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列車自動運轉系統

自动根据信号系统调节列车速度的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列車自動運行系統
Remove ads

列車自動運轉系統(英語: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縮寫ATO)是一種鐵路自動運轉裝置,它能自動根據號誌系統調節列車速度,為現時各種鐵路號誌系統中最晚出現的裝置。ATO最早在倫敦地鐵維多利亞線(Victoria Line)正式使用,1962年開始於日本東京營團地鐵日比谷線試驗。

Thumb
港鐵 SP1950 列車駕駛台 支援列車自動運轉

概要

ATO裝置主要讓列車收到指令後便自動開車,沿途根據號誌系統的指示來行車,到達停車站時自動停車。ATO裝置可以根據自動列車控制裝置(ATC)或自動列車保障裝置(ATP)等號誌系統所提供的號誌自動加減速,使用ATO裝置可以令列車減少加減速的時間和長度,以增加列車的班次。

ATO裝置可以減少司機的工作量及訓練時間,某程度上可以減少人為的失誤,不過ATO裝置有時因制軔系統的氣壓偏差或路軌濕滑而導致列車車輪出現滑行(日文俗稱:空転),令列車不能準確地停車,需要司機用人手模式修正停車位置。

日本最初於1960年試驗ATO系統,試驗路線是名古屋市營地下鐵東山線(名古屋-榮町 間),隨後試驗的是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日比谷線,但試驗完畢後並沒有正式使用ATO系統。實際上,日本國內最初正式使用ATO系統的路線,是1976年時的札幌市營地下鐵東西線。

日本對ATO的使用其實並不普遍,一般認為其不及人手可靠,而前身為國有鐵道JR各線至今完全不匯入ATO裝置。2019年1月,JR東日本開始在山手線以E235系電聯車測試列車自動運轉,做為未來正式匯入前的參考。其他使用ATO的鐵道公司,為避免司機在緊急情況下,因缺乏駕駛經驗令駕駛技術不足,所以不會全日使用ATO裝置,會有部份時間由司機作人手駕駛,以保持司機的駕駛技術。在台灣的台北捷運也有類似規定。

香港,地鐵公司(與九鐵合併後稱港鐵)於1979年第一期通車時,已開始使用ATO系統,隨後地鐵各綫通車,亦全部使用ATO系統。九廣鐵路(已合併到港鐵)的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於2003年開始使用ATO系統,2003年12月20日通車的九廣西鐵(現稱西鐵綫)和2004年12月21日通車的馬鞍山鐵路(現稱馬鞍山綫)(兩者已合併到屯馬綫),亦使用ATO系統。港鐵迪士尼綫更使用無人ATO,備用系統為車站遙控方式。

Remove ads

自動列車運轉等級

Thumb
東京地下鐵10000系電聯車的駕駛台上,在駕駛桿旁邊有兩顆ATO開關按鈕。

根據國際公共運輸協會(UITP)的定義,自動運轉等級(Grades of Automation,GoA)分成五等:[1][2]

  1. 第零等(GoA0):目視運轉,主要是路面電車、輕軌使用。駕駛員負責控制列車的運轉、停止、開關車門和處理突發事件。
  2. 第一等(GoA1):手動運轉(Manual Train Operation, MTO),駕駛員負責控制列車的運轉、停止、開關車門和處理突發事件。
  3. 第二等(GoA2):半自動運轉(Semi-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STO),列車自動運轉及停止,但需要駕駛員開關車門和處理突發事件,大多數的列車自動運轉系統均是第二等。
  4. 第三等(GoA3):無駕駛員運轉(Fully-Automatic Driverless Train Operation, DTO),列車自動運轉、停止和開關車門(部份設計需要由工作人員手動開門),但在個別情況下需要列車助理(駕駛員)開關車門和處理突發事件,列車上有人員在駕駛室內值守。
  5. 第四等(GoA4):無人看守運轉(Fully-Automatic Unattended Train Operation, UTO),列車運轉、停止、開關車門和突發事件的處理均完全自動化,列車上無人員值守,通常此類列車傳統駕駛室部分與客室之間不設屏障,乘客可觀看列車前後的隧道和風景。
Thumb
臺中捷運綠線台中捷運中運量電聯車的前端,使用自動駕駛系統,乘客可以在傳統列車駕駛室的位置觀看列車前方的風景
Thumb
深圳地鐵12號線使用GoA4自動駕駛系統列車的前端,乘客可以在傳統列車駕駛室的位置觀看列車前方的隧道
  • 對於第二等或以上的路線均需要有ATO裝置。
更多資訊 自動化等級, 運轉類型 ...
Remove ads

各地使用ATO裝置的路線

臺灣

半自動運轉

(正常情況下車長只負責開關車門與監察列車,不負責駕駛)

無人看守運轉

中國大陸

半自動運轉

( 正常情況下司機只開關車門及處理突發事件,不負責駕駛。)

Remove ads

全自動有人看守運轉

( 所有列車每次到站後車門全面自動打開,關門後即開出,但司機只是坐在駕駛室值守,無需下車站崗。)

無人看守運轉

Thumb
GoA4等級的無人駕駛地鐵列車外觀,圖為武漢軌道交通5號線
Thumb
南京地鐵7號線的駕駛室,較為典型的GoA4等級地鐵列車的駕駛室,無駕駛室車門、無駕駛室隔離門、且車輛控制台蓋板上鎖,車輛不能被值守人員直接控制
Thumb
蘇州軌道交通GoA4等級車輛的駕駛室在需要隔離駕駛室和乘車區域的時候會使用軟隔斷,圖為8號線
Thumb
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的駕駛室,無駕駛室車門,但有玻璃隔離門,車輛控制台蓋板常態關閉
Remove ads

香港

半自動運轉

全自動有人看守運轉

  • 港鐵
    • 迪士尼綫
      • 為配合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而興建,自2005年以來都是無人駕駛,是香港第一條無人駕駛的中型鐵路。
      • 因消防安全的要求,每班列車均有職員(車長)跟車。
    • 南港島綫
      • 南港島綫為南區提供鐵路服務,2016年底通車後採無人駕駛系統,是香港第二條無人駕駛的中型鐵路。系統容許無人看守運轉。
      • 正常情況之下,南港島線列車沒有車長駕駛,但是港鐵會派職員在列車上監視列車(此情況於同年12月由香港消防處獲得證實,當年港鐵提交予消防處之報告亦指出南港島綫列車不會達致完全無人駕駛)。如有故障,例如控制室未能控制列車或在颱風來臨之時,職員(職位:顧客服務主任)可以使用備用的駕駛台人手駕駛(在正常運作時,操作台上蓋上蓋板)[5][6][7]。港鐵表示,此舉能夠令系統更可靠、列車調動更為靈活,而車上的職員亦能更靈活及更直接的照顧乘客需要。[8][9]

無人看守運轉

澳門

無人看守運轉

  • 澳門輕軌
    • 氹仔線:採無人駕駛系統,是澳門第一條無人駕駛的旅客捷運系統。列車毋需任何職員駐守亦不設傳統駕駛室,唯因澳門政府與港鐵合約的要求,每班列車第一節車廂有職員跟車。

新加坡

全自動有人看守運轉

無人看守運轉

日本

半自動運轉(地鐵)

半自動運轉(私鐵第三部門鐵路公司)

半自動運轉(日本鐵路公司

全自動有人看守運轉(地鐵)

  • 福岡市營地下鐵七隈線(設計容許無人駕駛,但基於消防法規必須有人看守,故此全程有車長坐在車頭監察列車)

全自動有人看守運轉(私鐵第三部門鐵路公司)

  • 舞濱渡假區線舞浜リゾートライン)迪士尼渡假區線(但仍需由車長負責車門開閉及按行車號誌指示操作)

無人看守運轉

韓國

半自動運轉

無人看守運轉

其他國家

相關計畫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