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官方簡稱殘疾人證,民間常簡稱殘疾證)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簽發的用於證明中國大陸戶籍居民的殘疾類別和等級的證件,其作用是確認殘疾人身份,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和規範殘疾人管理。現行管理發放依據是在2017年公佈、2018年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1]
Remove ads
歷代殘疾人證
第一代殘疾人證於1995年開始頒發,主要由各市、縣轄區的殘疾人聯合會負責審核和製發。由於缺乏明確的殘疾分類和標準、印刷混亂,第一代殘疾人證很難再滿足殘疾人自身的需要,於2009年12月31日廢止。[2]
殘疾人證製作和頒發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統一製作,不再准許各地方獨自印刷,並且第二代殘疾人證將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進行聯網,辦證手段從手寫升級到電腦列印,只有擁有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公民才能辦理殘疾人證。第二代殘疾人證於2009年開始頒發。其中視力殘疾人證為紅色封面,其他類別的殘疾人證為綠色封面。2009年,中國殘聯依託第二代殘疾人證換發工作,創建了全國殘疾人人口基礎資料庫,這為殘疾人證網上查詢提供了基礎。[3]
在2014年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到來前夕,中國殘聯在北京市啟動了智能化殘疾人證(第三代殘疾人證)的第一批發放試點工作。殘疾人證智能化是「十三五」期間的重大基礎性工程。智能化殘疾人證仍由中國殘聯統一製發,是集合了身份識別、社會服務、業務管理、金融應用等功能的智能晶片卡。殘疾人持該卡不僅可享受政府提供的輔具配發、就業培訓、公共文化設施使用等服務,還可以免費乘坐公交、參觀公園,享受各種福利補貼。[3]
內容
殘疾類別如下:
根據《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和《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準》的規定,六大類殘疾(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精神)分級都為一至四級(一級最高,四級最低),多重殘疾按分類殘疾最高等級分級。
第二代殘疾人證號由公民身份號碼+1位殘疾類別代碼+1位殘疾等級代碼組成,所有數據由基層辦證人員錄入殘疾人人口基礎資料庫,實現全國聯網。如殘疾證遺失,補辦證的殘疾證將在20位編號後加印「B」,第二次遺失補辦則加印「B2」,以此類推。
20位數字組合的方式是:
1 | 1 | 0 | 1 | 0 | 2 | Y | Y | Y | Y | M | M | D | D | 8 | 8 | 8 | X | ||
公民身份號碼 | 類別碼 | 等級碼 |
辦證流程
殘疾人證實行市、縣殘聯兩級管理發放制度,凡符合《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的申請人可攜帶申請人的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殘疾鑑定證明(可在當地殘聯指定醫院進行鑑定,明顯的殘疾可以不用)到戶口所在地殘聯辦理,一般情況本人需到場,重度殘疾人可由監護人代為辦理,辦證周期視當地工作效率而定。辦理殘疾人證不收取工本費,但是指定機構評定殘疾類別、等級的費用以及照片等費用,原則上由申請人個人自理;有條件的地方可由當地財政予以補貼,對特殊困難的申請人應協調有關部門予以減免。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