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杭州市

中國浙江省省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杭州市map
Remove ads

杭州市,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及交通樞紐,超大城市[5][6]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7]。全市下轄10個市轄區、2個,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上城區解放東路18號。

快速預覽 杭州市 杭, 國家 ...
快速預覽 漢語, 吳語 ...

杭州歷史悠久,是國務院確立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8]。本地自新石器時期以來即有人類活動,最早可追溯到距今八千年前的跨湖橋遺址[9]。境內具備早期城市形態的良渚遺址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重要證據[10]。自秦朝設縣治以來,杭州已有2200多年行政建制歷史,曾先後成為吳越國南宋的都城[11]。杭州自古風景秀麗、物阜民豐,「人間天堂」的稱譽流傳已久[12]南宋文人范成大吳郡志》即已載有「天上天堂,地下」之諺[13],描述元代中國的《馬可波羅遊記》將杭州贊為「世上最華貴之天城」[14][12]。杭州市轄區內文化景觀和文物遺存豐富,其中西湖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世界文化遺產[15];全市每年吸引過億遊客到訪[16]

作為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全國數字經濟創新中心[17],杭州是新興的全球城市[18][19],亦是重要的國內金融中心[20]、快速崛起中的國際金融中心[21]。作為全球前列的科技集群[22],杭州是阿里巴巴螞蟻集團網易[23]海康威視吉利汽車等眾多科技企業的總部[24],其科研產出亦被自然指數列為全球前二十高[25]2016年G20峰會[26]2018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2023年亞洲運動會[27]均在杭州舉辦。

Remove ads

名稱

杭州古稱餘杭臨安錢塘武林等。現名「杭州」始見於隋朝,取餘杭縣之「杭」字,改該縣所在的錢唐郡為杭州,此名輾轉沿用至今[28]。據《郡國志》等古籍記載,「杭」之得名則相傳當年大禹在此處停靠過船泊,故其地稱「禹航」,諧音為「餘杭」;清代學者李慈銘則以為「禹航」乃是後人附會,「餘」字與「無錫」之「無」、「勾吳」之「勾」一樣,實為古吳越語中的發語詞,江浙地名中常見[28]。又有云「杭」意即渡口,而杭州乃溝通浙東西之交通之所在[28]

歷史

Thumb
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的獨木舟

史前

Thumb
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璧,是當時象徵財富及軍權的禮器

杭州自新石器時期以來即有人類活動:杭州蕭山境內的跨湖橋遺址,據估距今已經有八千年歷史,是浙江省已知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9]

中心在今杭州的良渚文化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的中國新石器文化之一,分布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杭州良渚遺址。該遺址於1936年發現、1959年命名。良渚文化同馬家浜文化馬橋文化一樣,其考古地點分布於太湖周圍地區。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包含有、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玉器,其中圓盤玉稱作「璧」,柱狀玉稱作「琮」[29]。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良渚文化延續上千年後突然消失了,中國社科院考古學家趙志軍猜想這是過度依賴單一糧食作物稻穀造成的[30]

2007年11月,杭州市政府與浙江省文物局發布了良渚古城遺址發現的重大消息。良渚古城遺址總面積約290多萬平米,是目前所發現的中國同時期規模最大、建築水平最高的古城遺址,堪稱「中華第一城」[31]。良渚文明有力質疑了中華文明起源自中原的學說,並以實物驗證了中文古籍記載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史[10]。杭州目前有良渚博物院專門展出良渚文化的有關文物、資料,此「良渚博物院」是原1994年開放的良渚博物館遷址擴建更名而成。

秦至五代

Thumb
五王殿

公元前222年,秦滅楚國之後,初次置錢唐縣餘杭縣,同屬會稽郡[32]西漢時屬於會稽郡管轄,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主要管轄長江以南的浙江福建等省。後來,會稽郡北部平原區人口增多,逐步改造自然,東漢時候分會稽郡北部以「吳郡」的名號分離出去獨立設郡[33]

南朝年間,先後置臨江郡、錢唐郡。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隋滅南陳,首度改稱杭州,開建城垣,是為杭州得名之始[32]。此後,隋煬帝開鑿自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至杭州的江南運河,長800餘里。杭州逐步成為水陸交通的要衝,具備了成為大都市的條件。唐朝時為避諱,改錢唐為錢塘[32]。杭州刺史李泌和詩人白居易在城中鑿井築堤,疏浚西湖,使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杭州人口迅速增加,逐漸成為東南名郡。

923年,錢鏐建立吳越國,定都杭州,杭州首次成為一個政權的首都。吳越國尊崇佛教,「保境安民」,杭州也成為全浙江及周邊地區的政治、經濟的中心。杭州的著名佛塔(保俶塔雷峰塔白塔等)大多建立於這一時期[34]。同時杭州也留有紀念錢鏐的錢王祠,現位於西湖十景之一柳浪聞鶯附近,西湖博物館旁。

Remove ads

宋代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置兩浙路,杭州為路治所[32]蘇軾等人大興水利,疏浚西湖,使杭州更加繁榮,西湖更為秀美,宋仁宗贊為「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的美譽[註 1]柳永在《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也是指杭州[註 2]。北宋時期的杭州在科技方面也有長足發展。慶曆年間,杭州人畢昇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夢溪筆談》的作者、當時的科技先驅沈括也為杭州人。

Thumb
南宋時期杭州城圖

南宋是古代杭州發展的鼎盛階段。金兵南下,宋高宗南渡後於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35],被稱為「行在」。紹興八年(1138年)起,杭州成為宋朝實際意義上的首都[36]。杭州是南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方大批人口南遷入杭,使杭州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37]。據咸淳臨安志》記載,其時臨安府人口已達124萬多人。北方移民中的文人學士和能工巧匠,促進了杭州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其中,絲綢、造紙、印刷、陶瓷、造船業尤為發達[38]

Remove ads

元明清

1276年,蒙元占領杭州後,杭州基本保持原貌,但是南宋皇城於第二年被民間火災殃及而被焚毀。臨安府改名杭州路,是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的治所,杭州成為省治即始於此[32]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杭州,曾稱之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14][註 3]。元末,張士誠舉兵攻占杭州,改築城牆,新開運河,奠定了此後數百年杭州城區的輪廓。1366年,朱元璋攻陷杭州[32]

Thumb
求是書院

明代,改杭州路為杭州府,為浙江行中書省浙江布政使司的治所。清代,仍稱杭州府,為浙江行省省會。1645年清軍征服杭州城後,圈占了城西自錢塘門涌金門的民宅作為營地。強迫原有居民遷往城外[39]。1650年修建一座城中之城的八旗駐防城杭州駐防城,俗稱「旗下營」,將旗人與漢人市民隔離開來[40]。駐防城周長4.9公里(9華里餘),城內面積7000餘畝,占杭州城總面積的13%。西南部有杭州將軍的衙署。開闢有5座城門,其中南面的延齡門和東南的迎紫門緊鄰商業區,東城牆緊鄰縱貫杭州城的南北主幹道。駐防旗人享有諸多特權。

1860年代,杭州成為太平天國與清軍反覆爭奪的戰略要地,城市也受到了極大破壞,收藏四庫全書的「文瀾閣」也曾毀於戰火;有說法稱孤山清行宮(今中山公園)亦毀於此時,此說法存疑。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杭州被闢為通商口岸,次年,在拱宸橋地區設立通商場和杭州日租界,面積均約為48公頃,日租界在北,通商場在南,二者以壕溝間隔。1907年,杭州建成從城南錢塘江邊的閘口,沿東城牆向北至拱宸橋的江墅鐵路。1909年又從艮山門站轉道開通了通往上海的滬杭鐵路,不久又改線將車站移入城牆內,是為城站。1911年11月5日,新軍起義,俘虜浙江巡撫增韞[41],隨後包圍了滿人的杭州駐防城,結束了杭州的帝制時代。

明清時期,杭州手工業發展迅速。除絲綢外,還出現了張小泉剪刀王星記扇子孔鳳春化妝品、胡慶余堂丸藥、毛源昌眼鏡、邵芝岩筆莊等名特產品,以上老字號現今均還在經營。另外,創辦書院之風盛行,曾出現崇文書院敷文書院紫陽書院詁經精舍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等著名書院。明代正德年間,杭州知府楊孟瑛疏浚西湖,恢復舊貌。清代康熙乾隆多次巡遊杭州,對西湖也十分關注,康熙帝還為西湖十景題字立碑。[42]

Remove ads

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成立後,以原錢塘、仁和縣(即原杭州府府城內的兩個附郭縣)地置杭縣,為浙江省省會。1913年,滿人的杭州駐防城被沒收充公並拆除,隨後開闢縱橫交錯的近代馬路,稱為「新市場」。其中南北走向的延齡路(今延安路)與東西走向的迎紫路(今解放路西段)迅速發展成為近代杭州新興的商業中心。此後,杭州一度為軍閥混戰之地。1927年,設立杭州市。1937年,杭州建成首座由中國人設計建造的現代化橋梁——錢塘江大橋。後為阻日軍入侵,竣工不久的大橋由設計者茅以升親自指導炸毀[43]。1937年12月24日,日軍占領杭州,杭城淪陷前曾兩度進行大疏散,淪陷後剩餘不到10萬人,多數為赤貧戶,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帶領學校師生西遷江西吉安廣西宜山麗水龍泉貴州遵義等地辦學。淪陷後城市受到一定的破壞,西湖邊的八十八師淞滬抗戰紀念碑(1935落成)被推倒;有一說法稱孤山清行宮(今中山公園)毀於此時。淪陷期間原8個區改為7個區[32]。在杭州淪陷期間發生了喬司大屠殺午潮山慘案等屠殺事件,抗日戰爭期間全市傷亡近5.5萬人,其中致死3萬多[44],發生在現杭州市境內的主要抗日戰役有1937年筧橋地區的「八一四」空戰天目山地區保衛國民政府浙西行署的告嶺之戰(第一次是1937年12月,第二次是1943年10月至11月),1942年5月至9月的浙贛戰役,以及一些游擊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渡江戰役後中共一方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5月近逼杭州城。解放軍浙東游擊縱隊金蕭支隊在4月30日至5月6日,相繼攻占杭州城周圍的分水新登桐廬臨安等縣城。5月2日,解放軍第21軍軍部抵達餘杭縣城,決定第61師攻占市區,第62師穿插錢塘江大橋,第63師攻占蕭山。次日,第21軍順利攻占杭州城,隨後結束郎廣戰役第23軍亦在同日進入杭州城[45]

Remove ads

共和國時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杭州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按當年價格計算,下同)僅2.55億元,人均不到90元;全市工業總產值1.41億元。[46]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十年文革,給杭州各項建設事業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和損失。197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28.4億元,僅比1957年增長2.14倍。不過在「大躍進」期間新建、擴建的一些工業企業,經過整頓和改造,大多都得到提高和壯大,形成半山的鋼鐵機械工業、拱宸橋的輕紡工業、古蕩留下的電子儀表工業、望江門外的食品工業、蕭山龍山的化學工業等工業區。[46]文革期間,杭州市發生過奪權與造反派之間的武鬥,例如1975年杭州事件

1978年改革開放後,杭州與全國各地一樣開始迅速地發展起來,大量直接引進外資,興辦合資、合作和獨資企業。從1978到1985年,杭州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每年遞增15.2%,大大高於前29年平均每年遞增7.2%的幅度;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遞增18.7%。[46]

Thumb
杭州市中央商務區錢江新城

1982年,杭州成為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7]。1994年,成為副省級城市。2001年,為「構築大都市、建設新天堂」的構想,近郊的縣級市蕭山餘杭併入杭州,成為市轄區,杭州的面積和人口因此大幅增加[48]。2005年,成為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2017年,杭州GDP達到12556億元,總量繼續位居全國第10位,省會城市第四位(僅次於廣州成都武漢),人均達到13.27萬元。杭州如今是人文古蹟薈萃的名城[32],連續九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首位[49][50]。然而,杭州近年來面臨諸如房價過高[51]、車輛過多[52]、交通擁堵現象嚴重[53]、大氣環境污染增多[54][55][56]等不少問題和「城市病」的困饒,深刻影響著杭州人的生活質量,降低了杭州的聲譽。

2015年9月16日,在阿什哈巴特召開的亞奧理事會第34屆代表大會上,杭州代表中國成功申辦取得2022年第19屆亞洲運動會舉辦權,杭州因此成為繼北京廣州之後,第三個獲得亞運會舉辦權的中國城市[57]。2016年9月,G20領導人峰會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這是中國首次舉辦G20峰會,會議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為實現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達成多項「杭州共識」[58][59][60]。杭州市政府也藉此機會大力改善了城市面貌,以提升杭州的國際化水平。[61]原定在2022年杭州舉行的第19屆亞洲運動會,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延至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杭州藉此打造「國際賽事之城」,讓更多體育賽事在杭舉行。[62][63]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錢江潮景觀

杭州市位於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省內最大河流錢塘江從西南向東北方向流經全市大部分地區。按順時針方向,依次與紹興金華衢州黃山安徽)、宣城(安徽)、湖州嘉興等地級市相鄰。土地總面積16,85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289平方公里[註 4]。市域的四至分別為:北緯29°11′至30°34′;東經118°20′至120°37′[64]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下游,地形複雜多樣。杭州市西部、中部和南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白際山、昱嶺、千里崗和龍門山等,其中有多座海拔超過1500公尺的山峰,其中全市最高點在白際山的清涼峰(1787公尺)。東部屬浙北平原(組成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地勢低平,海拔僅3~6公尺,河網和湖泊密布,較大河流有錢塘江、東苕溪京杭大運河,主要的水體包括西湖,淳安縣新安江水庫(「千島湖」)和臨安區青山湖水庫等,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全市土地面積中,山地丘陵占65.6%,平原占26.4%,各類水體共占8%,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65]

氣候

Thumb
氣象觀測場(位於鳳山門

杭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66]柯本氣候分類Cfa)[註 5]。四季分明,春秋較短,冬夏較長[註 6][67][64],其中夏季最長,是最短的秋季時長的兩倍以上。杭州春季回暖始於驚蟄前後,且仍多冷空氣,冷暖轉換迅速;夏初有悶熱高濕的梅雨,梅雨時長和梅雨量年際差異較大,平均始於6月中旬終於7月中旬[註 7];而後是晴熱少雨[註 8]的盛夏伏旱,也是颱風影響的集中期,颱風的影響個數與程度同有較大年際差異。霜降前後起至來年春季多受冬季風影響;秋季降水最少,多「秋高氣爽」[69][70]的天氣;冬季以晴冷為主,有時有寒潮侵襲,降雪呈逐年減少的趨勢[71],常年平均初雪日12月27日[72][73],雪日9.4天[74][註 9],年平均最大雪深6cm,歷史積雪紀錄為2008年雪災時創下的31cm[75]

更多資訊 春季, 夏季 ...

杭州年平均氣溫17.5℃,且呈變暖趨勢,21世紀以來均在17℃以上[64],2021年與2023年均高達18.8℃[77]。年平均降水量1483.3公釐[77],年均雨日146.9天[註 11](全年約40%日子有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的汛期,每年浮動較大,最多年為最少年的2.5倍[64]。梅雨時節及颱風影響時最可能有暴雨(24小時降水≥50mm)出現,極端降水頻率呈逐年增加趨勢[78],日降水量最大紀錄為246.4mm(2013年10月7日為颱風「菲特」所創造)[79]。年均日照時數1644.8小時,年較差同樣較大,太陽能資源不穩定[64]

杭州夏季炎熱,高溫(≥35℃)事件發生頻率較高,且呈逐漸增加的趨勢,與福州重慶一起被中國氣象頻道及民間稱作新「三大火爐[80]。常年市區年均高溫天數33天[77],21世紀前未測得40℃以上的極端高溫,2003年首次出現以來至今已共發生了37天[81]。在2013年中國南方夏季高溫熱浪中,杭州成為高溫重災區,出現了14天最高氣溫超過40°C;2022年夏,遭遇了更嚴重的熱浪,創下了連續高溫35天[82],全年高溫59天[77],極端高溫41.8℃[83]等的多項歷史紀錄。

此外,考慮整個杭州市域,西北有天目山區,東北為錢塘江入海口受杭州灣洋面影響,整個杭州市域氣候有垂直地帶性差異和地區性差異[64]。即使在中心城區內,受西湖、西湖群山、半山等影響,仍有明顯的地域小氣候存在[84]

更多資訊 杭州國家基準氣候站氣象數據 平均數據為最近3個年代(1991—2020年),極端數據為建站(1951年)以來, 月份 ...
Remove ads

自然資源

杭州市自然資源和天然能源較豐富,其中水力資源首推新安江水庫。該水庫又稱「千島湖」,建成於1959年9月,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最大的水庫,庫區面積57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島嶼1000餘個。該水庫下游的新安江水電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86]

杭州的紅壤水稻土適宜茶葉水稻油菜、棉麻、蔬菜等作物生長。臨安區天目山以其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品種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礦產主要有螢石白雲岩石灰岩膨潤土等,另外,臨安昌化鎮特產的雞血石,是中國用於圖章用石的四大名石之一(其餘三種為: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87]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杭州市委員會 ...

行政區劃

杭州市是一個副省級城市,下轄10個市轄區、2個,代管1個縣級市

2021年4月9日前,杭州主城區主要指杭州市下轄區的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六個區,六區在2001年以前屬於杭州城區,其中除去錢塘江以南的濱江區的江北五區部分是傳統上的杭州市區範圍。2001年以後由縣級市改設為市轄區的蕭山區、餘杭區、臨安區、富陽區則正逐漸與主城區融合,在交通、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接入主城區[92][93][94]。以現在的規劃來看,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和濱江區為杭州市核心區。濱江區從原縣級蕭山市分出,本地居民多講蕭山話,與杭州市區的杭州話不同;但近年來,隨著大量城區和外地居民的遷入和入住,方言逐漸呈現多樣化趨勢。2021年4月9日,經國務院批覆,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形成目前的區劃格局。[95][96]

此外,西湖風景名勝區雖不單獨列入行政區劃,但在所轄區域以管委會的名義擁有縣級社會行政管理職能[97];而濱江區與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錢塘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湖區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均實行兩個牌子、一套領導

更多資訊 杭州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98] ...

經濟

1978年前

Thumb
約1937年運河的繁囂

隋大運河江南運河的通航,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當時杭州「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102]。唐以後,杭嘉湖地區成為全國主要糧食產地,杭州所產的緋綾、白編綾等,通過絲綢之路遠銷中亞。當時杭州的官府財政收入占全國總收入的二十四分之一[註 15]五代十國是時中原戰亂紛起,唯獨杭州在「保境安民」的吳越國錢氏政權下安定富足,逐漸發展為全國的大都會。其經濟支柱是農業、絲織業和商業。官府開辦官營織造作坊,進貢中原的絲織品以數萬匹計。另外,杭州與鄰近的南方各國以及海外的新羅百濟日本印度等國都有頻繁的海上商貿往來。

自北宋時期,杭州經濟平穩發展。1138年,宋室南遷,對杭州的經營建設近150年,使杭州一躍成為全國第一大都會,在當時的世界上僅僅有三個可以影響世界經濟的城市,其中杭州為首,另外兩個城市是河南省的開封義大利威尼斯[註 16]。絲織業更是進一步發展,官營作坊和民間工場並存,織染技術、生產工具和蠶絲材料都達到當時全國最高水平。南宋官窯生產的青瓷製作精美,對後世的陶瓷業產生了很大影響。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馬關條約》將杭州闢為通商口岸,進出口貿易日趨活躍[註 17]。清朝杭州絲綢產量位居全國前列,與江寧蘇州並稱「江南三織造」[103][104],鼎盛時年產量達6559匹(乾隆十六年)。清末杭州金融業快速發展,胡雪岩的阜康錢莊、浙江興業銀行和中國最早的省銀行—浙江銀行是其代表。

民國以後,滬杭鐵路杭江鐵路通車,杭州成為華東商品的集散中轉地。當時杭州工業以絲綢業為主導。1929年的西湖博覽會一時刺激了經濟發展。在進出口貿易方面,杭州主要依託上海。這一時期,銀行業發展較快,杭州成為全省金融中心。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時期,杭州經濟再次陷入了低谷[105]。1949年後杭州經濟逐漸復甦,各行各業基本被國有化,也建立了一批工業企業如杭鋼、杭氧、杭州電視機廠、杭州自行車廠等,形成了半山地區的重工業區、城東食品工業區、拱宸橋的輕紡工業區等[106]

當代經濟(1978年以後)

Thumb
錢江新城市民中心大樓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杭州輕工業逐漸占主要地位,其中名牌產品包括絲綢青春寶牌保健品、西湖電視機、華日冰箱等[106]。1982年杭州確定為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後,第三產業尤其是旅遊業發展較快[47]

進入1990年代,杭州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目前經濟總量在省會城市中僅次於廣州武漢成都,居全國第四位,民營經濟占全市GDP比重在70%左右。2007年5月25日,包括杭州、湖州嘉興紹興四城市在內的杭州都市經濟圈市長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杭州召開,標誌著四城市聯手打造杭州都市經濟圈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107]2016年GDP11050.49億元,增長9.5%,居全國第10位,全市人均GDP為121394元,三大產業比重分別為2.8:36.0:61.2[108]。根據世界銀行劃分貧富程度標準,杭州已達到「富裕國家」水平。[109]由於杭州商貿型企業居多,因此在人均收入上保持較強競爭力。杭州無論城區還是遠郊,投資環境優良,幾乎每個區縣都有實力很強的自主企業,連續多年獲得富比士雜誌中國最佳商業城市稱號[110]。2015年3月,杭州成為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是中國唯一的跨境電商試驗區,試驗區由下城園區、下沙園區、空港園區、臨安園區和江干園區組成。[111][112]據胡潤報告2016年數據,浙江誕生了72位億萬富翁(過億美元),其中杭州誕生了32位億萬富翁,億萬富翁的人數在全球各城市中排名第九位[113]

杭州目前有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四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兩個國家高新區——1991年成立的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2015年4月升級成立的杭州臨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14]。其中成立於1993年4月的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011年工業銷售產值超過1500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8億元,它不僅是浙江省綜合實力最強的開發區,其投資環境與綜合評價也連續三年位列全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強之列[115]

位於江干區錢江新城是杭州市正在建設的中央商務區,該地雲集了許多摩天大樓,高層寫字樓、星級酒店、高檔商場、酒店式公寓鱗次櫛比,其中主要的地標建築包括市民中心(杭州市政府新的辦公和會議中心)、杭州圖書館杭州大劇院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浙江財富金融中心錢江國際時代廣場杭州來福士中心等。錢江新城核心區是華東地區僅次於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商務中心區。[116]新城核心區於2008年10月正式向市民全面開放[117]。位於錢塘江東南岸的錢江世紀城是正在建設中的杭州另一個中央商務區和新城區,與錢江新城隔江相望。

更多資訊 區劃名稱,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

著名企業

更多資訊 排名, 企業 ...
Thumb
阿里巴巴公司濱江園區

阿里巴巴公司馬雲創立於1999年,為中國主要的經營網際網路業務的大公司,業務包括B2B貿易、網上零售、購物搜尋引擎、第三方支付和雲計算服務。集團子公司包括淘寶網天貓一淘網阿里雲計算支付寶阿里巴巴B2B餓了嗎菜鳥網絡口碑網淘票票閒魚盒馬鮮生哈囉出行優酷點淘淘特等,服務於來自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的網際網路用戶,共有3萬多名員工[119]

Thumb
吉利汽車總部

吉利汽車是中國主要的民營國產汽車生產企業之一,也是中國汽車行業十強企業[120],擁有位於中國的五個汽車生產基地(另四個城市按汽車產量分別為廣州上海重慶長春),主要車型有吉利(GEELY)、華普(MAPLE)、全球鷹(GLEAGLE)、帝豪(EMGRAND)、上海英倫(shanghai englon);主要出口國分佈於東歐中東非洲東南亞中美洲各地,位居中國國產轎車出口前列[121]

Thumb
萬向集團

萬向集團創立於1969年,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製造,擁有萬向節、軸承、等速驅動軸、傳動軸、制動器、減震器、滾動體、橡膠密封件8大系列,以及懸架、制動2大系統產品,公司位居中國汽車零部件業第一位,另外也從事房地產、旅遊、農產品等行業[122]杭鋼集團最初是1957年4月在半山腳下成立的杭州鋼鐵廠,目前已成為一家以鋼鐵為主業,房地產、貿易流通、環境保護、酒店餐飲、高等職業教育、科研設計等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是浙江省的主要鋼鐵生產基地。[123]

娃哈哈於1987年由宗慶後創辦,是中國知名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124]農夫山泉是中國著名的飲用水、飲料生產企業。[125][126]

萬事利集團創立於1975年,是一家以絲綢文化創意為主的企業集團,是中國頂尖的絲綢企業[127]綠城中國是中國大型的民營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其房地產項目遍及浙江以及全國主要城市。民生藥業青春寶集團是生產醫藥和保健品的大型企業。傳化集團是一家多元化產業集團,主要產業包括化工、物流、農業和投資,是「中國企業500強」企業。

社會

飲食

文化

交通

旅遊

著名人物

友好城市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