运行时间最长
|
旅行者2号
|
持续运行时间最长的空间探测器(自1977年8月以来)。
|
美国
|
截至2015年 (2015-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update]
|
地球到金星的轨道
|
IKAROS
|
第一个行星际太阳帆。
|
日本
|
于2010年6月10日起航
|
丝川街25143号
|
隼
|
第一个小行星样本。
|
日本
|
2010年6月13日
|
水银
|
信使
|
第一个人造卫星。
|
美国
|
2011年3月17日
|
地球-太阳 L2拉格兰奇
|
嫦娥二号
|
第一个从月球轨道直接到达 l2拉格朗日点的物体。[34]
|
中国
|
2011年8月25日
|
国际空间站
|
SpaceX Dragon
|
第一艘停泊在国际空间站的商业航天器。
|
美国
|
在2012年5月25日获发
|
星际物质
|
旅行者1号
|
第一艘飞船穿过日光层顶,从而离开日光层进入星际空间。
|
美国
|
2012年8月25日
|
图塔蒂斯4179号
|
嫦娥二号
|
- First object to reach an asteroid directly from a Sun-Earth Langrangian point.
- First probe to explore both the Moon and an asteroid.[35]
|
中国
|
2012年12月13日
|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
罗塞塔
|
第一颗彗星轨道器。[36]
|
欧空局
|
2014年8月6日
|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
菲莱
|
第一颗彗星软着陆。[37]
|
欧空局
|
2014年11月12日
|
锡里斯
|
道恩
|
第一颗矮行星轨道飞行器。[38]
|
美国
|
2015年3月6日
|
火星
|
机会
|
在另一个世界表面旅行的最长距离(26.219英里(42.195公里) ,马拉松长度)。[39]
|
美国
|
2015年3月23日
|
水银
|
信使
|
第一次撞击。[40]
|
美国
|
2015年4月30日
|
冥王星
|
新视野
|
- First flyby of Pluto, Charon, Nix, Hydra, Kerberos, and Styx.
- First up-close images of the Pluto system and of Pluto and Charon's surfaces.
- First to explore the Kuiper belt.
|
美国
|
2015年7月14日
|
所有9颗行星都在IAU重新定义的太阳系版本中
|
包括新视野号在内的所有美国宇宙飞船
|
随着新视野号飞越冥王星,美国成为第一个在2006年前重新定义太阳系的IAU版本中进行太空探测器探索所有九大行星的国家。
|
美国
|
2015年7月14日
|
地球
|
猎鹰9号
|
轨道级火箭首次再飞。[41]
|
美国
|
2017年3月30日
|
地球
|
|
轨道发射间隔最短(发射间隔72秒)。[42]
|
|
2017年12月23日
|
月亮
|
嫦娥四号
|
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
中国
|
2019年1月3日
|
Bennu 街101955号
|
奥西里斯-雷克斯
|
被航天器环绕的最小天体(直径492米(1,600英尺)和最近的轨道(高度680米(2,230英尺))。[43][44]
|
美国
|
2019年6月12日
|
月亮
|
嫦娥五号
|
首次机器人交会和对接由两个航天器(月球轨道飞行器附加返回舱和月球上升飞行器)在月球轨道或任何轨道以外的地球。[45]
|
中国
|
2020年12月5日
|
月亮
|
嫦娥五号
|
在月球轨道或地球以外的任何轨道上的两个对接航天器之间首次有效载荷的机器人传输(从月球上升飞行器到再入太空舱的月球样本)。[46]
|
中国
|
2020年12月5日
|
火星
|
真聪明
|
首先由另一个星球上的旋翼航空器控制动力飞行。[47]
|
美国
|
2021年4月19日
|
太阳
|
|
航天器相对于太阳的最高速度:163公里/秒(587,000公里/小时;365,000英里/小时)。
最接近太阳的距离:0.057天文单位(8500.000公里;5300.000英里)。[48]航天器将继续通过多重金星引力辅助降低其近日点,直到2024年最接近金星,预计将使探测器以191.7公里/秒(69万公里/小时;43万英里/小时)的速度进入太阳表面9.86太阳半径(690万公里;430万英里),届时它将成为除彗星以外太阳系中速度最快的天体(超过小行星2005 HC4)。[49]
|
美国
|
2021年1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