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大影展華語電影或華人獲獎及評審履歷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柏林影展公認為世界三大影展(三大電影節)[1]。本名錄列出華語電影在三大影展的獲獎概況(其中包括華人及非華人),華人以非華語電影在三大影展的獲獎概況,以及華人擔任三大影展評審的履歷。

坎城影展獲獎
台灣電影、香港電影、中國大陸電影各自首度入圍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分別是於1959年台灣導演田琛執導的《蕩婦與聖女》、1960年香港導演李翰祥執導的《倩女幽魂》(代表中華民國[2])、1982年中國大陸導演岑范執導的《阿Q正傳》。以下不再列述入圍情況。
坎城影展的最高殊榮是金棕櫚獎,第二大獎是評審團大獎,正式競賽單元其他獎項包括最佳導演獎、評審團獎、最佳劇本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
- 台灣
- 1975年:台港導演胡金銓執導的《俠女》獲(會外獎)技術大獎。
- 1993年: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審團獎。
- 1996年:台灣導演林正盛執導的《春花夢露》獲(會外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
- 1998年:台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洞》獲(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2000年:台灣導演楊德昌憑作品《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 2000年:台灣攝影師李屏賓、香港攝影師杜可風、美術總監張叔平憑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共獲(會外獎)技術大獎。
- 2001年:台灣錄音師杜篤之憑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千禧曼波》及台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你那邊幾點》獲(會外獎)技術大獎。[3]
- 2015年:台灣導演侯孝賢憑作品《刺客聶隱娘》獲最佳導演獎,台灣音樂人林強憑此片獲(會外獎)坎城原聲帶獎。
- 2024年:台灣導演尹又巧與曾威量執導的《白衣蒼狗》獲金攝影機獎特別提及。
- 2025年:台灣導演鄒時擎執導的《左撇子女孩》獲(會外獎)發行資助獎。
- 中國大陸
- 1990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菊豆》獲(會外獎)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 1993年:中國大陸導演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與紐西蘭電影《鋼琴師和她的情人》並列獲金棕櫚獎,為迄今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
- 1994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評審團大獎及(會外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葛優凴此片獲最佳男演員獎。
- 1995年:中國大陸攝影師呂樂、法國影人Olivier Chiavassa[4]、調色師Bruno Patin[5]憑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共獲(會外獎)技術大獎。
- 1999年:中國大陸美術師屠居華憑中國大陸導演陳凱歌執導的《荊軻刺秦王》獲(會外獎)技術大獎。
- 2000年:中國大陸導演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評審團大獎。
- 2005年:中國大陸導演王小帥執導的《青紅》獲評審團獎;中國大陸朝鮮族導演張律執導的《芒種》獲(會外獎)國際影評人週ACID獎。
- 2006年:中國大陸導演王超執導的《江城夏日》獲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影片。
- 2008年:中國大陸演員湯唯憑台灣導演李安執導的《色,戒》獲(會外獎)最佳新人女演員蕭邦獎
- 2009年:中國大陸編劇梅峰憑中國大陸導演婁燁執導的《春風沉醉的夜晚》獲最佳劇本獎。
- 2013年:中國大陸導演賈樟柯憑作品《天注定》獲最佳劇本獎。
- 2024年:中國大陸導演管虎執導的《狗陣》獲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影片,(狗)小辛凴此片獲(會外獎)狗狗金棕櫚獎評審團大獎。
- 2025年:中國大陸導演畢贛憑作品《狂野時代》獲評審團特別獎。
- 香港
- 1962年:香港導演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會外獎)技術大獎(室內彩色電影攝製技術特別獎)(代表中華民國[2])。
- 1975年:台港導演胡金銓執導的《俠女》獲(會外獎)技術大獎。
-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憑作品《春光乍洩》獲最佳導演獎。[6]
- 2000年:香港演員梁朝偉憑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最佳男演員獎,美術總監張叔平、攝影師杜可風、台灣攝影師李屏賓憑此片共獲(會外獎)技術大獎。
- 其他
- 2013年: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執導的《爸媽不在家》獲金攝影機獎。
- 2024年:美國導演曾佩裕執導的《藍色太陽宮》獲(會外獎)法式風格評審團獎。
Remove ads
- 2002年: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執導的《極樂森林》獲一種注目大獎。[7]
- 2004年: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執導的《熱帶幻夢》獲評審團獎。[7]
- 2004年:香港演員張曼玉憑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執導的《錯的多美麗》獲最佳女演員獎。
- 2010年: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執導的《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獲金棕櫚獎。[7][8]
- 2017年:美國導演趙婷執導的《重生騎士》獲(會外獎)C.I.C.A.E.獎。[9]
- 2021年: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執導的《記憶》獲評審團獎。[7][8]
- 2023年:馬來西亞導演余修善執導的《虎紋少女》獲(會外獎)影評人週大獎。[10]
- 2025年:泰國導演林金偉執導的《有用的鬼》獲(會外獎)影評人週大獎。
威尼斯影展獲獎
威尼斯影展的最高殊榮是金獅獎,2013年起第二大獎是評審團大獎,正式競賽單元其他獎項還有各式銀獅獎、金奧賽拉獎、沃爾庇盃等。
- 台灣
- 1989年: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獲金獅獎,為首部獲此殊榮的華語影片暨台灣電影,亦獲(會外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
- 1994年:台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愛情萬歲》獲金獅獎及(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2002年:台灣導演鄭文堂執導的《夢幻部落》獲(會外獎)國際影評人週大獎。
- 2003年:台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不散》獲(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2006年:台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黑眼圈》獲(會外獎)電影未來獎之和平電影獎。
- 2007年:台灣導演李安執導的《色,戒》獲金獅獎[11],墨西哥攝影師Rodrigo Prieto凴此片獲金奧塞拉技術貢獻獎(攝影);台灣導演林靖傑執導的《最遙遠的距離》獲(會外獎)國際影評人週大獎。
- 2013年:台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郊遊》獲評審團大獎。
- 2016年:台灣導演趙德胤執導的《再見瓦城》獲威尼斯日(會外獎)歐洲電影聯盟最佳影片獎。[12]
- 2023年:台灣導演李鴻其執導的《愛是一把槍》獲未來之獅獎。[13]
- 中國大陸
- 1991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獲銀獅獎及(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1992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獲金獅獎,為中國大陸首部獲此殊榮的影片,中國大陸演員鞏俐憑此片獲沃爾庇盃最佳女演員獎。
- 1994年:中國大陸演員夏雨憑中國大陸導演姜文執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獲沃爾庇盃最佳男演員獎。
- 1999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一個都不能少》獲金獅獎;中國大陸導演張元憑作品《過年回家》獲最佳導演銀獅獎。
- 2000年:中國大陸導演賈樟柯執導的《站台》獲(會外獎)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 2006年:中國大陸導演賈樟柯執導的《三峽好人》獲金獅獎;中國大陸導演劉傑執導的《馬背上的法庭》獲地平線獎。
- 2007年:中國大陸導演賈樟柯執導的《無用》獲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獎。
- 2009年:中國大陸導演杜海濱執導的《1428》獲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獎。
- 2011年:中國大陸導演蔡尚君憑作品《人山人海》獲最佳導演銀獅獎。
- 2012年:中國大陸導演王兵執導的《三姊妹》獲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
- 2015年:中國大陸導演趙亮執導的《悲兮魔獸》獲(會外獎)天主教文化獎、綠色水滴環保電影獎。
- 2016年:中國大陸導演王兵憑作品《苦錢》獲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
- 香港
- 1994年:香港攝影師杜可風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東邪西毒》獲金奧塞拉技術貢獻獎(攝影)。
- 2000年:香港導演徐克執導的《順流逆流》獲(會外獎)未來數位電影獎。
- 2002年:香港導演陳果執導的《人民公廁》獲逆流單元聖馬可獎特別提及。
- 2005年:香港導演關錦鵬執導的《長恨歌》獲(會外獎)歐洲藝術交流獎。
- 2011年:香港演員葉德嫻憑香港導演許鞍華執導的《桃姐》獲沃爾庇盃最佳女演員獎,此片亦獲(會外獎)天主教文化獎榮譽提及、平等機會獎。
- 2019年:台港導演楊凡憑作品《繼園臺七號》獲最佳劇本獎。
- 其他
- 2023年: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凴作品《五月雪》獲(會外獎)電影藝術獎特別提及。[14]
Remove ads
柏林影展獲獎
柏林影展的最高殊榮是金熊獎,第二大獎是評審團大獎銀熊獎,正式競賽單元其他獎項還有各式銀熊獎以及於2020年廢止的亞佛雷德鮑爾獎。
- 台灣
- 1986年:臺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童年往事》獲新電影論壇單元(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1993年:臺灣導演李安執導的《囍宴》與中國大陸電影《香魂女》並列獲金熊獎[11],為台灣首部獲此殊榮的影片;臺灣導演賴聲川執導的《暗戀桃花源》獲青年電影論壇(會外獎)卡里加利獎。
- 1996年:臺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麻將》獲亞佛雷德鮑爾獎榮譽提及。
- 1997年:臺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河流》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及(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臺灣導演徐小明執導的《望鄉》獲新電影論壇單元(會外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2001年:臺灣導演林正盛憑作品《愛你愛我》獲最佳導演銀熊獎。
- 2002年:臺灣導演何平執導的《挖洞人》獲(會外獎)唐吉軻德獎。
- 2005年:臺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天邊一朵雲》獲亞佛雷德鮑爾獎、傑出個人成就銀熊獎及(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2007年:臺灣導演周美玲執導的《刺青》獲(會外獎)泰迪熊獎最佳影片獎。
- 2008年:臺灣導演陳芯宜執導的《流浪神狗人》獲(會外獎)《每日鏡報》讀者評審獎。[19]
- 2010年:臺灣導演陳駿霖執導的《一頁台北》獲(會外獎)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 2015年:臺灣導演張作驥執導的《醉·生夢死》獲(會外獎)泰迪熊獎讀者獎。
- 2016年:臺灣攝影師李屏賓憑中國大陸導演楊超執導的 《長江圖》獲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
- 2017年:臺灣導演黃惠偵執導的《日常對話》獲(會外獎)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獎。
- 2020年:臺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日子》獲(會外獎)泰迪熊獎評審團獎。
- 中國大陸
- 1988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獲金熊獎,為首部獲此殊榮的華語影片。
- 1989年:中國大陸導演吳子牛執導的《晚鐘》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 1990年:中國大陸導演謝飛憑作品《本命年》獲傑出個人成就銀熊獎。
- 1993年:中國大陸導演謝飛執導的《香魂女》與台灣電影《囍宴》並列獲金熊獎;中國大陸導演寧瀛執導的《找樂》、張元執導的《媽媽》並列獲論壇單元(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1995年:中國大陸導演李少紅執導的《紅粉》視覺設計團隊全體獲傑出個人成就銀熊獎。
- 1998年:中國大陸導演賈樟柯執導的《小武》獲(會外獎)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及論壇單元沃爾夫岡·斯道獎。[20]
- 2000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我的父親母親》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及(會外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2001年:中國大陸導演王小帥執導的《十七歲的單車》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 2003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英雄》獲亞佛雷德鮑爾獎;中國大陸導演李楊憑作品《盲井》獲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 2005年:中國大陸導演顧長衛執導的《孔雀》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中國大陸導演劉伽茵執導的《牛皮》獲論壇單元(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2007年:中國大陸導演王全安執導的《圖雅的婚事》獲金熊獎及(會外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2008年:中國大陸導演王小帥憑作品《左右》獲最佳劇本銀熊獎。
- 2010年:中國大陸編劇王全安與金娜憑王全安執導的《團圓》共獲最佳劇本銀熊獎。
- 2014年:中國大陸導演刁亦男執導的《白日焰火》獲金熊獎,中國大陸演員廖凡憑此片獲最佳男演員銀熊獎;中國大陸攝影師曾劍憑中國大陸導演婁燁執導的《推拿》獲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
- 2018年:中國大陸導演胡波執導的《大象席地而坐》獲GWFF最佳首部電影評審團特別提及與論壇單元(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2019年:中國大陸演員王景春與詠梅憑中國大陸導演王小帥執導的《地久天長》分別獲最佳男演員銀熊獎與最佳女演員銀熊獎;中國大陸導演相梓執導的《再見 南屏晚鐘》獲(會外獎)泰迪熊獎評審團獎。
- 2024年:中國大陸導演邱陽執導的《空房間裡的女人》獲邂逅單元評審團特別獎;中國大陸導演瞿尤嘉執導的《開始的槍》獲新世代青年單元最佳影片水晶熊獎特別提及。
- 2025年:中國大陸導演霍猛執導的《生息之地》獲最佳導演銀熊獎;中國大陸導演景一執導的《植物學家》獲新世代兒童單元國際評審團最佳影片獎。
- 香港
- 1984年:香港導演方育平執導的《半邊人》獲(會外獎)C.I.C.A.E.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榮譽提及。
- 1990年:香港導演舒琪執導的《沒有太陽的日子》獲新電影論壇單元(會外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1992年:香港演員張曼玉憑香港導演關錦鵬執導的《阮玲玉》獲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 1995年:香港演員蕭芳芳憑香港導演許鞍華執導的《女人四十》獲最佳女演員銀熊獎,此片亦獲(會外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1996年:香港導演嚴浩執導的《太陽有耳》獲最佳導演銀熊獎及(會外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1998年:香港導演關錦鵬執導的《愈快樂愈墮落》獲亞佛雷德鮑爾獎及(會外獎)泰迪熊獎最佳影片獎。
- 2006年:香港音樂人金培達憑香港導演彭浩翔執導的《伊莎貝拉》獲最佳音樂銀熊獎。
- 2010年:香港導演羅啟銳執導的《歲月神偷》獲新世代兒童單元最佳影片水晶熊獎。
- 2024年:香港導演楊曜愷執導的《從今以後》獲(會外獎)泰迪熊獎最佳影片獎。[21]
- 其他
- 2012年:德國攝影師盧茨·賴特邁爾憑中國大陸導演王全安執導的《白鹿原》獲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
Remove ads
坎城影展華人評審
以下華人獲邀擔任坎城影展競賽片項目評審:
- 台灣
- 2001年:台灣導演楊德昌;
- 2009年:台灣演員舒淇;[11]
- 2013年:台灣導演李安;[22]
- 2018年:台灣演員張震;[23]
- 中國大陸
- 1997年:中國大陸演員鞏俐;
- 1998年:中國大陸導演陳凱歌;
- 2003年:中國大陸導演姜文;[24]
- 2006年:中國大陸演員章子怡;[11]
- 2014年:中國大陸導演賈樟柯;
- 2017年:中國大陸演員范冰冰;
- 香港
- 2002年:香港演員楊紫瓊;
- 2004年:香港導演徐克;[25]
- 2005年:香港導演吳宇森;[26]
- 2006年:香港導演王家衛—評審團主席(首位擔任此職的華人);[6]
- 2007年:香港演員張曼玉;
- 2011年:香港導演杜琪峯;香港電影製片人施南生;[25]
- 其他
- 2008年: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威尼斯影展華人評審
以下華人獲邀擔任威尼斯影展競賽片項目評審:
- 台灣
- 2004年:台灣演員徐楓;
- 2009年:台灣導演李安—評審團主席;
- 2015年:台灣導演侯孝賢;
- 2017年:台灣導演楊凡;
- 2018年:台灣演員張艾嘉;
- 2023年:台灣演員舒淇;[13]
- 中國大陸
- 1989年:中國大陸導演謝晉;
- 1993年:中國大陸導演陳凱歌;
- 2002年:中國大陸演員鞏俐—評審團主席(首位擔任此職的華人);
- 2005年:中國大陸編劇阿城;
- 2007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評審團主席;
- 2013年:中國大陸導演姜文;
- 2016年:中國大陸演員趙薇;
- 2024年:中國大陸演員章子怡;
- 香港
- 1999年:香港演員張曼玉;
- 2003年:香港導演許鞍華;
- 2008年:香港導演杜琪峯;[25]
- 2012年:香港導演陳可辛;
- 其他
- 2014年:美國演員陳沖;
- 2021年:美國導演趙婷。
柏林影展華人評審
以下華人獲邀擔任柏林影展競賽片項目評審:
- 台灣
- 1992年:台灣演員張艾嘉;
- 1994年:台灣演員徐楓;
- 1995年:台灣導演蔡明亮;
- 2008年:台灣演員舒淇;[11]
- 中國大陸
- 1983年:中國大陸編劇黃宗江;
- 1989年:中國大陸導演陳凱歌;[28]
- 1993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
- 1995年:中國大陸演員斯琴高娃;
- 1997年:中國大陸導演寧瀛;
- 2000年:中國大陸演員鞏俐—評審團主席(首位擔任此職的華人);
- 2001年:中國大陸導演謝飛;
- 2010年:中國大陸演員余男;
- 2017年:中國大陸導演王全安;
- 2025年:中國大陸演員范冰冰;
- 香港
- 1996年:香港導演許鞍華;
- 1997年:香港演員張曼玉;
- 1998年:香港演員張國榮;香港影評人李焯桃;
- 1999年:香港演員楊紫瓊;
- 2007年:香港製片人施南生;
- 2013年:香港導演王家衛—評審團主席;
- 2014年:香港演員梁朝偉;
- 2023年:香港導演杜琪峯;
- 2024年:香港導演許鞍華;
- 其他
- 1996年:美國演員陳沖;
- 2005年:美國演員白靈;
- 2009年:美國導演王穎。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