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萩城下町
17世紀至19世紀期間,以日本長州藩的萩城為中心形成的城下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4°24′47.275″N 131°23′17.362″E

萩城下町除了以“萩城城下町”的名称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家古迹,其中过去属于上级武士居住的“堀内地区”约55公顷的区域被日本政府列为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1],而整个城下町及萩城遗迹的区域共达96.9公顷的区域一同以“萩城下町”的名字成为世界遗产明治工业革命遗迹:钢铁、造船和煤矿的一个项目[2]。
历史
1600年毛利辉元在关原之战担任西军总大将战败后,领地由原本的八国112万石被德川家康减封至只剩下周防国及长门国两国29.8万石。[3]
1603年毛利氏选了防府的桑山、山口的鸿之峰和萩的指月山三个地点作为藩府的候选地点,在与江户幕府老中本多正信交涉后,最后选定在萩的指月山建立新城[4],并于1604年开始兴建萩城。一般认为而町割的规划是在兴建萩城时一同进行的,而家臣团的宅地是1605年确定的;当时规划家臣依据石高分配不同的土地空间,3000石以下900坪、1500石以下600坪、450石以下400坪、150石以下200坪、徒士及三十人通120坪、阵僧和足轻以下70坪。其中堀内地区主要由支藩主等毛利家一门及上级武士所居住。[5]
1682年曾发生了大火,造成包括堀内地区共八十多间房子烧毁。
1863年毛利氏考虑到与外国对抗时,临海的萩市将面临外国海军的军事威胁,因而将长州藩藩厅自萩城迁移至山口政事堂(为于现今的山口市),萩城不再是长州藩的政治中心,也连带使得萩城下町的发展告一段落。
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位于堀内地区的许多上级武士住所被在居民迁离萩之后,将土地作为栽种夏柑的果园使用,而中下级武士的住所大多仍维持原本的住宅功能;而一般百姓的住所区域则遭到明显的现代化改建町;但整体城下町市街规划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改变,故整体街廓仍完整保存至今。[6]
也由于城下町内包括水道、武家建筑、町家建筑、寺社建筑、御船仓、藩校等许多建筑仍保存下来,萩城城下町在1967年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家史迹[7],上级武士居住的堀内地区在1976年被列为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200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规划将在1850年代至1910年代之间涉及钢铁冶炼、造船、煤炭等产业发展的历史遗迹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登录为世界遗产,萩城下町也在2009年被列入其中,2015年经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后也正式成为世界遗产。[8]
Remove ads
照片集
-
堀内地区的武家屋敷街道
-
圆政寺付近的江户屋横丁
-
吴服町地区的街道
-
城下町内的菊屋家住宅
-
萩城的外堀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