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6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
第3屆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6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于2006年12月10日上午7时30分至晚间10时30分举行,旨在选出由38个界别分组选出664名选举委员进入选举委员会,于2007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选出第3届行政长官。另外,本届选举委员会有很大机会有权选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香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 |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8年6月20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6月20日) |
38个分组界别中,15个界别分组共237人自动当选,剩下23个界别分组有803人角逐427个席位。
Remove ads
选举委员会的组成
在选举委员会的800名委员中,大部分均由四个界别选出。每个界别各选出200名委员。这四个界别再分为38个界别分组。3个界别分组,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界别分组、立法会界别分组及宗教界界别分组,毋须举行选举。因为香港地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立法会议员是选举委员会的当然委员,而代表宗教界界别分组的委员,则由提名产生。
这次选举会由35个界别分组选产生664名委员:
界别 | 席位 | 界别 | 席位 |
第一界别 | 高等教育界 | 20 | |
饮食界 | 11 | 法律界 | 20 |
香港雇主联合会 | 11 | 会计界 | 20 |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 | 11 | 医学界 | 20 |
保险界 | 12 | 卫生服务界 | 20 |
航运交通界 | 12 | 工程界 | 20 |
地产及建造界 | 12 | 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 | 20 |
旅游界 | 12 | 资讯科技界 | 20 |
酒店界 | 11 | 第三界别 | |
商界(第一) | 12 | 渔农界 | 40 |
商界(第二) | 12 | 劳工界 | 40 |
工业界(第一) | 12 | 社会服务界 | 40 |
工业界(第二) | 12 | 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注 | 40 |
金融界 | 12 | 宗教界 | 40 |
金融服务界 | 12 | 第四界别 | |
进出口界 | 12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41 |
纺织及制衣界 | 12 | 港九各区议会 | 21 |
批发及零售界 | 12 | 新界各区议会 | 21 |
第二界别 | 乡议局 | 21 | |
中医界 | 20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36 |
教育界 | 20 | 立法会 | 60 |
注释: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投票时,分为四个小组投票,每组十人。
Remove ads
政治背景
由于在2002年行政长官选举时,泛民主派杯葛选举而使不得民心的董建华自动当选连任,今届泛民决定积极参与选举委员会的选举,希望透过间接选举而成功使候选人关注选民所关心的课题,而并非单单为商界服务。这次选举,从选举委员会选举开始。
2005年12月4日的一二四大游行前夕,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突然高调表示参与游行,对于她会否参政,她表示会“见步行步”,很多人认为陈方安生会与民主派合作,参选行政长官,挑战曾荫权。及至12月21日,政制发展第五号报告书被民主派否决,民主派只能透过现有制度参选行政长官,他们便开始积极部处参加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
2006年9月24日,陈方安生宣布成立“核心小组”研究香港的政制改革,成员包括港大法律学院院长陈文敏、前高官任关佩英、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李鹏飞和思汇行政总监陆恭蕙等。她并同时宣布无意参加2007年的行政长官选举。于是,民主派需另找人选参加行政长官选举。最终,民主派决定推举公民党的梁家杰参选。
于是,民主派积极争取在选委会中得到超过100席,以达到提名梁家杰参选行政长官的最低要求,使行政长官选举变得有竞争,以防重演2002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和2005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因一人得到超过700提名而自动当选的情况。他们在选举中提出争取“有竞争的行政长官选举”的口号。
Remove ads
选举过程议题
结果
分组 | 登记选民 | 候选人数目 | 所需委员数目 | 总票数 | 投票率 | |
饮食界 | 8,191 | 11 | 11 | 827 | 自动当选 | |
香港雇主联合会 | 112 | 11 | 11 | 自动当选 | ||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 | 319 | 11 | 11 | 自动当选 | ||
保险界 | 140 | 13 | 12 | 92 | 65.71 | |
航运交通界 | 179 | 19 | 12 | 141 | 78.77 | |
地产及建造界 | 719 | 17 | 12 | 467 | 64.95 | |
旅游界 | 887 | 29 | 12 | 569 | 64.15 | |
酒店界 | 95 | 15 | 11 | 77 | 81.05 | |
商界(第一) | 990 | 12 | 12 | 自动当选 | ||
商界(第二) | 1,792 | 12 | 12 | 自动当选 | ||
工业界(第一) | 743 | 12 | 12 | 自动当选 | ||
工业界(第二) | 517 | 12 | 12 | 自动当选 | ||
金融界 | 136 | 12 | 12 | 97 | 自动当选 | |
金融服务界 | 580 | 29 | 12 | 377 | 65.00 | |
进出口界 | 1,392 | 12 | 12 | 自动当选 | ||
纺织及制衣界 | 3,779 | 13 | 12 | 912 | 24.13 | |
批发及零售界 | 4,244 | 15 | 12 | 1,369 | 32.26 | |
第一界别总数 | 24,815 | 255 | 200 | 4,004 | 37.69 | |
中医界 | 4,250 | 39 | 20 | 1,851 | 43.55 | |
教育界 | 78,840 | 31 | 20 | 17,223 | 21.85 | |
高等教育界 | 6,865 | 49 | 20 | 2,505 | 36.49 | |
法律界 | 5,560 | 42 | 20 | 2,253 | 40.52 | |
会计界 | 20,765 | 38 | 20 | 5,904 | 28.43 | |
医学界 | 10,087 | 63 | 20 | 3,218 | 31.90 | |
卫生服务界 | 35,873 | 37 | 20 | 5,798 | 16.16 | |
工程界 | 7,742 | 42 | 20 | 3,147 | 40.65 | |
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 | 5,584 | 42 | 20 | 1,993 | 35.69 | |
资讯科技界 | 5,004 | 39 | 20 | 2,306 | 46.08 | |
第二界别总数 | 180,570 | 422 | 200 | 46,198 | 25.58 | |
渔农界 | 160 | 40 | 40 | 自动当选 | ||
劳工界 | 554 | 52 | 40 | 374 | 67.51 | |
社会服务界 | 11,656 | 99 | 40 | 4,724 | 40.53 | |
文化小组 | 792 | 13 | 10 | 432 | 54.55 | |
体育、出版、演艺小组 | 1,044 | 30 | 30 | 自动当选 | ||
宗教界 | 不适用 | 40 | 40 | 自行推举 | ||
第三界别总数 | 14,206 | 274 | 200 | 5,530 | 42.53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118 | 41 | 41 | 自动当选 | ||
港九各区议会 | 221 | 33 | 21 | 199 | 90.05 | |
新界各区议会 | 230 | 40 | 21 | 211 | 91.74 | |
乡议局 | 147 | 21 | 21 | 自动当选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不适用 | 36 | 36 | 当然委员 | ||
立法会 | 不适用 | 60 | 60 | 当然委员 | ||
第四界别总数 | 716 | 231 | 200 | 410 | 90.91 | |
总数 | 220,307 | 1,182 | 800 | 56,142 | 27.43 |
Remove ads
Remove ads
详细结果
自动当选(参考:选委会候选人网页[3])
|
全部自动当选(参考:选委会候选人网页[4])
|
全部自动当选(参考:选委会候选人网页[5])
|
全部自动当选(参考:选委会候选人网页[6])
|
|
全部自动当选(参考:选委会候选人网页[7])
|
|
金融服务界有23位候选人
全部自动当选
|
|
|
|
酒店界有15位候选人:
全部自动当选
|
|
|
全部自动当选
|
|
全部自动当选
|
|
|
|
保险业界有13位候选人,竞逐12个席位:
最后一席:谢仕荣(50票)
地产及建造界有17位候选人:
最后一席:叶仲南(136票)
纺织及制衣界有13位候选人:
最后一席:王克继(446票)
旅游界有29位候选人:
最后一席:林光宇(152票*)
*由抽签决定
航运交通界有19位候选人:
最后一席:郑伟波(80票)
批发及零售界有15位候选人:
最后一席:马景煊(548票)
会计界中,有38人争夺20个席位。
最后一席:黄龙德(1617票)
有42位候选人,竞逐20个席位:
最后一席:邝心怡(523票)
有39位候选人,竞逐20个席位:
最后一席:曾洪华(510票)
教育界中,有31人争夺20个席位。
最后一席:麦谢巧玲(3801票)
有42位候选人,竞逐20个席位:
最后一席:陈兆根(788票)
有37位候选人,竞逐20个席位:
最后一席:黄再英(1336票)
有49位候选人,竞逐20个席位:
最后一席:黄英琦(749票)

资讯科技界有39位候选人,分别如下:
参考:
法律界有42位候选人,竞逐20个席位:
最后一席:陈荣基(804票) [10]
有63位候选人,竞逐20个席位,其中蔡坚、史泰祖等人的名单有10人当选;香港公共医疗医生协会名单有4人当选;方津生、高永文等人的名单有3人当选;民主派有1人当选;另外有2个无名单人士当选。
最后一席:李深和(799票)
全部自动当选:
黄广荣(民建联)、郭苏、陈志明、黄火、彭华根、陈伙娣、张志泉、温金泉、卢荫强、陈汝旭(民建联)、刘国辉(民建联)、黎胜仔、尹广霖、张少强、罗竞成、温忠平(民建联)、邝志伟(民建联)、梁炳坤、林根苏(民建联)、冯彩玉(民建联)、黎德全、冯树发、吴锦泉、张志荣、郑丁富、吴肇文、曾国强(民建联)、陈建业、梁广熔(民建联)、郑景文、郑金娣、黄元弟、张日祥、邓煖勋、石松生(民建联)、曾恩发、姜北好(民建联)、梁伟英(民建联)、黄火金、温来喜
有52位候选人,竞逐40个席位:
最后两席:林锦仪、杨国林(各229票)
社会福利界有99人竞争40个席位,被视为泛民主派四大票仓之首。不过是次泛民出现了“民福一二”及“社福员工组织团队”两张名单(只为宣传方法,非实际投票上),共派出了45人参选。注:*由抽签决定
最后一席:黄凤玲(1107票*)
体育小组
全部自动当选:
洪祖杭、贝钧奇、许晋奎、王敏超、陈伟能、汤徫抡、吴守基、梁适华、李群华、余国梁
演艺小组
全部自动当选:
林建岳、陈荣美、林小明、徐耀明(徐小明)、李国兴、冯添枝、洪祖星、吴思远、利雅博、谭咏麟
文化小组
有13位候选人,竞逐10个席位:
最后一席:邹允贞(211票)
出版小组
全部自动当选:
李祖泽、许超明、黄旌、沈本瑛、陈松龄、冼国忠、石汉基、李庆生、曾协泰、陈万雄
全部自动当选:
汪明荃、施祥鹏(全国政协)、陈玉书、高敬德、马介璋、吴朱莲芬(朱莲芬)、林树哲、廖正亮、陈永棋、黄光汉、李泽钜、张闾蘅(全国政协)、邹灿基、计佑铭、施展熊(全国政协)、何柱国、郑张永珍、李大壮、戴德丰、郭炳湘、刘汉铨(民建联)、刘廼强、胡定旭(全国政协)、卢文端(民建联)、施子清、杨孙西(民建联)、郭炎、伍淑清、潘宗光、胡应湘、吴光正、郑家纯、朱树豪、荣智健、罗康瑞、李家杰、蒋丽芸(民建联)、李国强(全国政协)、梁振英、潘祖尧(全国政协)、徐展堂
全部自动当选:
黄耀荣、曾宪强、邓致祥、文富稳、邓锦良、梁福元、锺伟平、翁志明、莫锦贵、李志峯、邓光荣、周玉堂、香灼玑、张伙泰、刘应和、薛浩然、刘运喜、成汉强、文春辉、邓国纲、林国昌
有33位候选人,竞逐21个席位:
最后三席:李达仁、简志豪、梁英标(各116票)
有40位候选人,竞逐21个席位:
最后一席:刘天生(129票)
宗教界界别分组
根据选举委员会的组成,800席中有40席由香港的六大宗教提名,平均每个宗教可获6-7个提名议席[11][12][13]。当中,六大宗教的代表机构分别如下:
除了基督教及天主教都有在代表机构的网址内透露参选办法之外,其余四个代表机构都是由代表机构的董事局成员互选产生。
选举委员会基督教界别普选是界别内自行举办的选举,于2006年10月29日举行[13],所有教会已登记的会友可于当日在自己的会堂或全香港多个公众投票站投票。而候选人答问大会于一星期前的10月22日下午举行,并设有发问对答环节,以供选民向候选人提出问题[14]。这次选举有27位候选人,分别代表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华联会)及基督徒支持普选连线[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基支连)[14]。27位候选人详列如下[15]:
|
|
|
经过选举委员会基督教界别普选之后,最高得票的七位候选人当选为2006年选举委员会基督教界别提名人,结果依次序如下[16]:
- 总投票数目:17,473
- 有效票数目:17,293
根据香港教区主教公署秘书长办公处在10月3日发出的通告,有意报名加入选举委员会的天主教人士,可于10月31日前将报名信亲身送交或以挂号信寄交抵秘书长办公处。教区只负责核实报名者的天主教徒身份,并于11月1日至8日间将全部名单转交宗教界界别分组的选举主任。如报名者数目超过七位,将由负责之选举主任按照《行政长官选举条例》,以抽签方式决定哪七位成为选举委员会委员[17]。
选举总结
- 泛民主派在推荐的137名候选人中有114人胜出,加上大约20名支持参加行政长官选举的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的当然席位,泛民主派首次成功突破100名选委关口,如果当中没有人转投其他人,候选人梁家杰应获得足够提名正式参加2007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
- 这次选举被视为民主派的大胜。在法律界中,20个席位全部由民主派支持的候选人当选,当中很多知名度较低的年轻候选人击败了一些相当知名的资深大律师,如胡汉清、清洪、周永健等。另外,会计界、教育界、工程界、卫生服务界、高等教育界和资讯科技界,民主派支持的候选人也全数当选。
- 高调表示支持“真民主”和普选的李泽楷,并没有如预期般被“封杀”,成功以960票当选。
身份重复选委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动成为选举委员会成员,部分本为以功能界别中当选的选委于200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或2008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当选后,便会出现身份重复的情况,但原属组别的份置不会出缺,同时此等人士不会有相关选举中获得两票。
另外,由于立法会议员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自动成为选举委员会委员,故此有部分人士同时担任此两项公职者,出现身份重复,此等人士亦不会有相关选举中获得两票,只可以投一票。未有选委于在位期间同时当选立法会议员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故此未有人为三重身份重复。
身份重复选委如下:
- 陈茂波(会计界立法会议员/会计界选委)
- 陈健波(保险界立法会议员/保险界选委)
- 林大辉(工业界(第二)立法会议员/纺织及制衣界选委)
- 谭伟豪(资讯科技界立法会议员/资讯科技界选委)
- 陈淑庄(港岛区立法会议员/法律界选委)
- 黄成智(新界东立法会议员/社会福利界选委)
- 张国柱(社会福利界立法会议员/社会福利界选委)
- 叶伟明(劳工界立法会议员/劳工界选委)
- 潘佩璆(劳工界立法会议员/劳工界选委)
- 田北辰(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批发及零售界选委)
- 林顺潮(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医学界选委)
- 雷添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会计界选委)
- 霍震寰(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商界(第二)选委)
- 卢瑞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旅游界选委)
- 何锺泰(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程界立法会议员)
- 黄国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九龙东选区立法会议员)
- 叶国谦(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区议会界立法会议员)
- 梁刘柔芬(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纺织及制衣界立法会议员)
- 刘健仪(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航运交通界立法会议员)
换句话说,同时剔除己去世的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选委张小杰,选委会实际只有779人。
影响
200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中,梁家杰获得132名选委提名,成功参选。最后以123票落败。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