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一孩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一孩半,又稱一胎半獨女戶二胎,即第一胎是女孩的夫妻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是1980年代到2015年間,中國大陸19省區農村的一項計劃生育政策。其餘省份中,六省市(四川、江蘇、四個直轄市)農村實行更嚴格的一孩政策,三省區(海南、寧夏、新疆)農村和兩省農村困難戶(雲南、青海)實行更寬鬆的兩孩政策,西藏農牧區提倡不超過三孩。有專家認為,這一政策助長了重男輕女的觀念,是造成中國新生兒性別失調的原因[1]。一孩半政策已被2016年實施的全面兩孩政策取代。

歷史

1980年起,除部分少數民族和雲南、青海、寧夏、新疆、西藏五省區農村實行更寬鬆的政策,一胎化政策在全國城鄉陸續推行。1981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副主席趙紫陽在中央書記處122次會議上提出了放寬農村計劃生育政策的兩個方案,一是提倡一胎,允許兩胎;二是只有一個女孩的夫婦可以再生一胎[2]國家計生委黨組選擇了第二方案,但反對把政策寫明[3][4]。1982年2月9日中央發布的11號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指示》把政策表述成「農村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某些群眾確有困難要求生二胎的,經過審批可以有計劃地安排。」[5]1982年,僅廣東農村困難戶實行了一孩半政策,其他地區沒有推行。

1984年4月5日,《中央會議決定事項通知》中說:「我們關於計劃生育的實質,就是要逐步做到,除城市、城市郊區外,在大部分農村地區,要逐步做到允許第一胎生女孩的再生第二胎。這一點,只在實際工作中掌握,不公開宣傳,並要有一個緩和漸變的過程。」[4]1988年3月31日,趙紫陽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第18次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計劃生育工作匯報提綱》,再次提出「獨女戶」間隔幾年之後可以生育第二胎[6]。1989年12月,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在《關於計劃生育工作中幾個重大問題的請示》中說:「在照顧獨女戶生二胎的問題上,多年來一直存在著不同看法。……我們認為,現行計劃生育政策是黨中央決定的,不能認為這是趙紫陽同志個人的決策……」[4]。截至1991年,十省區實行了農村一孩半政策,其他省份大多對滿足一定條件的農戶實行了一孩半政策。

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中國的生育率迅速下降,1990年代初降低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下。2000年人口普查2010年人口普查得出的生育率分別為1.22和1.18,已達世界最低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這種背景下,計劃生育政策略有調整,部分省份取消了一孩半政策的附加限制條件,2011年形成19省區農村實行一孩半政策的格局。

Remove ads

各地實施時間

更多資訊 排序, 地區 ...
Remove ads

影響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性別比應在1.06左右。近年來,中國的新生兒性別比長期處於高於1.15的世界最高水平,累計多生了3000萬男孩。而這一問題在實行農村一孩半政策的地區尤其嚴重。有專家認為,一孩半政策助長了重男輕女的傾向[1]

更多資訊 地區, 0歲性別比 ...

一孩半政策的另一問題是,同樣是一兒一女的兩孩家庭,如果先生女孩後生男孩則符合政策,先生男孩後生女孩則不符合政策,毫無公平性可言[8]

概率論

由於每一胎的出生都是獨立事件,也就是上一胎的性別與下一胎的性別無關,所以在概率上講,「一孩半」或者進一步的「生到男孩為止」的生育方式並不改變出生人口中的實際男女比例。[原創研究?]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