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萊梅號小巡洋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萊梅號(德語:SMS Bremen[註 1])是德意志帝國所建造的七艘布萊梅級小巡洋艦的主導艦,以德國城市布萊梅命名。它由同名城市的威悉船廠承建,於1902年開始龍骨架設、1903年7月下水、至1904年5月投入艦隊使用。其主艦砲包括有十門105公釐40倍徑速射砲和兩具450公釐魚雷發射管,最高速度可達22節。
布萊梅號於其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美洲東部駐地服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十年間。它於1914年返回德國,在敵對行動開始時被部署至波羅的海,任務是遏制在該地區活動的俄羅斯帝國海軍。1915年8月,艦隻參與了里加灣海戰,但在戰鬥中沒有發揮顯著作用。四個月後,於12月14日,布萊梅號在觸及兩枚俄國人敷設的水雷後沉沒,其250名船員亦隨之喪生。
Remove ads
建造

布萊梅號是根據合同代號「L」[註 2]作為新增編入艦隊的單位訂購,並於1902年在同名城市的威悉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它於1903年7月9日下水,之後展開舾裝工作。1904年5月19日,艦隻正式投入活動戰艦隊(Aktive Schlachtflotte,即公海艦隊前身)使用。[2]
布萊梅號的全長為111.10公尺(364英尺6英寸),有13.3公尺(43英尺8英寸)的舷寬和5.53公尺(18英尺2英寸)的前吃水。在滿載情況下,艦隻的排水量可達3,797公噸(3,737長噸)。[3]其推進系統由兩台三脹式蒸汽機組成,它們的額定功率為12,000匹軸馬力(8,900千瓦特),最高速度達22節(41公里每小時)。發動機由十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鍋爐提供動力。布萊梅號可攜帶860公噸(850長噸)煤,故此得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270海里(7,910公里)。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則為14名軍官及274-287名水兵。[2]
布萊梅號的武器由十門單裝105公釐40倍徑速射砲組成。其中兩門並排布置在艏艛前方,六門設於艦舯、每邊各三門,以及兩門並排布置在艦艉。這些砲支的射程為12,200公尺(13,300碼)。它們共提供1500發彈藥,其中每砲150發。艦隻還配備有兩具450公釐(17.7英寸)的魚雷管及五枚魚雷,均浸沒舷側的船體內。[4]布萊梅號還受到厚達80公釐(3.1英寸)的裝甲甲板保護,司令塔的側面有100公釐(3.9英寸)厚、砲支的砲擋厚度也有50公釐(2.0英寸)。[3]
Remove ads
服役歷史

在1904年7月15日完成海上試航後,布萊梅號被派往美洲東部駐地服役,以接替小巡洋艦瞪羚號[4][5]。艦隻於同年8月27日從基爾啟程,至9月25日抵達里約熱內盧。在隨後的九年半時間裡,它都作為駐地巡洋艦使用。1907年4月,它與大巡洋艦羅恩號前往美國,以參加4月26日為紀念殖民者登陸乞沙比克灣而舉行的詹姆斯鎮博覽會。除德國代表團外,國際艦隊還包括有來自英國、日本、奧匈帝國、法國、義大利和其它一些國家的軍艦。[6]
威廉·卡納里斯,作為後來的海軍上將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勃維爾的頭目,自1907年11月2日開始登艦服役,這是他從海軍學院畢業後的第一站[5]。布萊梅號於1908年底展開了一次拉丁美洲之旅,於9月初造訪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隨後又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停留。旅程一直持續至1909年2月,期間曾先後來到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瓜地馬拉和荷屬安地列斯群島。同年3月,布萊梅號回到北大西洋,並於接下來的三個月繼續訪問美國港口。[7]
1909年9月至10月,布萊梅號加入大巡洋艦維多利亞·路易絲號和赫塔號的陣中,連同小巡洋艦德勒斯登號一起,代表德國前往美國參加哈德遜-富爾頓慶典[8][9]。1912年初,布萊梅號又與戰鬥巡洋艦毛奇號和小巡洋艦斯德丁號一同,被派往美國展開友好巡航。這些艦隻於1912年5月11日離開基爾,並於5月30日抵達維吉尼亞州的漢普頓錨地。[10]在那裡,它們遇到了美國大西洋艦隊,並受到時任美國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在五月花號遊艇上的迎接[11]。在美國東海岸遊歷兩周後,它們於6月24日回到基爾[10]。

1912年12月,在賴比瑞亞爆發動亂後,布萊梅號受命前往德屬西非,以支援砲艇豹子號和野豬號。它於1913年1月回到美洲東部駐地。同年6月,布萊梅號被責令回國,並在返程途中於8月訪問了德國殖民地喀麥隆和多哥蘭。然而,當它於1913年9月24日抵達馬德拉島的豐沙爾時,回國的命令卻被撤銷,這是由於接替它的德勒斯登號尚未完成整備。布萊梅號遂前往墨西哥東岸,因當地的動盪直至1914年1月21日才平息。至同年2月13日,它終於得以回國,並於3月18日抵達威廉港。3月27日,布萊梅暫時撤出現役。隨後,它在威廉港的船塢進行了徹底的檢修和部分現代化改造。其四門105公釐砲被替換成兩門150公釐砲。此外,艦隻的煙囪得到了更換、艦艏也進行了重建,並更新了測距裝置。[12]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8月爆發後,布萊梅號被部署至波羅的海值勤[4]。在那裡,它參加了1915年的里加灣海戰,期間,艦隻被分配至8月16日實施的第二輪灣區襲擊。它與小巡洋艦格勞登茨號、奧格斯堡號和皮勞號負責為無畏艦拿騷號和波森號提供護航,並嘗試強行進入灣區。[13]德國區艦隊於8月19日突破了俄國人的防線並駛入里加灣,但因受制於協約國潛艦和水雷的威脅,而在此後不久撤出[14]。1915年12月17日,布萊梅號與魚雷艇V191號駛入俄國雷區;布萊梅號在文道附近觸發了兩枚水雷,與V191號雙雙沉沒。布萊梅號的大部分船員都在下沉時死亡,共計造成250人遇難。[4][15]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