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世界棒球經典賽

最高級別的世界棒球賽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棒球經典賽
Remove ads

世界棒球經典賽(英語:World Baseball Classic;縮寫:WBC)是由美國職棒大聯盟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球員工會共同策劃的國際棒球賽事,由世界棒壘球聯盟認可與合作,世界各洲皆有球隊參賽,首屆在2006年3月舉行[1]。世界棒球經典賽是首次有大量大聯盟球員參與的高水準賽事[2]。截至2023年已舉辦5屆。[3]

快速預覽 運動, 創立 ...

2006年舉辦的第一屆棒球經典賽,在經過為期18天、共39場的激戰後,由日本奪得首屆冠軍[4]古巴名列亞軍[4]

由於賽事的成功,各國紛紛爭取參賽機會。其中,不乏第一屆棒球經典賽第二屆棒球經典賽遺珠,譬如尼加拉瓜哥倫比亞,而具有一定棒球發展程度隸屬於荷蘭王國自治國古拉索阿魯巴雖擁有代表隊,但都暫循第一屆經典賽模式,接受加入荷蘭國家隊的徵召;2012年增加了資格賽環節,向過去沒參與的國家(如尼加拉瓜哥倫比亞巴西阿根廷泰國菲律賓巴基斯坦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捷克紐西蘭以色列)提供機會來晉級參賽。

第五屆世界棒球經典賽於2023年3月8日開始比賽,最終由日本隊擊敗美國隊奪冠。[5]

Thumb
2009年經典賽決賽的日韓大戰。
Remove ads

籌備過程

2005年,第117次國際奧委會會議決議從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起取消棒球項目後[6],一些棒球的主力國家倡議舉行開放大聯盟球員參與的棒球比賽。

一直紛紛擾擾、無法定案的世界級棒球大賽,終於在2005年10月古巴最高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的批准下確定參與,進而正式成行。主辦單位是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工會(MLBPA),並與國際棒總(現世界棒壘球聯盟)、日本棒球機構(NPB)及韓國棒球委員會(KBO)合作所組成。

至於賽事的名稱,幾經考量後,為了與兩年一次的世界盃棒球賽有所區隔,也不能取為現行大聯盟總冠軍賽的世界大賽,決定採用美國職棒大聯盟全明星賽又稱「仲夏經典」,以及世界大賽又稱「秋季經典」的模式,將這項大賽命名為世界棒球經典賽。而世界盃棒球賽於2011年之後已停辦,世界棒壘球聯盟在2015年舉辦世界棒球12強賽,並與世界棒球經典賽交替舉辦。

大會概要

  • 第一屆比賽:於2006年3月3日-20日,有16隊參賽,共分為4組(各4隊)打循環賽,分為4階段(初賽、複賽、準決賽、決賽)進行。
  • 第二屆比賽:於2009年3月5日-23日舉行,並訂下之後「每4年舉辦一次」的規則。
  • 第三屆比賽:於2013年3月2日-19日舉行。
  • 第四屆比賽:於2017年3月6日-22日舉行。
  • 第五屆比賽:確定由16隊擴大至20隊,原訂於2021年3月9日-23日舉行,但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全球蔓延,延至2023年3月8日-21日舉行[7]
  • 第六屆比賽:於2026年3月5日-17日舉行。

賽制

2006年

  • 初賽與複賽均採單循環賽,4隊取分組前兩名晉級,複賽不計初賽的戰績。
  • 分組排名依照勝率排序,和局計為0.5勝0.5敗(比到第14局為止)。
  • 若兩隊以上勝率相同,則和國際棒球總會所規定一樣,依照下列順序來決定:(只看需要比較的隊伍,其他不計)
    • 勝負關係
    • 失分率(失分除以防守局數)
    • 自責分率(自責分除以防守局數)
    • 隊伍打擊率
    • 大會擲銅板決定
  • 準決賽為單敗淘汰制,勝隊晉級冠軍戰,敗隊不進行季軍戰而並列第三。

2009年

  • 初賽與複賽採雙敗淘汰制
  • 準決賽為單敗淘汰制,勝隊晉級冠軍戰,敗隊不進行季軍戰而並列第三。

2013年

  • 分組預賽將改回2006年的單循環小組賽制;八強複賽則仍維持修正過的雙敗淘汰制。在2009年預賽各組最後一名球隊,必須先與其他經邀請之參賽國進行資格賽晉級後,才能進入會內賽;爾後每屆首輪比賽預賽各組最後一名之球隊,下屆比賽必須與其他經邀請之參賽國進行資格賽晉級,才能進入會內賽。
  • 預賽若兩隊以上戰績相同,則依下列方式決定名次:
    • 若兩隊戰績相同,則比較該兩隊在預賽中之對戰。
    • 若三隊戰績相同且互有勝負,則比較該三隊間比賽間之得失分率(得分率-失分率)。
      • 得分率=總得分/總攻擊局數;失分率=總失分/總防守局數
      • 比較完得失分率後,若仍有兩隊成績相同,則比較該兩隊預賽中之對戰;若仍有三隊成績相同,則再比較三隊間比賽之自責得失分率。
      • 比較完自責得失分率後,若仍有兩隊成績相同,則比較該兩隊預賽中之對戰;若仍有三隊成績相同,則再比較三隊間比賽間之團隊打擊率。
      • 比較完打擊率後,若仍有兩隊成績相同,則比較該兩隊預賽中之對戰;若仍有三隊成績相同,則擲銅板決定名次。
  • 準決賽為單敗淘汰制,勝隊晉級冠軍戰,敗隊不進行季軍戰而並列第三。
Remove ads

2017年

  • 初賽與複賽均採循環賽,取分組前兩名晉級,複賽不計初賽的戰績。
  • 分組排名依照勝率排序。
  • 若兩隊以上勝率相同,則和國際棒球總會所規定一樣,依照下列順序來決定:(只看需要比較的隊伍,其他不計)
    • 若兩隊戰績相同,則比較該兩隊在預賽中之對戰。
    • 若三隊戰績相同且互有勝負(2勝1敗並列第一或1勝2敗並列第二),則比較該三隊間比賽間失分率依序排名。
      • 失分率=總失分/總防守局數。
    • 比較完失分率後,若仍有成績相同情況,則再比較自責失分率。
      • 自責失分率=總自責失分/總防守局數
    • 比較完自責失分率後,若仍有成績相同情況,則再比較三隊間比賽間之團隊打擊率。
    • 比較完打擊率後,若仍有三隊成績相同,則大會抽籤決定。
    • 三隊戰績相同為2勝1敗並列第一或1勝2敗並列第二時,先依照上列順序來決定第一名確定晉級或最後一名確定淘汰,剩餘兩隊再加賽一場來決定晉級或淘汰。
  • 準決賽為單敗淘汰制,勝隊晉級冠軍戰,敗隊不進行季軍戰而並列第三。
Remove ads

2023、2026年

  • 初賽採循環賽(5隊 X 4組),取分組前兩名晉級八強淘汰賽。
  • 分組排名依照勝率排序。
  • 八強賽起為單敗淘汰制。

特殊規則

球員資格

最新一屆的代表國家隊(國籍)認定,球員只要符合以下資格之一,即可代表該國球隊參賽

  • 曾入選該國家隊最終名單,並參加過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資格賽或正式賽事的任何一輪比賽
  • 擁有該國家或地區的公民身分(需提出該國護照,必須在資格賽開賽前至少3個月內有效)
  • 擁有該國家或地區的永久居留權(需提出世界棒球經典賽公司(WBCI)認可的相關證明文件
  • 在該國家或地區出生(需提供出生證明或等同文件
  • 父親或母親為該國家或地區的公民(若已去世,亦須提供護照或其他足以證明公民身分的文件)
  • 父親或母親出生於該國家或地區(需提供出生證明或等同文件作
  • 能提供足夠證據,證明依據該國家或地區的法律規定,他若申請該國國籍或護照,將能夠獲得公民身分(但不得涉及該國家要求球員放棄現有國籍的條件)[8]

投手用球數限制

  • 各區預賽:65球(第一、三、四、五屆)、70球(第二屆)
  • 八強複賽:80球(第一、三、四、五屆)、85球(第二屆)
  • 準決賽、決賽:95球(第一、三、四、五屆)、100球(第二屆)

備註:

  1. 若投手在面對某一打者時達到投球限制,可以投到這個打席結束為止再換投。
  2. 先發投手只要投滿三局即有勝投資格。

投手休息天數限制

  • 投滿50球以上,需休息4天才可上場。
  • 投滿30〜49球或連續2天未滿30球,需休息1天才可上場。

單循環賽局限

  • 第一屆
    • 在各地區預賽及八強賽,延長賽最多打滿14局,若至14局結束兩隊仍維持平手則以和局收場。
    • 和局成立,若有球員因為受傷而退出球隊,該隊可以先前所繳交的60人名單中的球員入替,但遞補入隊的球員須在下一輪賽事才可出賽。
  • 第三屆
  • 第四屆

歷屆賽事結果

備註:2021年世界棒球經典賽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在全世界擴散之因素,延期舉辦至2023年亦改名為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

成績

排行

更多資訊 排名, 國家或地區 ...

參賽國家成績

Thumb
依各國的最佳成績與參加201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的國家所製成的地圖

2006年與2009年由同樣的16個國家參賽,不過從2013年開始,則按照上一屆成績最佳的12個國家直接晉級,另外4個資格由其他16隊角逐。[9]

更多資訊 國家, # 參賽次數 ...

資格賽參賽國家成績

更多資訊 國家, # 參賽次數 ...

累積勝負

包括2006〜2023年共五屆的成績,但資格賽並未計算在內。

更多資訊 國家, 勝 ...

歷屆最有價值球員

WBC全明星隊

更多資訊 守位, 獲選球員 ...
更多資訊 位置, 獲選球員 ...

榮譽

Thumb
安放在野球體育博物館的紀念物品

獲勝隊伍可獲得銀冠軍獎盃。而至前三屆為止,日本的兩座獎盃被保存在野球體育博物館展示,多明尼加則放置棒球協會中。

評價

雖然世界棒球經典賽誕生至今仍未滿20年,但在流行棒球運動的日本、韓國、台灣等地,此項賽事獲得了非常高的矚目度。尤其在日本,由於棒球被普遍視爲是最受歡迎的國民運動之一,加上每屆賽事超過一半以上的比賽贊助商均來自日本[10],使賽事在日本的矚目程度更甚於足球的世界盃比賽。在比賽前數月,日本各大媒體便會透過新聞報導與電視節目為賽事預熱,而日本隊亦在每屆賽事都派上包括大聯盟選手在內的精銳球員,務求取得佳績。同時,在日本舉辦的場次入場人數亦在各主辦國中高據榜首;而電視直播也獲得非常高的收視率。以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爲例,日本隊所有比賽的收視率都超過了40%,直接包攬了當年電視節目收視率排行榜上的頭5名[11]。電視臺在早上到晚間新聞都會插播有關經典賽的各種話題報道,甚至還有公司爲了觀看決賽而讓公司全體員工放假[12]

至於在同樣流行棒球運動的韓國與台灣,經典賽亦有非常可觀的矚目度[13]。而於世界公認棒球水平最高的美國,由於大聯盟的明星選手對此項賽事一貫採取不冷不熱的態度,至使比賽的注目度遠遠不及超級盃等美式足球賽事,觀衆人數只與NBA賽事不相上下。在2023年的經典賽決賽,美國的收看人數雖然創下了達520萬人收看的記錄[14],但與北美洲另外三大職業運動相比,受衆仍然偏低(NBA總決賽收看人數達1240萬,而超級杯更高達1億人收看)。至於在棒球並非主流運動的其它各國,此項賽事則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

美國新聞界從宣佈要舉辦經典賽之時,曾經懷疑這個賽事會不會成功。然而,在首屆賽事成功舉辦後,有許多場面成為許多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例如委內瑞拉多明尼加在初賽時的那場對戰等等。每個球場的進場人數也超乎預料,包括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席然畢松球場。它的一萬九千個座位,在初賽與複賽階段,只要有波多黎各出賽的場次都爆滿。ESPN的發言人Diane Lamb也提到,雖然國際收視率資料還沒統計完畢,不過收看節目的人數應該相當地高。此外,大會總共發出了四千張以上的採訪證,這個數字遠超過大聯盟的世界大賽和奧運比賽,表示這項賽事成功地達到將棒球推廣至國際的目標。體育專欄作家Tom Verducci也報導說:「在初賽階段賣出的相關商品比有關單位針對整個17天賽事所估算的還要多。」[15]他也提到,在有些時候,委內瑞拉隊的制服甚至以每六秒鐘一件的速度賣出。

另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