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魚類資料庫

全球最大的关于鱼类生物学、生态学等信息的在线检索数据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魚類資料庫(英語:FishBase)是一個為搜集魚類資料而創立的全球物種資料庫[1],是世界上最大也是訪問最頻繁的魚類資料庫[2],很多學術文獻都有參照該資料庫的資料[3][4]

快速預覽 內容, 有機體 ...
世界魚類資料庫
內容
有機體有鰭魚
相關資訊
研究中心基爾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
創始人丹尼爾·保利溫妮·佛羅伊斯
訪問入口
網站www.fishbase.org
其他
許可CC BY-NC
版本每年的偶數月
資料發佈頻率不斷更新
可否列為書籤
關閉

世界魚類資料庫提供綜合性的魚類資料,包括分類資訊、地理分佈、壽命及形態特徵、物種數量等,也會運用生態塔檢索表和生態地理學模型,並提供其他資料庫如幼魚資料庫英語LarvalBase基因銀行IUCN紅色名錄的鏈結[5]

截至2011年8月 (2011-08),魚類資料庫有32100個亞種的資訊,將近300種語言的292500個常用名,50500張圖片,46000條科學文獻參考[6]。月點擊量達3000萬[7]

歷史

世界魚類資料庫的歷史可追溯到1970年代,當時魚類學家丹尼爾·保利正在研究魚類的增長是否與其魚鰓的形狀有關係。[8]他的假設只有在能夠用大量資料測試時才能驗證。[9]但當時的資料都散佈於海量的文獻之中,要想得到極其困難。波利便想將所有資料集合在一起建立一個資料庫,令科學家可以方便地探求。[9][10]如果資料可以保證準確無誤,那麼其功效將非常之大。[9][11]

波利雇傭了溫妮·佛羅伊斯,在1988年將他們想要的資料庫軟體編碼成功。該資料庫最初只收集熱帶魚類資料。隨後擴大到所有的有鰭魚,1996年8月登陸全球資訊網。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資料庫。[9]1995年,其第一張CD-ROM以「FishBase 100」為名發佈,隨後每年都有發佈CD。該軟體只能在微軟視窗Microsoft Access上運行。

魚類資料庫只收整合年魚類資訊,並不包括幼年及將近成年的魚類。1999年幼魚資料庫英語LarvalBase成立, 其搜集範圍包括魚類浮游生物英語Ichthyoplankton、魚卵和幼魚,彌補了世界魚類資料庫的不足。受魚類資料庫激勵,其他的非魚類資料庫也開始成立,包括2006年成立的世界海洋生物資料庫[9]

當前的組織

隨著知名度不斷提高,世界魚類資料庫吸引了超過兩千名貢獻者和合作者。2000年開始世界魚類資料庫開始由九個國際機構組成的聯合會來監管。基爾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則成為其間的協調者。[12][13]

魚類資料庫聯合會
Thumb
基爾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協調魚類資料庫聯合會[14]
塞薩洛尼基亞里斯多德大學,希臘塞薩洛尼基[15]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北京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漁業中心,英屬哥倫比亞溫哥華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義大利羅馬
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法國巴黎
中非皇家博物館,比利時特爾菲倫
瑞典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瑞典斯德哥爾摩
世界魚類研究中心英語WorldFish,馬來西亞檳城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