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18年英国大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18年英國大選
Remove ads

1918年英国大选(英语:1918 United Kingdom general election)于1918年12月14日举行,改选下议院全体707席议席。时任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在德法双方签订停战协定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旋即宣布举行大选。当时执政的联合政府向支持联合政府的候选人发出认可信函,这些信函被称为“联合政府认可信英语Coalition Coupon”,导致整场大选亦被称作“认可信选举”。选举结果为联合政府取得大胜,国会主要由保守党及劳合·乔治派自由党(或作联合政府派自由党)组成,而未获认可的自由党候选人则遭受巨大败绩,[2]当中包括自由党党魁H·H·阿斯奎思[3][4]

事实速览 投票率, 第一大党 ...

此次大选为英国首次于同日内进行绝大部分投票活动(大学选区投票期为5天,奥克尼和设德兰选区投票期则为2天)的大选,但点票日期推迟至12月28日,以便同时点算正处海外服役中士兵的选票。[5]

大卫·劳合·乔治的联合政府在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他在1916年12月代替H·H·阿斯奎思出任首相。他们均为自由党党员,并在大选过后继续争夺党内控制权。自由党及后急速失去民众支持,迄今亦未曾重新掌权。[6]

此次大选亦为《1918年人民代表法令》于同年2月通过后的首次大选,因此亦为首次允许具备一定财产、30岁以上的女性和全体21岁以上的男性投票。在此之前,全体女性和许多贫困男性都被排除在投票之外。女性在大选中普遍支持联合政府候选人。[7][8]

同年4月的基斯利补选,尼娜·博伊尔英语Nina Boyle作为女性试图参加,却被选举官因技术原因拒绝。及后上院法官的报告指《1832年改革法令》规定国会候选人必须为男性,而1918年通过的《人民代表法令》并未改变这一限制,导致出现女性拥有选举权但却缺乏被选举权的情形。国会因而于解散前不久通过《1918年国会(女性资格)法令》首次允许女性作为候选人参选。该法令亦为英国迄今内容最短的成文法令。[9]

大学选区议席于大选举行前获重新分配,当中的多议席选区则采用可转移单票制选出当选者。[10]

此次大选还因在爱尔兰的戏剧性结果英语1918 United Kingdom general election in Ireland而备受关注。主张地方自治爱尔兰国会党的原有议席几近被主张爱尔兰共和主义,新参选的新芬党完全取代。新芬党在参选政纲中誓言会建立一个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新芬党议员在当选后拒绝就职,转而自行成立一分裂政府宣布独立英语Irish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正式打响爱尔兰独立战争。战争引致的分治导致此次大选为最后一次揽括爱尔兰岛全境的英国大选。

Remove ads

背景

1915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时任首相,自由党H·H·阿斯奎思决定与博纳·劳保守党阿瑟·亨德森工党共同组成联合政府,但联合政府在1916年12月倒台,大卫·劳合·乔治取代阿斯奎斯出任首相,继续与保守党及工党共同执政(工党于1918年退出联合政府)。[11]阿斯奎斯则与其支持者改任反对党。自由党因而分裂成两派,一派支持劳合·乔治及联合政府,一派支持仍任自由党党魁的阿斯奎斯。[12]

1918年11月14日劳合·乔治宣布国会将于11月25日解散,并于12月14日举行选举。[13]当时距离上次大选相隔8年,期间一直透过战时法令延长国会会期。

劳合·乔治与博纳·劳在1918年夏天达成秘密协议,在今届大选中共同支持部分候选人。联合政府向这些候选人发出被称为“联合政府公认证英语Coalition Coupon”的认可信函,以证明该候选人获联合政府所支持。[14]一共有159名自由党、364名保守党、20名国民民主工党英语Nation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及2名支持联合政府的工党英语Coalition Labour候选人收到了认可信。[15][16][17][18][19]这些信函导致整场大选亦被称作“认可信选举”。[20]

80名保守党候选人并未收到认可信,当中35名隶属于爱尔兰统一党英语Irish Unionist Alliance。在其他未获认可信的保守党候选人中,只有23人与联合政府候选人竞选;其余22名候选人则是在没有认可信的选区竞选,或是拒绝接受认可信。[21]威廉·亚当森英语William Adamson领导的工党及其余未收到认可信的自由党员则独立参选。

此次大选的主要议题并非在与德国达成何种和平协议,而是选民对劳合·乔治政府迄今为止所取得之成就和他就未来所作承诺的评核。劳合·乔治的支持者强调,他带领英国赢得了大战,并会建立一个“适合英雄生活的国家”。[22]

Remove ads

联合政府大胜

联合政府在选举中大胜,当中保守党取得过半数的379席,足以独自组阁。尽管如此,保守党仍继续留在联合政府当中,并让劳合·乔治继续出任首相。保守党希望劳合·乔治能在大选结束几周后开始的巴黎和会中延续其外交政策。[23]

联合政府以外亦有47名保守党候选人在没有认可信的情况下取得议席,当中包括23名爱尔兰统一党英语Irish Unionist Alliance候选人。他们在国会内除了与爱尔兰独立问题相关法案以外,会支持联合政府。[24]

尽管劳合·乔治派的自由党候选人大多成功连任,但阿斯奎斯一派英语Independent Liberal Party (UK, 1918)的自由党(一般称作独立自由党以与亲联合政府的自由党区分)候选人则几近全军覆没,甚至阿斯奎斯及其他自由党领导层亦在大选中落选。[25]独立自由党派出277名候选人,只赢得36席(选后更有9名议员改投联合政府一方),[26][27]当选者中最资深的3人也仅出任过助理政务次官。[28][29]1919年2月3日,独立自由党当中23名议员在国会中组建了“自由自由党”党团——党团很快被大众借用对苏格兰自由教会的贬称而称为“极少自由者”(Wee Frees)。[30]在缺少阿斯奎斯的情况下,党团同意其任命唐纳德·迈克林英语Donald Maclean (British politician)为党团主席。自由自由党党团曾一度尝试与联合政府派的自由党议员共组联合委员会但无果,最终党团在4月4日宣布解除政府党鞭。迈克林出任反对党领袖,直至阿斯奎斯在1920年2月的补选英语1920 Paisley by-election中重返下议院。[28]

工党的得票率在大选中大幅增加,得票数超过自由党两个派系的得票总和。[31]尽管如此,其议席在大选中仅略有增加,从42席增至57席,部分早期领袖如拉姆齐·麦克唐纳亚瑟·亨德森等人亦在大选中失去其议席。[32][33]此大选为工党首次在威尔士当地赢得最多选票——此纪录一直保持至今。[34]

当选的保守党议员当中包括了破纪录的公司董事、银行家和商人;而当选的工党议员则大多来自工人阶级。博纳·劳本人,作为信奉长老会并于加拿大出生的苏格兰商人,亦象征了保守党支持阶层的转变——由十九世纪的贵族阶级演变成二十世纪的中产阶级。[35][36]

Remove ads

结果

在爱尔兰,支持在联合王国框架内实施地方自治爱尔兰议会党在大选中大败,几乎失去所有议席,大部分由埃蒙·德·瓦莱拉领导的武力共和派政党新芬党赢得。[37]1916年复活节起义后政府对起义领袖的处决、1917年间政府对绝食囚犯施行强制喂食,以及1918年的征兵危机英语Conscription Crisis of 1918都使爱尔兰天主教徒从支持自治运动转而支持立场更为激进的新芬党。[38][39][40] 在竞选活动中新芬党候选人承诺将以“任何必要的手段”组建爱尔兰共和国,暗指会采取军事行动。[41]1918年5月17日,包含德·瓦莱拉和亚瑟·格里菲斯在内,几乎全体新芬党领导层均被逮捕。[42][43]当选的69名新芬党议员(当中4名同时代表2个选区)中有34名议员是在狱中当选。[44]全体新芬党议员均拒绝前往西敏宫就职,而是自行成立一院制的革命议会——爱尔兰国会[45]爱尔兰国会于1919年1月21日首次召开,同日爱尔兰义勇军蒂珀雷里郡索洛海德贝格英语Soloheadbeg偷袭英语Soloheadbeg ambush两名皇家爱尔兰警队成员,标志着爱尔兰独立战争的开始。[46][47]

Thumb
康斯坦斯·马凯维奇为首位赢得下议院及爱尔兰国会议席的女性。她为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并拒绝前往西敏宫就职。

在及后演变成北爱尔兰的阿尔斯特六郡,联合主义者(爱尔兰统一党英语Irish Unionist Alliance阿尔斯特统一工党英语Ulster Unionist Labour Association)合计赢得了30个议席中的23席。在提名期结束后,爱尔兰天主教枢机麦可·罗格英语Michael Logue在八个选区(其中一个为不在六郡之中的东多尼戈尔英语東多尼戈爾 (英國國會選區))达成配票协议,指示天主教徒只投向单一共和派政党(新芬党或爱尔兰议会党)以集中选票。[48]结果配票只在东唐英语East Down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失败,爱尔兰议会党夺得4席,新芬党则夺得3席。[49]

康斯坦斯·马凯维奇都柏林圣帕特里克英语Dublin St Patrick's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代表新芬党成功当选,为首位赢得下议院议席的女性。[50]一如其他新芬党议员,她也拒绝前往西敏宫就职,并为爱尔兰国会的首位女议员。[51]

大选结果

Thumb
更多信息 候选人, 选票 ...
更多信息 得票率 ...
更多信息 得票率(全体联合政府政党合计) ...
更多信息 议席率 ...
更多信息 议席率(全体联合政府政党合计) ...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