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为北魏唐朝期间,对当时很有名望的崔氏卢氏李氏郑氏王氏等五大氏族的并称,由北魏的四姓发展而来。其中最显赫的十个家族,在唐朝被列为禁婚家

范围与发展

五姓由传统的“四姓”发展而来,然而不同时代对四姓的界定略有差异,对四姓发展为五姓的描述也有不同。柳芳描述唐朝普遍的说法,以崔氏、卢氏、李氏、郑氏为四姓,加王氏为五姓;[1]胡三省注解《资治通鉴》,以卢氏、崔氏、郑氏、王氏为四姓,加上李氏为五姓。[2]

最初,北魏孝文帝很重视氏族,当时氏族推崇范阳卢氏卢敏清河崔氏崔宗伯荥阳郑氏郑羲太原王氏王琼等四姓,孝文帝将他们的女儿纳入自己的后宫。陇西李氏李冲与氏族通婚,孝文帝也以他的女儿为夫人。当时赵郡李氏也有很多知名的成员。当时世人以五姓作为家世高华的代表。[3]

唐朝,人们以与五姓家族联姻为荣。[4]社会风气所及,想要与五姓家族联姻,往往需要很高的聘礼。这种高门第所取厚重聘礼的风气被唐朝朝廷视为社会弊端,朝廷采取了许多打击五姓家族的措施,如编订太宗朝《氏族志》,调降山东氏族的等第,[5][6]然而终不能革除此种社会风气。[7]薛元超曾感叹自己富贵过人,然而人生中三大憾事:不能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由此可以反映出五姓在唐朝的地位。[8]

禁婚家

唐朝,五姓中最显赫的十个家族,被列为“禁婚家”。唐高宗下诏禁止包括北魏陇西李氏李宝太原王氏王琼荥阳郑氏郑温范阳卢氏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氏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氏崔懿赵郡李氏李楷等子孙后裔自己做主互相通婚。因为这十个家族共分属七个不同的郡望,所以也被称为“七姓”。[9]高宗本意在打击这些家族,然而社会上仍秘密嫁娶,甚至有人冒充自称,以此自高身价,“禁婚家”反而成为高门家族的标榜。[7]他们申论高宗禁婚的原因是出于“五姓婚媾,冠冕天下,物恶大盛,禁相为姻”,而以此为荣。[4]

参见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