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塘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塘街
Remove ads

七里山塘又名七狸山塘,正式名稱為山塘街,是江蘇蘇州姑蘇區一條有將近1200年歷史的步行街,西起虎丘山下席場弄,東到閶門外古運河上的渡僧橋,全長3829.6米。

快速預覽 道路長度, 地點 ...

歷史

寶曆二年(825年),大詩人白居易杭州調任蘇州刺史,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稱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長約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蘇第一名街」之稱。1762年壬午乾隆帝南巡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筆書寫「山塘尋勝」;如今山塘尋勝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對七里山塘情有獨寵,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

在明清的詩文中多處提到七里山塘,明朝戲劇作家張鳳翼有「七里長堤列畫屏,樓台隱約柳條青」之句;清詩人沈德潛稱「七里山塘傍水涯,紅艷家家,綠蔭家家」。

清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攻打蘇州,包括山塘街在內的繁華的閶門商業區均被焚毀[1]。此後,太平天國重新蓋造房屋,但是僅僅恢復了山塘街,使之成為蘇州城門外唯一的商業街。

橋梁

桐橋遺址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鄉的風貌,家家戶戶前街後河,河上小船來往如梭,街上店鋪林立。桐橋曾為山塘街上最高、最美的單孔石拱橋,此橋跨山塘河支流十字洋桐橋圩,古名「勝安橋」,始建於宋代,後屢毀屢建。據記載董小宛當年的雙成館就在桐橋附近[2];蘇州評彈《玉蜻蜓》中貴升入庵桐橋拾子庵堂認母的情節均在這裡展開。1963年,因河道淤塞而填河拆橋,改為路面。僅存東、西桐橋圩地名。原址現有桐橋遺址展館和2008年建成的小型桐橋。[3][4]

橫七豎八:山塘橋的代表[5]

山塘及其支流上的渡河津梁不計其數,其中著名者謂之「橫七豎八」:

橫跨山塘河的古橋有7座,山塘橋通貴橋(又名瑞雲橋)、星橋彩雲橋(又名半塘橋)、普濟橋望山橋(曾名便山橋)和西山廟橋

跨越南岸支流,豎貫南堤的古橋有8座:白姆橋、毛家橋、桐橋(曾名洞橋、勝安橋)、白公橋、青山橋、綠水橋、斟酌橋和萬點橋[6],而對岸跨越支流之橋也是八座[7],有同善橋(小普濟橋)、引善橋等。其中山塘橋、彩雲橋、便山橋和洞橋四座橋建於宋代以前[8]

通貴橋,單孔石級拱橋,在明弘治年初建。清顧公燮《丹午筆記:山塘吳文端公一鵬與菩提庵前郭方伯某友善,朝夕過從,造橋以便往來,名曰通貴》。明隆慶二年五色雲呈現橋上,故又名瑞雲橋,崇禎、乾隆、光緒年間重修。該橋橫石、豎欄前後均刻有「里人吳三復重建」等。星橋,亦系單孔拱形石橋,在明成化年重修,橋欄刻同治五年六月里人捐資重建。另有頗負盛名的桐橋,建立時間較早,原名勝安橋,曾為山塘最高的單孔拱形石橋。1964年拆除。旁宋代始建的觀音閣仍在。西山廟橋,原名元慶橋,因橋堍有西山廟而得名,是山塘最西端最後一座單孔石級拱橋。清康熙、咸豐年間與1992年重修。橋東側陽刻橋聯:「跨水虹粱新結構;合流虎阜抱瀠洄」[5]

Remove ads

石狸

早在明清時代,這七隻狸貓雕塑就已在繁華的山塘街出現,不過以前的石貍並不在橋頭;這些石貍上世紀50年代之後逐漸消失[9]。根據民間傳說,明朝劉伯溫為破風水,沿山塘安放七隻石狸。一些作者甚至認為「七里山塘」乃「七狸山塘」所訛,不過,並無文字記載支持這種說法[10]。有研究者認為,山塘街商貿繁盛,擁有很多綢緞店、布匹店、書畫店,這些店鋪最懼鼠患,所以商人們設置狸貓雕塑,希望震懾老鼠;也有學者認為,按照古代風水觀念,民居最忌直接對著橋堍,設狸貓石刻,能發揮「石敢當」作用。[9]

2006年,七里山塘重新安放七隻石狸;這七隻石狸從東到西依次是:美仁狸(山塘橋)、通貴狸(通貴橋)、文星狸(星橋)、彩雲狸(彩雲橋)、白公狸(普濟橋)、海涌狸(望山橋)、分水狸(西山廟橋)。[11]

景點

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資訊 名稱, 編號 ...
Remove ads

畫廊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