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丁日昌

清朝官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丁日昌
Remove ads

丁日昌(1823年—1882年2月27日),禹生[1],又作雨生[2]室名持靜齋清節堂得恩堂百蘭山館蕉雨書屋廣東省惠潮嘉道潮州府豐順縣(今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人。

Thumb
丁日昌
Thumb
光緒二年(1876年)二月福建巡撫丁日昌所立〈買補倉糧示禁碑〉(北斗奠安宮藏)
Thumb
光緒二年(1876年)福建巡撫丁日昌為舉人連旭椿所立文魁匾

丁日昌出身秀才,曾為曾國藩李鴻章等幕僚,幫助籌辦水師。在任福州船政期間提出應該創建北洋、東洋、南洋三支水師,分區設防的主張;還提出革新船政,延聘外國人教習技術。1876年到台灣,開辦煤礦,架起中國第一條自建電報線。制訂《海難救護章程》,1877年8月,因病回籍休養。1879年清政府命他專制南洋事宜,節度沿海水師官兵。1881年向總理衙門建議派人巡撫廣西,加強對西南邊疆的控制。他在政務之餘,悉心讀書,尤酷愛搜聚典籍,是清代三大藏書家之一,輯有《持靜齋書目》五卷。光緒八年(1882年2月27日),逝世於廣東揭陽家中。卹如制。

Remove ads

生平

丁日昌二十歲中秀才之後,補為廩生,屢考舉人不中,惠潮嘉道李璋煜見到他文章後,稱讚為「不世之才」,聘為幕僚,1854年,太平軍攻打潮州城,丁日昌以廩貢生治鄉團,數卻潮州寇[3]。咸豐六年以軍功選瓊州府府學訓導[3]。咸豐九年任江西萬安縣知縣、後任廬陵知縣,髮逆入,罷免

1861年為曾國藩幕僚,1862年5月被派往廣東督辦釐金軍火,復官。江蘇巡撫李鴻章治軍上海,主機器局,同治二年積勛同知銜,升任直隸州知州,同治四年擢江蘇蘇松太道道員,幫李鴻章辦理外交事務,後調兩淮鹽運使[4]。同治六年(1867年)升江蘇布政使,同治六年到同治九年為江蘇巡撫[5],後坐兵部侍郎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6]

同治七年(1868年),丁日昌下令嚴禁「淫詞小說」,查禁小說戲曲書目122種,「淫詞」唱片114種,續查「淫書」34種,分2批共計268種[註 1],含《紅樓夢》、《金瓶梅》、《巫山艷史》、《杏花天》、《蟫史》、《女仙外史》等。有清一代,丁日昌查禁小說最為徹底[8]

光緒元年到光緒四年任福建巡撫[4]福建船政大臣[9],光緒三年再兼臺灣學政,光緒五年理烏石山教案,詔加總督銜、兼理各國事務大臣[10]

Remove ads

政治主張

  • 發展實業方面:首創輪船航運事業;創設江南製造總局;倡辦開平煤礦輪船招商局;在台灣開礦藏、築鐵路、架電線、造船械、辦農墾等。
  • 軍事國防方面:提議創建北洋、東洋、南洋三支水師;建言建策不計資歷,從實踐中選拔各方面的人才。
  • 外交方面:力主維護主權和收回利權等。
  • 內政方面:提倡清政廉潔,嚴懲貪官污吏;平反冤獄,清理積案;剔除陋規積弊,蠲減苛捐雜稅;注意治水促耕,搶險救災等。
  • 華僑華工方面:建議禁止外人在沿海誘騙華工出國;建議設市舶司,管理在外國的華僑和華工等。
  • 文化教育方面:建議變八股為八科,改革科舉制度;推動和促成派遣第一批留美學童;挑選船政學堂優等生赴歐留學;組織翻譯出版西方科技書籍和編撰府志政書;主張在通商口岸創辦報館;倡導廣設社學和義學。

家世

著述

  • 丁禹生政書
  • 撫吳公犢
  • 百蘭山館詩集
  • 百蘭山館政書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48》,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