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Py
Python程式語言的直譯器與即時編譯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yPy(/ˈpaɪpaɪ/)是一種Python程式語言實現[2],可用於替代CPython(它是標準實現)。PyPy通常執行得比CPython更快,因為PyPy是一種即時編譯器,而CPython是一種直譯器[3]。多數Python代碼可以很好的執行在PyPy之上,除非代碼依賴於CPython擴充,它們在執行於PyPy的時候,要麼不工作要麼招致一些開銷。PyPy在內部使用叫做元跟蹤的技術,它將直譯器變換成跟蹤即時編譯器。因為解釋通常比編譯器要容易寫,但執行得更慢,這種技術可以更容易的產生出程式語言的高效實現。PyPy的元跟蹤工具鏈叫做RPython。
PyPy不完全相容於Python(至少最近版本的)生態系統:它的最新發行版本PyPy 3.10和2.7,分別相容於相應的CPython版本。
細節和動機
PyPy被構思為使用一種類似於Python的程式語言來書寫Python實現。目的是易於辨識出可改進的區域,並使得PyPy更加靈活和易於同CPython進行試驗。
PyPy目標是為產生動態語言實現提供通用轉換和支援框架,強調了在語言規定和實現方面之間的明晰分離。它還致力於提供規矩的、靈活的和快速的Python程式語言實現,使用上述框架來啟用新的進階特徵而不需要在其中編碼低層細節[4][5]。
PyPy直譯器自身是使用叫作RPython(Restricted Python)的Python受限子集書寫的[6]。RPython在Python語言上施加了一些約束,使得一個變數的類型可以在編譯時間推論出來[7]。
PyPy計劃開發了一個工具鏈來分析RPython代碼並將它轉譯成某種形式的位元組碼,它可以降低為C。除了C之外還有過其他後端:Java、C#和Javascript,但是它們遭受了軟體腐敗而已經移除了。PyPy的遞迴式圖示是一個吞噬自己的蛇,因為RPython是用Python直譯器轉譯的。代碼還可以不轉換的執行來測試和分析,這為動態語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試驗台。
它允授權插拔的垃圾回收,還有可選的啟用Stackless Python特徵。最後,它包括了即時編譯(JIT)生成器,在直譯器原始碼中加入一些標註,就能在直譯器中建造入即時編譯器。生成的JIT編譯器是跟蹤JIT[8]。
RPython現在也用於書寫非Python語言實現比如Pixie[9]。
專案狀態
第一個相容於CPython v3的PyPy版本是2014年的PyPy v2.3.1[10]。相容於CPython v3的PyPy直譯器叫作PyPy3。
PyPy有著在32-bit/64-bit x86和32-bit/64-bit ARM處理器上的JIT編譯支援[11]。它已經夜間測試於Windows、Linux、OpenBSD和Mac OS X之上。PyPy能夠執行不依賴於特定於實現特徵的純Python軟體[12]。
有叫作CPyExt的針對CPython C API擴充的相容層,但它是不完全和實驗性的。同C共享庫互動的較好方式是通過內建的C外界函式介面(CFFI)或ctypes庫[13]。
PyPy可溯源至Psyco計劃,它是Python的即時特殊化編譯器,由Armin Rigo在2002年至2010年間開發。最初時,RPython還可以被編譯成Java位元組碼、CIL和JavaScript,但是這些後端由於缺乏價值而被移除了。
PyPy最初是研究和面向開發的專案。在2007年中期達到了開發成熟狀態並官方發行了1.0版本,接下來它聚焦於發行更好的CPython相容性的生產級版本。
PyPy在2004年十二月至2007年三月期間由歐盟特殊目標研究計劃資助[14]。在2008年六月,PyPy宣布獲得資助為Google開源規劃的一部份,允諾使PyPy更加相容於CPython。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