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莎阿南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莎阿南線(英語:Shah Alam Line,簡稱「JSL」),計畫名稱「LRT3」[7]或「輕快鐵3號線」,早期則以「佐漢瑟迪亞線」和「萬達鎮-巴生線」稱之,是巴生谷第十二條列車路線,也是馬來西亞第三條輕快鐵和第四條自動駕駛的列車系統。本線在巴生谷綜合運輸系統中的編號為11,識別色則為「天藍色」,於2013年4月24日由馬來西亞國家基礎設施正式提出規劃,[8][9]預計2025年9月30日通車營運。本線全長37.6公里,是馬來西亞首條以綠色科技為主的軌道交通路線[10],北起八打靈再也萬達鎮站,往西貫穿格拉那再也西部、莎亞南主城區、巴生新城後往南貫穿巴生城區、武吉丁宜後抵達佐漢瑟迪亞站。全線共有25個高架車站,原計劃設立長2公里的地下路段和一座地下車站(希山慕丁道),經檢討後該座車站被取消,並設有佐漢瑟迪亞機廠。本線將由快捷通軌道營運,並由馬來西亞國家基礎設施所擁有[11][12]原計劃2020年8月通車,經檢討後,馬來西亞政府於2018年復批,並於隔年2月重新簽署合約。
本條目或章節是關於正在建設或詳細規劃中的公共運輸計畫。 |
此條目講述處於施工或詳細計畫階段的工程。 |
Remove ads
Remove ads
路線資訊
輕快鐵3號線開始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時候就以銜接格拉那再也、莎亞南和巴生為主。其中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SPAD,現「APAD」,陸路公共運輸機構)在2030年的鐵路交通規劃藍圖中就有為輕快鐵3號線準備兩種規劃方案,分別是往北繞行的方案1和往南繞行的方案2,最終方案2得到採用,並為其進行局部修改,包括往北延伸至萬達鎮站與雙溪毛糯-加影線(捷運1號線)和往南至巴生佐漢瑟迪亞的農耕村落地區。這是因為往南走向的路線可以覆蓋武吉丁宜、綠林鎮等新興發展的人口密集區,可讓更多當地居民受惠。[13]
根據公示後的規劃,萬達鎮-巴生線一共有26個車站,其中包括25個高架車站及1個地下車站,並在獲得政府批准後計劃於2020年8月31日開通一期路線,2021年2月則為二期全線開通[15][16]全線車站將配置6,000個停車位。萬達鎮-巴生線計畫自2015年5月15日起開始公眾展示[17][18],並於2016年第1季動工[19][20][21]。
Remove ads
- 營運距離:37.6公里
- 站數:2
- 軌距:1435毫米
- 動力電源:750V第三軌供電
- 雙線區間:全線
- 電氣化區間:全線
- 地下區間:無(原計劃於莎亞南城區建造地下段)
- 高架區間:全線
- 最長區間:格林瑪麗-格再也
- 停車轉乘車位數量:2300個(原6000個)
註:以下為暫定站名
列車
2017年8月5日,國家基礎設施公司在吉隆坡與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中車株機)簽署了42輛列車的供貨合約,這也是馬來西亞首次引入中國企業主導製造的全自動無人駕駛輕快鐵車輛,也是輕快鐵3號線工程的其中一個系統配套。其他得標財團還包括西門子中國和Tegap Dinamik私人有限公司。簽訂的列車供貨合約總值約15億6000萬令吉(折合24億5000萬人民幣),42列列車中有40列將在中車公司於馬來西亞的基地生產製造。列車將採用無人駕駛技術級別中最高的GOA4級,可讓列車在控制中心的統一控制下實現全自動營運。中車株機董事長劉化龍表示,此次交易可推動馬來西亞輕快鐵車輛升級和更新校友技術,同時滿足公眾對智慧出行的要求。每列列車可載送1271名乘客,容量約和28部單層巴士相同。[22]
建設背景
萬達鎮-巴生線自2013年10月便展開可行性研究。馬來西亞國家基礎設施初步的規劃是興建第三條輕快鐵軌道交通線,並從格拉那再也經莎亞南至巴生,建設成本為80至90億馬幣,平均每公里約2.3億馬幣,以減緩巴生谷從巴生到八打靈再也的交通擁堵,也為巴生谷西部,人口密集的經濟走廊城區提供軌道交通服務。落實輕快鐵3號線計畫也是為了配合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的城市軌道發展計劃(URDP),以便發展和改善巴生谷都市區的陸路公共運輸系統,並提高社會經濟領域及人民生活水平。可行性研究初步計劃於格林瑪麗(與格拉那再也線轉乘)、莎亞南體育場、i-City、瑪拉工藝大學莎亞南校區、巴生新城、巴生南港和台商工業區設立站點。這項計劃也是馬來西亞政府推動國內公共鐵路設施網路的發展的其中一個計畫,並在可行性研究後提呈相關部門以通過計畫。當時大城堡線和格拉那再也線南延伸計畫也正在進行。代號為「輕快鐵3號線」的鐵路計畫當時預計為30至34公里,並在每小時每一趟達到22,000人的載客量。[23]公審後輕快鐵3號線估計每小時每一趟擁有3萬6700人的載客量,為周邊的200萬名居民服務。[5]
2015年國家基礎設施公司在環境局官網發布了環境衝擊評估報告(EIA),計劃於2016年開始總長36公里(全程高架除莎亞南區間設有2公里的地下隧道)的工程建設[24][25]。5月12日,國家基礎設施正式為輕快鐵3號線進行公共審視活動。根據2010年陸路公共運輸法令第84條文,在落實輕快鐵工程前當局須要進行為期3個月的公共審視活動,以讓民眾提供意見回饋,並作為參考以作出最後決定。公審已於5月15日至8月14日在吉隆坡中央車站、八打靈再也市政廳大廈、莎亞南市政廳大廈、巴生市議會總部、格拉那再也站、占美清真寺站和中央藝術坊站7個地點進行審視。審視完成後過後當局將進行土地徵用以及投標工作。[26][27]
2016年8月24日,輕快鐵3號線落成,本線將10個站設有「P+R」設施,並提供接駁巴士至其他公共運輸總站,同時建造工程也將使用先進的「U槽」(U-Trough)建築科技。[28]
2018年7月12日,新成立的馬來西亞政府在財政部長林冠英的宣布下批准繼續建造,但成本價從原有的316億5000萬令吉遞減至166億3000萬令吉,大幅度縮小規模後使政府減少支出150億2000萬令吉,工程成本減少47%。根據官方文告,國家基礎設施公司與3月便向政府提呈輕快鐵3號線的最新成本預算,並要求以政府擔保的形式額外融資220億令吉,加上2015年已批准的100億令吉以資助本計畫。這些預算涵蓋所有工程費用、工程合約配套、土地收購、工程管理、顧問費、運作費用以及建造期利息等。[5]
經過檢討後,工程成本也得到合理化,其中包括將42列6節編組列車改為22列3節編組,因這些車輛被估計可以應付客流量至2035年,並使機廠的建築面積大幅減少。輕快鐵車站的規模也被縮小成格拉那再也線的標準(如格靈芝站或梳邦再也站),而不是以原先計劃的地鐵站規模為標準。5個預估乘客量較低的車站也改為遠期規劃車站,直到有需求時才興建,同時也取消地下鐵路隧道和希山慕丁道的地下車站。同時為了減少工程花費,輕快鐵3號線的建築時限從2020年延遲到2024年,避免大量趕工費用索賠費用。[5]
2019年2月22日,在經過幾個月的工程停擺後,國家基礎設施公司與工程交付夥伴馬資源-喬治肯特聯營公司(MRCB-GK JV)及9家主要的二手承包商公司,簽署計畫工程定價轉承合約,並預計於2024年2月28日竣工。這也意味著輕快鐵承建方式由原有的工程交付夥伴形式(PDP Model)重新改組為定價合約。9家主要二手承包商公司分別為成榮機構私人有限公司、WCT建築私人有限公司、合作策略私人有限公司、APEX通訊私人有限公司、拉欣空私人有限公司、雙威建築私人有限公司、再也資拉建築私人有限公司、SN阿克米達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及泛資源私人有限公司。[6]
2020年,時任國家基礎設施公司主席達祖丁公布截止6月尾,第三輕快鐵建設進度為33.12%。此工程採用的「U槽」(U-Trough)建築科技由法國引進,每個單位重130頓。整個工程將使用2060個U槽銜接成高架軌道,並有效縮短施工期[29]。2021年,達祖丁公布,截至2月28日,進度已達49.22%[30]。
2020年,官方將本線名為」佐漢瑟迪亞線」,但在2021年8月5日官方再次更名為「莎阿南線」。
Remove ads
意外與事件
莎亞南第7區鉛路(Jalan Plumbum)101和103居協秘書納吉里法曾要求施工單位修改輕快鐵路線以繞過住宅區,因高架軌道將直入遊樂場內,以免在公園的施工過程中過於靠近住宅區和危及孩童安全。而為了安全考量和施工需要,承包商也將在施工期間關閉公園,工程完成後將重新開放予市民如常使用。[31] 2020年6月17日清晨5時,巴生中路大巴剎前的第三輕快鐵建設路段的臨時框架坍塌,但未造成傷亡[32]。同年7月佐漢瑟迪亞施工地段周邊也發生地陷事故[33]。
2022年9月,負責承建鐵路GS05和GS06配套工程的中國鐵建17局集團有限公司(CRCC17)被爆從2021年12月起,拖欠二手承包商3000萬令吉工程費,引起逾50名承包商及供應商代表舉行和平抗議集會。承包商代表除了與中國鐵建高層舉行一系列會議外,也試圖向與LRT3工程相關的各方單位發出信函[34][35]。首席承包商Setia Utama LRT3公司發文澄清,與承包商被拖欠工程費一事無關[36]。中國鐵建17局集團有限公司計畫主任代愛民表示,中國總公司正著手解決LRT3路線GS05及GS06配套二手承包商的付款[37]。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