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書店遺址
上海书店遗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路1025号(原民国路振业里11号),原是一幢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的街面住宅。因修建古城公园,旧址被拆,立碑纪念于现老西门环城绿地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海書店遺址,位於上海市黃浦區人民路1025號(原民國路振業里11號),原是一幢坐東朝西磚木結構的街面住宅。因修建古城公園,舊址被拆,立碑紀念於現老西門環城綠地內。
歷史
1923年,為了加強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繼人民出版社之後,共產黨開始籌備成立上海書店,作為中共公開的出版發行機構。考慮到上海書店處於政治複雜的上海,不宜由身份公開的黨員負責,特地從浙江調徐白民來上海主持書店籌建及日常管理工作。徐白民根據瞿秋白的建議,租下華界與上海法租界交界處的民國路振業里11號麵店房,將樓下布置為書店,樓上過街樓作為宿舍和中共活動的秘密場所。11月1日,徐白民在門口掛上招牌,上海書店開業[1]。
書店創立後,中共在這裡曾秘密發行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嚮導》,出版了《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淺說》(一峰、辟世合編)、《唯物史觀》、《反帝國主義運動》、《平民千字課》(惲代英)、《社會科學概論》、《國外遊記彙刊》、《新社會觀》(瞿秋白)、《顯微鏡下的醒獅派》(蕭楚女)、《革命歌聲》(李求實)、《新夢》(蔣光赤)、《世界勞工運動史》(施存統)、《戀愛與道德》(沈澤民譯)、《評中西文化觀》(楊明齋)、《夜校教材》、《世界勞工運動史》等30多種書籍[2],還負責銷售已被封閉的新青年社所有存書以及由瞿秋自主編的《社會科學講義》等書刊[3]。
1925年12月毛澤民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出版發行部經理,領導上海書店和印刷廠工作。書店經營範圍也進一步擴大:1926年中共在長沙、廣州、南昌、寧波等大中城市先後開設了發行機構,在香港、巴黎、柏林也設立了書報銷售點,上海書店作為書籍來源的供應處[2]。1926年2月3日,在孫傳芳授意下[4],淞滬警察廳以「煽動工團,妨害治安性質」為由,派出探警查封上海書店[5]。書店被查封後,中共中央在寶山路找到新店址,以寶山書店的名義繼續發行[6]。同年10月,北伐軍攻占武漢,中共中央決定調徐白民去武漢籌建長江書店,上海的寶山書店停業[4]。
Remove ads
紀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徐白民的回憶文章,並進行實地勘實,確認人民路1025號為上海書店舊址。1959年5月26日,上海書店舊址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5月22日,為紀念瞿秋白誕生90周年,在南市區人民政府支持下,上海文化生活技藝專修學校在舊址上辦起的「文化生活書店」[7]。1989年5月,被列為南市區革命文物保護單位[8]。1990年代又改為雜品店。1992年6月1日,舊址重新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10],仍受上海文化生活技藝專修學校(校長李中法)管理。2001年,因修建老城廂環城綠化動遷項目[6],舊址被拆,立碑於老西門環城綠地[11]。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