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殡仪馆

位於香港北角的殯儀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殯儀館
Remove ads

香港殡仪馆(英语:Hong Kong Funeral Home),俗称香港大酒店,是香港首间兼香港岛目前惟一的殡仪馆,坐落于北角英皇道渣华道交界。香港殡仪馆于1930年代初在湾仔道216号创立[1],初时属简陋竹棚搭建[2],及后改建为水泥建筑物。1950年被有“殡仪大王”之称的萧明收购[3],因政府需要发展湾仔[2],1950至60年代殡仪馆陆续结业或迁出湾仔,1963年8月萧明以200万港元投得北角新馆地皮[3],并于1964年正式动工[4],至1966年9月5日迁往新建成的北角现址[5],湾仔原址则经营多一年至1967年才拆卸[6],其后改建为篮球场及休憩处[1]。香港殡仪馆收费较高,但交通方便,且不少名人富豪均居于港岛区,所以成为城中名人富豪之丧礼首选。

Thumb
香港殡仪馆东南面
Thumb
香港殡仪馆西南面
Thumb
香港殡仪馆的正门
Thumb
香港殡仪馆的出租礼堂各层分布
Thumb
4楼是香港殡仪馆办事处,门前置有创办人萧明铜像
Remove ads

简介

香港殡仪馆位于鲗鱼涌英皇道679号,邻近模范邨嘉里中心渣华道363号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港铁鲗鱼涌站北角海逸酒店北角分区警署等,全馆共有20个大小异同的礼堂,其中位于一楼的“基恩堂”及“主泽堂”可互相打通,不少已故香港名人举行他们的丧礼仪式均使用此两个礼堂。

事件

1977年10月20日凌晨约1时半[7],4名青年闯入307室随即用利刀指吓各人,除尼姑外的19名守灵人士均被布条捆绑,逐一搜掠,劫去各人现金15,600港元及价值17,200港元的饰物后逃去,成为继1947年7月7日李璇殡仪馆遇劫后[8],香港另一宗罕见的殡仪馆劫案,《大公报》更误称香港殡仪馆的案件为“本港首宗殡仪馆劫案”。

2020年5月3日上午,香港殡仪馆发生大幅塌下天花板意外,地下大堂一幅约8米乘6米巨型假天花板连铁架及吊灯疑日久失修,突然塌落地面,地上满布瓦砾,幸当时无人行经,故无人受伤,事后殡仪馆召工人清理塌下的假天花板,当晚地下灵堂的丧礼如常举行。[9]

特色

  1. 全馆大部分地面以绿色和白色纸皮石铺成。
  2. 一楼的“基恩堂”、“主泽堂”和地下的“褔海堂”以及“寿山堂”的停尸间与馆内其他地方可不经公众地方互相连接。
  3. 守灵当晚使用二楼或以上楼层礼堂的话,大殓出殡当日大多会移师至一楼或地下的礼堂举行。

公共交通

更多信息 交通路线列表 ...
Remove ads

于香港殡仪馆举行丧礼仪式的香港名人

于香港殡仪馆举行丧礼仪式的香港名人

湾仔旧馆

1950年代

  • 骑师黄清濂 1956年10月

1960年代

  • 法籍骑师司马克 1960年1月
  • 影星林黛 1964年7月

鲗鱼涌新馆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