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井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井哲(1925年—2003年10月),日本大阪人,二战期间在台湾高雄鼓山当兵时因受到当地人照顾,晚年时常至高雄红十字育幼院作义工。
事由
西井哲为大阪人[1][2],有姐姐为西井三千代[3]。1945年,他被征召往南洋作战,但出发时军船机件故障,拖返高雄港检修,一修就是半年,当时日本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各项物资补给不足,军人伙食非常差,每天晚上同袍都是饿著肚子睡觉[4]。
一晚,西井哲实在按捺不了饥饿,晚点名后偷偷地从今为鼓山国小的驻扎地溜出去寻找食物,往东侧行走,遇到一名年长的台湾妇人[4]。这妇人在鼓山国小附近摆摊[5],就拿一个红龟粿送给饿得面黄肌瘦的他[2],以后每一天都会为他留一些吃的东西[5][3]。过了不久,日本无条件投降,西井哲由基隆港遣送返回日本[3][4]。
西井哲回日本后,在中年时妻子因车祸身亡,得到了大笔赔偿金,就全部捐给位于大阪港口附近的水上邻保馆[3][6]。他也都陆陆续续捐给在港口附近的一些育幼院,由于捐款次数太频繁,曾一度还传出他是为了选议员做准备,为了避免不必要误会,此后捐款对象就以水上邻保馆为主[3]。
Remove ads
报恩
1986年1月6日,西井哲经亚东关系协会安排来台湾寻找该名妇人,并携带了一百公斤的物品,彩色电视机三部、录放影机一部,点心一盒送给台北广慈博爱院,还有电视摄影机、录放影机各一部、电视机二部、点心三盒给高雄市红十字育幼中心[7]。透过内政部的安排,由高雄市红十字育幼中心主任洪琼华代为协寻[2]。同月8日,西井哲重游旧地时,见到当年鼓山国小东侧的矮房子改成了鼓山市场,人事全非,恩人也找不到,名字也忘了[4]。
之后西井哲常来高雄红十字育幼院当义工,每年停留的时间也不一定[3]。每次他都会带一些道地的日本食材,例如味噌、顶级米,再到高雄市的超市、传统市场采购大批食物,亲自掌厨烹煮,为院童做大餐[5]。院长詹思聪表示,西井哲是个很奇特的人,在育幼院里什么都做,几乎是和育幼院一体的,而且会视院童的需要,自掏腰包为小孩子买东西,这与很多本地的义工不同[3]。
曾经受过西井哲照顾的院童、后担任特教老师的李秀美则回想,他们当时觉得院内有个外国人是很奇怪的事,但这爷爷手非常巧,会种花种菜、修缮院舍、帮孩子们缝补衣物,还会替年幼的孩子做新衣服,大家都与这老人都非常亲近[3]。
Remove ads
指认
1997年,透过媒体的报导,市民吴林玉麟和郭天生,各认为西井哲所形容的恩人很像自己母亲,主动向红十字育幼院连络,于是双方于4月27日下午在鼓山红十字育幼院会晤[1]。
其中吴林玉麟母亲为林陈香,当年居住在鼓山五町目一带,曾帮助不少日本兵,而且还有日本兵拿降落伞来给母亲做衣服。此外,吴林玉麟记得当年曾流行疟疾,战后的台湾药品很缺乏,不过日本军队则有治疟疾的药,当时母亲还曾向他们要了一些。但西井哲表示,并未拿降落伞给老妇作衣,而且他当时是因船抛锚而留滞台湾,因此军队也没有给他药品。[1]
郭天生说母亲为郭陈金,当年住鼓山二町目十番地,也经常接济日本军人,而且在西井哲的回忆中,老妇人有一个女儿和他年纪相仿,这也和他姐姐陈郭琼花的条件相符[1]。西井哲回想当年老妇人长得矮胖,脸圆,曾在大阪生野区住过,但两人回应自己母亲未曾在日本居住过[1][2]。
虽指认工作未成功,但吴林玉麟对仍不断抚弄著旧照片的西井哲说,西井先生能以这样方式报恩,已经非常足够了。西井哲也向吴林玉麟和郭天生表示感谢,说虽不能确定两人母亲就是当年的恩人,但这两位已不在人世的老妇人也是默默行善之人,对这一切他都心存感谢,但还是非常希望能够找到恩人,亲自向她道谢或到坟前祭拜。[1]
去世
电视台曾为报导西井哲特地前往日本,才发现他的经济状况并无想像中好,属中下阶级。他住在一处在电车铁道下的小房子,由于电车过往频繁,每天晚上必需借助一点酒,才能够入睡。当外景队抵达他工作地方,拍摄到他七旬时还在作粗重的土木工作,有记者忍不住流下泪来。[6]
2003年夏,西井哲再度到育幼中心作义工后,该年10月在日本去世,享寿七十八岁。红十字会育幼中心感念西井哲十七年来当义工,特别制作感谢状,由詹思聪亲自送到日本。[5]
参见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