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一個都不能少
1999年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1999年上映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改編自施祥生1997年的小說《天上有個太陽》[1][2]。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齣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Remove ads
劇情
故事圍繞一名十三歲女生—魏敏芝展開,她被任命到中國大陸河北山區一間偏遠學校去做代課老師。前任老師臨走前吩咐魏敏芝不要失去任何一個學生,這些學生「一個也不能少」。但其中一個男生張慧科因為家境的問題而輟學到大城市裡尋找工作,所以魏敏芝便到城市裡找他,可是卻得知張慧科在車站走失,後來便描述敏芝千辛萬苦尋人的感人過程,最後在電視台的幫助下順利尋回,並在各界的捐助下,這所偏遠小學也因此得以重生。
演員
其中的演員魏敏芝和張慧科並不是專業的電影演員,而是真實的農村孩子,他們來自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鎮寧堡鄉水泉村,後來電影名聲大噪,魏敏芝的母校「鎮寧堡學校」和電影拍攝地「水泉小學」也因此為人熟知。
此後,這兩人離開了他們從小生活的小山區,到河北省石家莊市上學。魏敏芝曾經考過北京電影學院,大學高考後,進入了由西部電影集團和西安外國語大學聯合創辦的西外西影影視傳媒學院。
後來以全額獎學金到楊百翰大學進修影視編導。留學期間不單止努力學實及爭取實習機會,魏敏芝亦遇上了美籍華人丈夫劉錦輝,二人於拍拖兩年後在2008年結婚。
爭議
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因為有升國旗唱國歌的鏡頭,被坎城國際電影節說成是對中國的美化,替政府宣傳,張藝謀因此因憤而退出該電影節,有一封公開信[3],信中張藝謀強調《一個都不能少》表達了對孩子的愛心和民族整體文化素質的憂慮,並指出西方對中國電影的長期政治化傾向是一種偏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