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关门隧道 (山阳本线)

屬於日本鐵路山陽本線,穿越關門海峽海底的鐵路隧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門隧道 (山陽本線)
Remove ads

关门隧道(日语:関門トンネルかんもんとんねる Kanmon tonneru */?)是位于日本关门海峡下的海底隧道,为山阳本线铁路下关-门司段的一部分,为日本本土第一条海底隧道。全长约3.6公里,早于1936年动工,并于1942年及1944年分阶段通车。为了与公路专用的关门国道隧道区别,通常会以关门铁路隧道関門鉄道トンネルかんもんてつどうとんねる Kanmon tetsudō tonneru)称呼。

事实速览 关门隧道, 概览 ...

此隧道亦是第一条跨越关门海峡的通道,从此来往海峡两边不需要再依赖渡轮日语関門連絡船,而相关渡轮最后亦在1964年停航。

Remove ads

历史

为实践铁路现代化,铁道省于1910年4月首次提议兴建跨越关门海峡的通道,以接驳山阳本线与鹿儿岛本线

翌年,两个跨越关门海峡通道的方案正式出炉:在桥梁方案中,将兴建一条908.3米长、离水面61米高的桥梁[1][2][3],而选址与今日的关门桥相若;而隧道方案则有两个走线,但起点及终点分别均在彦岛和门司站。

由于桥梁会限制船只通过海峡,而且成本远较隧道方案为高[4][2]。因此,铁道省最后采用隧道方案。

但到了1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由于关东大地震大萧条,关门隧道的建设曾两度搁置[5][6]。直到1934年,由于关门联络船承载力饱和,兴建关门隧道才再被提上日程,并在两年后动工。

隧道原订于1945年完工。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加强军用物资供给链,军方要求有关单位加紧施工。因此,东线提早于1942年通车,并于同年11月通电,供搭客列车使用;至于西线则较原定提早一年通车[7]

1987年4月1日,隧道拥有权随着国铁分割民营化,由原日本国有铁道移交予JR九州

Remove ads

施工

Thumb
日本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的海底关门隧道

此隧道有一大部分位于坚硬岩层内,因此施工方式以钻爆为主,而在海底部分则采用隧道钻挖机[8]。此外,门司一方的陆上隧道亦采用沉箱技术,以及加压暗挖方式兴建[9]

标段划分

此隧道主要分为两个标段施工,并以县界划分:山口县标段由间组承建,而福冈县标段由大林组承建[10]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