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方朔
西汉辞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西漢辭賦家、政治家、文學家。

生平
漢武帝時,朔上書自薦,言:「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1]遂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古代隱士,多避世於深山,而他卻自稱避世於朝廷[2]。
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寫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封泰山〉、〈責和氏璧〉、〈試子詩〉等,後人匯為《東方太中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班固在《前漢書》中稱他為「滑稽之雄」,晉人夏侯湛寫有《東方朔畫贊》,對東方朔的高風亮節以及他的睿智詼諧,備加稱頌,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將此文書寫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縣,名「顏字碑」。[來源請求]目前「顏字碑」的真跡和仿製品都存放在顏真卿公園(原名為:陵城區人民公園)的「顏碑亭」裡。 他博學多才[3][4],對當時的政治局勢有自己的觀點,「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但因性格詼諧,常在武帝面前開玩笑,被漢武帝視為搞笑藝人而非讀書人,所以畢生未得重用[1][5]。於是東方朔寫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其中賦體散文〈答客難〉是其代表作,開了賦體文學的新領域。揚雄的〈解嘲》和班固有〈答客戲〉,都是由〈答客難〉的形式發展來的。《漢書·藝文志》著錄「《東方朔》二十篇」[6]。東方朔亦著有《神異經》[7]。
據史記的說法,東方朔將死之際,以《詩經》「營營青蠅,止於蕃。愷悌君子,無信讒言。讒言罔極,交亂四國」之句上諫,希望漢武帝能遠離小人,阻退讒言。之後不久東方朔去世,後人評價其行為正是「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寫照。[8]
Remove ads
家庭
神話


在後來的各種記載中,東方朔的事蹟常被神化,將其描繪成暫居人間的神仙,如太白金星[9][10]。李白也有詩曰:「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11]。東方朔同時因其滑稽多智被尊為相聲業的祖師爺。
生活
![]()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
約前132年,東方朔約在22歲時,曾隨漢武帝派遣的海上方士集團,到海外各地進行過海外探險旅行,有觀點認為其曾到過北極。東方朔所著的《海內十洲記﹒序》中記載:「臣……曾隨師主履行:北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純陽之陵……」很有可能是古代亞洲文獻中對於北極地區極晝極夜現象的描寫。
東方朔的《神異經·北荒經》:「北方層冰萬里,厚百丈,有磎鼠在冰下土中焉。行若鼠……」中所描述的「鼠」與現在惟一生活在北極地區的麝牛非常相像。另有人認為此為凍土中的猛獁象。
但因為以上兩本書都有明顯模仿《山海經》的痕跡,所以其中記載的真實性存疑。
《東方朔畫贊》
《東方朔畫贊》為西晉文人夏侯湛所著,為父在樂陵郡(唐時移屬樂安郡)任太守時,因到該地時所著的文章。[註 3]後被世人傳頌,並書成文字。其中有據傳為王羲之所書小楷《東方朔畫贊》,以及後世的顏真卿《東方朔畫贊碑》(全名《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又名《東方朔畫像贊》)
《東方朔畫贊碑》書於唐天寶十三年,此時顏真卿年齡為46歲。距離在長安千福寺書《多寶塔碑》晚二年,書風已漸漸成熟。結字內斂外拓,上下開張。具有雄渾的廟堂之氣。此碑刻於唐天寶十三載冬辛卯朔(755年1月14日),距離安史之亂(755年12月16日)尚有11個月。此時顏真卿已從長安貶至偏遠的平原郡任太守一職。由於被貶後顏已察覺安祿山有謀反之意,因而在與安祿山派遣的官員遊歷後,於東方朔祠時在書刻《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以此宣告自己效忠於唐朝。
藝術
注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