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常凱申」誤譯事件

中國學術事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常凱申」誤譯事件出現在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所著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中。《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原來只有兩章,分別關於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學者和俄羅斯蘇聯學者的研究,後來王奇加入關於西方學者的第三章時,謬誤百出[1]

該書由中國中央編譯出版社於2008年10月出版,2009年6月被發現書中第三章多處錯譯人名、期刊、書名、出版地和出版社,其中包括把英文資料中的Chiang Kai-shek蔣介石,Chiang為威妥瑪拼音,Kai-shek為「介石」之粵語羅馬化)誤譯成常凱申(第82頁)。其中一些中國人名字出現「錯譯」,是因為他們的英文名以當時流行的威妥瑪拼音拼寫,或以方言音譯(如廣東話上海話),與現時在中國大陸通行的漢語拼音不同[2]。 2009年6月19日,中央編譯出版社表示已停止這本書的發行,並就審校工作中的失誤向讀者表示歉意。

Remove ads

書中人名錯譯列表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高山杉在《「門修斯」之後又見「常凱申」》一文中指出以下錯譯:[3]

更多資訊 書中譯名, 書中所引英語名稱 ...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自此「常凱申」以及「常公」成為網路上對蔣介石的調侃稱呼之一。

在電子遊戲《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II》中文版中,能夠使得彈藥加滿的強化能力被開發公司動視稱作「申凱物流」。在之後推出的《決勝時刻4:現代戰爭》的重製版中也繼承了這個,在一些場景中可以看到寫有「凱申物流」的貨櫃(原版中為「快歌樂運輸」)。[4]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