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房屋委员会工厂大厦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房屋委員會工廠大廈列表
Remove ads

本页以列表形式介绍香港房屋委员会(下称房委会)持有的工厂大厦。现时香港共有2间运作中的工厂大厦,总单位数目为3,402个,总出租面积达80,751平方米。此列表以启用年份作为顺序,会列出工厂大厦之名称、地址、所属区议会分区、启用日期、楼宇座数、单位数目、可供出租的楼层数目及总出租面积。房委会运作中工厂大厦分布在屯门葵涌。房委会亦在葵涌荔景邨设有一座三层高工场大厦(1975年落成),但不属于房委会定义下的“工厂大厦”,目前仍在运作中[1]。房委会工厂单位租约一律为期三年,而且只能容纳小型产品等12种轻工业行业进驻[2]。近年来,房委会厂厦几乎达至全面出租,大部分厂户从事制造或修理[3]

Thumb
新蒲岗工厂大厦第一至四座,是早期徙置事务处工厂大厦之一,摄于1963年。

简介

房委会厂厦是早期香港公共房屋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香港政府在1954年开始发展徙置区,为吸纳受寮屋平房区清拆计划影响,俗称“山寨厂”的家庭式工业及小规模工场,房委会前身徙置事务处于是开始发展徙置厂厦[4],目的是安置受寮屋及平房区清拆计划影响的工厂和工场[5]。首座大厦为长沙湾工厂大厦第一座,于1957年落成,之后徙置事务处又在柴湾九龙新界西兴建更多这类大厦[6]。早期落成楼宇的设计近似徙置房屋的第一型第二型,即是“H型”及“I型”,楼高大约五至七层,而且不设升降机及独立厕所[7]

及至1973年4月起,当时新成立的房委会即时接管全港徙置厂厦,又因应私营小型工厂单位短缺问题,在1973年至1984年间再兴建更多大厦,使全港由房委会管理的厂厦数目一度达到全盛时期的17间[8]。在这段期间落成的楼宇,楼层数目不单大增至最多26层,每座大厦单位数目亦多达千余个,同时增设升降机方便厂户使用[9]。可是由于香港工业在1980年代起因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而呈现北移现象,香港工厂单位需求开始下降,房委会至1984年之后便不再兴建厂厦[7]

房委会在1989年检讨其辖下厂厦的情况,决议长远逐步减持厂厦单位,以集中发展公共房屋,结果房委会1990年起清拆原徙置事务处旧式厂厦[10]。到2000年起,房委会推出“提早退租计划”及冻结出租空置单位政策,以便分阶段拆卸余下旧式厂厦,随着柴湾工厂邨大厦在2016年改建为出租公屋,房委会旧式厂厦清拆或改建工作已告完成[5]。由于《2019年施政报告》及《2020年施政报告》皆建议房委会将旗下个别厂厦重建为公屋,房委会厂厦单位或将会持续减少[11]

2021年5月,房委会公布已完成相关研究,并拟将除晋昇工厂大厦开泰工厂大厦外的四座厂厦,拆卸重建成为公营房屋,共涉及903份租约和1,185张暂准证,以及一份商铺租约。房委会预计到2031年后陆续有公屋单位供市民入住,到四座厂厦都重建完成后,能提供合计约4,800伙单位[12]

Remove ads

运作中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重建中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已改建

房委会在2000年代起陆续重建原徙置事务处的工厂大厦,但有以下两间工厂大厦获保留及改建为其他用途。当中原柴湾工厂邨大厦已改建为公共房屋华厦邨,而石硖尾工厂大厦则变更为艺术馆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已拆卸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Remove ads

参见

注脚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