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的中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map
Remove ads

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英語:High School Attached to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簡稱東北師大附中東師附中)位於中國吉林省長春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高校東北師範大學的附屬中學。學校成立於1950年,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一直為吉林省重點中學,現為吉林省示範性高中、聞名全國的一流中學。雖英文譯名為高中,實包含高中部、初中部、小學部三個學部。現有自由、青華、明珠、淨月、北京朝陽、新城、深圳七個校區。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2016年中國內地高中美國留學排行榜上位居第四十三。[1][2]

快速預覽 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地址 ...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其源頭可追溯到創辦於1946年的松北五省聯中。1948年,松北五省聯中改為長春市第三中學,當時長春市只有三所中學。

1950年4月,為配合中國共產黨在東北的戰略需要,前東北大學易名為東北師範大學,成為教育部直屬的以培養中學師資為目標的師範高校。同年,東北人民政府為支持東北師範大學進行教育實踐,將長春市第三中學劃歸東北師範大學作為其附屬學校,籌委會成員有著名學者公木吳伯簫陳元暉等。1950年8月17日,東北師範大學正式接管長春市第三中學,並將其改名為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8月23日,中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哲學家,時任東北師範大學教務長的陳元暉先生被任命為東北師大附中首任校長。9月7日,學校正式開學。建校伊始,學校共有教職員工66人,班級24個,學生1114人[3]。陳元暉校長親自組建教師隊伍,確立辦學思想,開創教學模式;隨後在朱靜航、陳亞子、呂潼、黎崗等一代創業者的開拓下,學校在五十年代末迅速發展成為吉林省重點中學。

1952年12月,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遷址至長春市自由大路10號(現自由大路696號,即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現址,偽滿洲國文教部舊址)。

1958年8月,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遷址至長春市自由大路8號(現自由大路506號,即自由校區現址,偽滿洲國興農部舊址)。

1960年6月,時任校長武強代表學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文教群英會」,介紹東北師大附中辦學經驗。同年7月,學校更名為吉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72年10月,學校更名為長春市第66中學。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學校逐步恢復正常教學秩序,並在常萬林校長、吳振成校長等歷代附中人的主持下推進了各項教育工作的發展。

1978年4月,學校更名為吉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84年3月,學校重新劃歸教育部,復名為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同年開始,時任校長李碩帶領學校率先進行整體改革,實行校長負責制、小循環年級教師集體崗位責任制、年級組和教研組並存且年級組為主體的管理體制,對學制、課程設置、教材、教學形式、考試方法等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

1986年,學校的整體改革經驗成果在國家教育委員會召開的中學教育改革討論會上做了專題匯報。同年,學校被國家教育委員會、中宣部、團中央、全國教育工會聯合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和《中國教育報》等媒體連續報道了學校的改革經驗。

1988年,學校被國家教育委員會評為全國德育先進校。至此,學校以「研究型」「實驗性」的特色,躋身於全國知名重點中學的行列。李碩校長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省、市特等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女職工,並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6年,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成立,該校是東北師範大學為探索基礎教育辦學體制改革而創辦的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藝術特長教育於一體的公有民辦學校。

1999年,學校自由校區翻新改造。

2001年,成立國際交流中心。

2003年,學校通過吉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驗收,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同年8月,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整體遷址至長春市人民大街9000號,並更名為東北師大附中明珠學校(即明珠校區)。

2007年,原長春市東方實驗中學與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合併,更名為長春東師附中青華學校(即青華校區),並與自由校區同屬高中部。至此,學校形成了自由、青華、明珠三個校區,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部,公立和民辦相補充的多元辦學格局。

2010年1月,北京市朝陽區教委和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合作創辦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即北京朝陽校區)。

2011年,東北師範大學整合基礎教育優質辦學資源,將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整體併入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更名為東北師大附中淨月實驗學校(即淨月校區)。

2011年,建立國際課程中心,運行A-Level課程體系。

2012年5月16日,國際課程中心獲認證,開始運行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課程體系。[4]

2012年9月,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正式落成招生。

2015年6月23日15時,長春市南關區與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教育合作辦學簽約儀式舉行,原長春市第二十六中學和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原長春市第二十六中學更名為東北師大附中新城學校(即新城校區)。

2020年12月16日,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深圳學校(即深圳校區)合作項目簽約儀式舉行,東北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就合作項目進行簽約。

2021年9月,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深圳學校正式落成招生。

Remove ads

知名校友

  • 王忠禹,全國政協原第一副主席。
  • 賈志傑,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
  • 鄒廣田,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教授,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物理學會高壓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高壓科學與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共產黨第17屆中央委員。
  • 江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
  • 霍裕平,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劉永才,中國工程院院士,飛航技術專家。
  • 李校堃,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教學名師,教育部生物藥物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負責人。
  • 鍾青,大氣物理學家。
  • 嚴殿啟,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總設計師。
  • 王立平,全國政協常委,著名作曲家,代表作品有電影《少林寺》配樂、電視劇《紅樓夢》配樂、《大海啊,故鄉》等。
  • 孫陶然,拉卡拉、藍色光標、考拉基金創始人,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為東北師大附中設立「陶然成長獎」用以表彰優秀學子。
  • 王菁華,演員,曾出演《新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
  • 李思思,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自2012年起曾九次主持央視春晚
  • 文牧野,中國內地導演、編劇,代表作《我不是藥神》。
  • 劉曉波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 唐九洲,歌手,代表作《致我的朋友》。
Remove ads

注釋與引用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