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世界互聯網大會

中国政府主办的活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互联网大会
Remove ads

世界互聯網大會是由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大型會議與組織,計劃每年舉辦一屆。活動地點定於浙江烏鎮[1]

快速預覽 世界互聯網大會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狀態 ...

2016年起,在正式啟用的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分會議中心、接待中心和展覽中心三個功能區塊,主會議廳烏鎮廳可容納3,000人同時與會,此處將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的永久會址[2]。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擴大討論跨國網路商業建設、互動模式、技術等問題[3],總部設在中國北京市[4]

Remove ads

沿革

首屆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於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屆的主題爲「互聯互通,共享共治」[5][6][7]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出席大會的中外代表並同他們座談。會議期間,中方提出包括「尊重各國網絡主權」、「廣泛傳播正能量」等在內的九點倡議[8]。有報道稱,在此次會議閉幕前,中方曾採取措施,希望就包含「尊重各國網絡主權」等內容的聲明《烏鎮宣言》達成共識[9],但未能成功[10]

第二屆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2015年12月16日-18日舉辦共120國參加,主題為「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開幕式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主持,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現場並發表主旨演講[11]。此外,會場上共設定了10場論壇、22個議題,涉及網路文化傳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數字經濟合作、網際網路技術標準、網路空間治理等前沿熱點問題[12]

習近平在大會演講明確提出「現有網路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全球網際網路的管理體制必須由全球所有國家一起參與制定,並以符合多數國家的利益觀為前提,世界網路要如何運作與管理不能由某一國說了算或是某幾國私下說了算。」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中國以堅持尊重網路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四大步驟為主[13],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際網路這個人類的共同家園,是中國為改進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而做出的偉大貢獻。[14]

第三屆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於2016年11月16日-18日,主題為「創新驅動 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Innovation-driven Internet Development for the Benefit of All –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Common Future in Cyberspace)。[15][16] 時任中共嘉興市委副書記、市長胡海峰出席大會。

第四屆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2017年12月3日至5日舉辦,以「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17]

第五屆

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於2018年11月7日至11月9日舉行,主題為「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18][19]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佛朗西斯,2015年圖靈獎得主菲迪等人受邀在大會致詞。[20]

第六屆

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2019年10月20日至10月22日舉行[21],以「智慧型互聯 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22],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500名嘉賓與會[23][24]。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及武漢大學,共同發表《網路主權:理論與實踐》成果檔案,進一步強化網路主權的主張與實踐進度[25]

世界互聯網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2020年不舉辦第七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改為11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烏鎮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26]

第八屆

第八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2021年9月26日至28日在浙江烏鎮召開,主題是「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大會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除在烏鎮設定實景會場舉辦各項活動外,還將邀請部分重要嘉賓以線上形式參會[27]

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2022年11月9日,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開幕。[28]

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

2023年11月8日,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開幕。[29]聚焦於人工智慧的治理[30]。11月10日閉幕。[31]

安全保障

在第二屆會議舉辦期間,烏鎮實施了全面的「戒嚴」,政府也已經設立了一個專門的安保總部。其中,南京軍區的裝甲車部隊進駐烏鎮,平均每500米就有武警警察站崗巡邏,並隨時封路。而會場所在地於10日起停止對外開放,場內只允許會務人員、志願者、記者和安保人員入內。此外,大會期間,所有車輛進入烏鎮必須持有通行證,當地居民進出烏鎮需登記身分證號碼和位址,並實施3層安檢制度。媒體報道指出,相對於第一屆而言,第二屆會議的安保工作更加嚴格[32][33]

通訊及媒體管制

為了保證第一屆會議的順利進行,會議期間由中國電信提供了專用無線網路「iWifi-Wuzhen」,能保證會議期間5萬人同時上網。在11月19日至21日會議召開期間,北京政府暫停了對主辦地烏鎮專用無線網路「iWifi-Wuzhen」的網管措施。通過此Wifi,到訪烏鎮的嘉賓、記者以至普通遊客們都可以正常使用FacebookTwitter美國之音德國之聲自由亞洲電台BBC中文網等被防火長城封鎖的網站。而登記使用「iWifi-Wuzhen」專用無線網路,使用者必須在登入頁面使用本人的手機號碼註冊,取得驗證碼後才可以使用。此次網管措施的臨時解禁在21日隨著會議的結束而停止,但覆蓋烏鎮全區域的iWifi將在會後永久提供免費服務。至於使用普通手機3G、4G資料網路的使用者,即使身在烏鎮,則仍然受制於防火長城的管制,無法直接使用被封鎖的網站。[34]

為了保證第二屆會議的順利進行,大會組織者向與會者提供了一套特殊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用此使用者名稱和密碼登陸專用無線網路後,可以自由瀏覽包括FacebookTwitter在內的境外社交和新聞網站。被認為相對麻煩[35],因如果直接使用當地的網際網路,則依然無法瀏覽這些網站[36]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相比上一屆而言,有更多的記者到場自由採訪。但仍然有部分報社等媒體的記者被拒絕入場採訪,比如紐約時報等歐美國家媒體的記者們。[37]另外,在場的同聲傳譯被認為有曲解部分到場演講人士原話的成分,像是維基百科創始人之一吉米·威爾士的講話「我相信這樣做的結果——任何政府想要控制資訊流的想法都將是過時的,而且不可能做到。(原文:I believe as a result of this, the idea that any one government can control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of what people know in their territory will become completely antiquated and no longer possible)」[38],被同聲傳譯說成「還有就是政府能夠在各自的領域當中對人們互相之間的溝通進行很好的分析」,[39]表達的意思與原文完全相反,原文表達對政府對網路的內容審查的反對意見,被錯譯成是吉米支援北京政府進行網際網路內容審查的政策的意思。因此大會被指有利用語言交流障礙蒙蔽語言不通人士之嫌。[40]

評價

中共中央中國政府主導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被網際網路業者認為,是中國政府向全球業者提出當前網際網路存在的問題以及中國政府的對應政策的會議。[37]

中國的官方媒體發表評論,認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演講,表現了中國對網際網路發展積極樂觀的態度,以及中國「將為建立數位絲綢之路,以達成雙贏的資訊基礎設施合作關係」;[41]新華網評價稱,中國網友對世界互聯網大會做出了極高的評價[42]

而一些網際網路自由組織及人權組織則批評,該會議是「中國政府向全世界遊說並推廣其網際網路管制(包括審查及監視)政策的平台」,而且這些管制政策對不少其它國家或地區的政府有吸引力,加上即將離任的ICANN執行長法迪·切哈德英語Fadi Chehadé在第二屆大會上也對中國式的網際網路管理模式表示贊同,令這些機構預估未來的言論自由以及個人隱私空間將大大收窄;[43]無國界記者曾呼籲抵制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44]國際特赦組織基於「烏鎮宣言」倡議全球的資訊科技業者抵制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45]中國人權周刊直接參照一些中國大陸網友的評論,戲稱世界互聯網大會為「區域網路大會」。[46]甚至許多全球巨頭企業起初也沒有參加,使得活動一度十分尷尬,但這些國際公司後來的出席顯示,烏鎮被視為一個接觸主導網路審查官員的一個機會,以迎合中國市場的需要[4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