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部

历史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經設置的一個國務院組成部門。1951年4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在瀋陽成立,1952年遷至北京後改為二機部四局[1],1958年4月又改為一機部四局。1960年由一機部分出負責軍事工業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三機部四局負責航空工業。1963年,原三機部拆分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個機械工業部,在原三機部四局基礎上組建的新三機部負責航空工業,1972年遷入交道口南大街67號原交通部辦公大樓[2]。1982年,第三機械工業部改名為航空工業部。

快速預覽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
Remove ads

組織結構

實行部長負責制,部機關在北京市交道口

歷任部長

  1. 孫志遠(1961.1.30-1965.11)
  2. 陳華堂少將(1967.5-1967.10)(軍管會主任)
  3. 周洪波(1967.10-1970.6 軍管會主任)(1970.7-1971.11 革委會主任)
  4. 李際泰(1971.11-1972.3 革委會主任)(1972.3-1977.12 部長)其中1972-1975兼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1977年12月因牽連四人幫被免職隔離審查
  5. 呂東 (1977.12-1981.9)
  6. 莫文祥(1981.9--1982.4)

內設機構

1973年,內設五個機構:

  • 政治部
  • 辦公廳
  • 生產局 局長油江
    • 飛機發動機處
    • 輔機處
    • 生產計劃調度處
    • 質量處
    • 設備處
  • 科技局
  • 物資局

其中生產局最大,人最多,有50多人。當時整個三機部人員結構都非常精簡,各局從上到下就是局長、處長、工程師,沒有虛職。

1975年四屆人大選出新一屆國務院,三機部與國防部第六研究院合併,部機關既要管批量生產,又要負責新產品的研製,進行了機構調整,成立了發動機局。第一任局長是黃少華,之後是王祖滸、孫鞏、陳俊、王祖滸等。

1980年代內設機構有:

  • 幹部司
  • 教育司
  • 質量司
  • 調度局
  • 軍機局
  • 發動機局
  • 機載局
  • 試飛局
  • 等等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