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来自维基词典,自由的词典

Remove ads
U+51B7, 冷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51B7

[U+51B6]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U+51B8]
U+F92E, 冷
中日韩相容表意文字-F92E

[U+F92D]
中日韩相容表意文字
[U+F92F]

跨语言

更多信息 笔顺 ...
更多信息 繁体字, 简体字 ...

汉字

冫部+5画,共7画,仓颉码:戈一人戈戈(IMOII),四角号码38127部件组合

衍生字

参见

字义

更多信息 说文解字 ...
更多信息 康熙字典 ...

参考

编码

更多信息 “冷”的Unihan数据 ...

汉语

字源

更多信息 古代字体(冷), 《说文解字》 (汉·许慎) ...

形声汉字(上古 *raːŋʔ, *reːŋ, *reːŋʔ):意符 () + 声符 (上古 *ren, *reŋ, *reŋs, *reːŋ, *reːŋs) – 像冰一样冷。

发音

国语/普通话
汉语拼音 lěng
注音符号 ㄌㄥˇ
国际音标
通用拼音 lěng
粤语广州话
粤拼 laang5
耶鲁拼音 láahng
国际音标
广州话拼音 lang⁵
黄锡凌拼音 ˏlaang



    • 北京话(冀鲁官话):lǝŋ 2
    • 济南话(冀鲁官话):lǝŋ 2
    • 西安话(中原官话):lǝŋ 2
    • 太原话(晋语):lǝŋ 2
    • 成都话(西南官话):nǝn 2
    • 武汉话(西南官话):nǝn 2
    • 扬州话(江淮官话):lǝn 2
  • 吴语
    • 上海话:lã 32
    • 苏州话:lǝn 32 (文); laŋ 32
    • 温州话:liɛ 22
  • 湘语
    • 长沙话:nǝn 2
    • 双峰话:nin 2 (文); niõ 2
  • 赣语
    • 南昌话:lǝn 2 (文); laŋ 2
  • 客家话
    • 海陆丰腔:lang1 lang3
    • 陆丰腔:lang1
    • 沙头角腔:lang1
    • 客英字典:lang1 lang3 len1
    • 梅县腔:lang1
    • 东莞腔:lang3
    • 台湾四县腔:lang1 lang3
    • 宝安腔:lang1
    • 客语拼音字汇:lang1 lang3
  • 闽语
    • 闽南语白话字:
    • 潮州话:nên2 (néⁿ)
    • 福州话:leiŋ 2
    • 厦门话:lîŋ 22
  • 中原音韵:lǝŋ 2
Remove ads

构拟中古音

Remove ads

构拟上古音

释义

I lěng ㄌㄥˇ〔《广韵》鲁打切,上梗,来。〕〔《广韵》力鼎切,上迥,来。〕

  1. 寒冷;感到寒凉。
    北周·庾信《山中》诗:“涧暗泉偏冷,岩深桂绝香。”
    唐·杜荀鹤《怀紫阁隐者》诗:“焚香赋诗罢,星月冷遥天。”
    宋·陈造《雪夜与师是棋次前韵》:“指冷良易忍,眼花苦为孽。”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前》:“门在山坳间,不甚轩豁,而森碧上交,清流出其下,不觉神骨俱冷。”
    曹禺《日出》第一幕:“白露,这屋子太冷了,你要冻着,我给你关上窗户。”
  2. 冷却;温度变低。
    《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就慷慨直辞,色不变容。又烧鋘斧,使就挟于肘腋。就语狱卒:‘可熟烧斧,勿令冷。’”
    《云笈七签》卷七六:“即取紫色丹一时写著酒中,待冷出之,此即名九还铅丸为丹,名曰九转紫铅丹也。”
    宋·刘克庄《春旱》诗之三:“屋山无笋圃无蔬,釜冷樽空客至疏。”
  3. 冷清;清闲;冷落。
    唐·徐彦伯《孤灯叹》诗:“切切夜闺冷,微微孤灯然。”
    唐·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诗:“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宋·张耒《和周廉彦》诗:“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清·纳兰性德《如梦令》词:“正是辘轳舍井,满砌落花红冷。”
  4. 冷遇;对人冷淡。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诠俗》:“姑置其事而待之曰冷。”
    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九》:“一方面却有旧官僚的攘夺政权,以及遗老受冷不过,预备下山。”
    曹禺《原野》第二幕:“娶了她三天,她忽然地跟我冷了,我就觉出来是怎么回事,我不敢说。”
  5. 形容灰心失望的心情。
    《红楼梦》第三一回:“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
    巴金《寒夜》十四:“关于公司的话,是他说来安慰母亲的,那只是他的妄想,话一说出,他马上看见了周主任的冷冰冰的脸孔和严厉的眼光,他的心冷了半截。”
    老舍《牺牲》:“我的心中冷了一下,然后觉得茫然地不自在。”
  6. 冷静客观。
    宋·杨万里《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诗之二:“过了笋舆元未觉,忽然回首冷思量。”参见“冷眼”。
  7. 生僻;冷僻;少见。
    唐·李山甫《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诗:“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五经中额》:“实在能作五经者,许于本州县报名,该牧令面出冷题考试,申送府州。”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曩欲撰录国朝词若干家为《蕙风簃词选》,专录孤行冷集,以阐幽为宗旨,而著人弗与焉,如《松下庐词》之类是也。”
    老舍《蜕》第五:“那些书并不奇,而冷僻没人肯去念;他并不渊博,但能利用这些冷书突击教授们,使教授们没法开口,惶愧的自认学疏才浅。”
  8. 停止;消停。
    元·熊涧谷《木棉歌》:“车声才冷催上机,知作谁人身上衣。”
    《红楼梦》第五二回:“那一年有个良儿偷玉,刚冷了这二年,闲时还常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
  9. 姓。
    晋有冷道,见《晋书‧怀帝纪》。

II líng ㄌ〡ㄥˊ〔《广韵》郎丁切,平青,来。〕

  1. 通“”。见“冷冷”。
  2. 同“”。秧歌剧《沃老大娘瞅“孩儿”》:“哪怕它落刀落冷!”

组词

见:附录:汉语词汇索引/冷

相关词汇

翻译

日语

读音

释义

  1. 冷,冷却,降温。
    冷凍(れいとう) 冷却(れいきゃく) 冷蔵庫(れいぞうこ)。
  2. 寒冷。
    冷雨(れいう) 冷気(れいき) 寒冷(かんれい) 冷害(れいがい)。
  3. 冷淡,无情,没有同情心。
    冷淡(れいたん) 冷笑(れいしょう) 冷酷(れいこく)。
  4. 镇静。
    冷静(れいせい)。

组词

朝鲜语

读音

文化观光部式 raeng > naeng
马科恩-赖肖尔式 raeng > naeng
耶鲁拼音 nayng

释义与组词

参见NAVER

越南语

读音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