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實業銀行青島分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map
Remove ads

36°04′0.5″N 120°18′45.4″E

快速預覽 青島中山路近代建築,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實業銀行青島分行舊址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河南路13號、河南路曲阜路路口東北角,建於1933-1934年,建築師許守忠設計,1952年以後由中國人民銀行使用至今,現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青島中山路近代建築的一部分。

歷史

中國實業銀行青島支行成立於1930年7月16日,最初在館陶路青島取引所大樓內租房營業[1]。1933年9月1日改為分行,管轄濟南支行。該行除經營存、放、匯及儲蓄、信託、倉庫業務外,注重發行兌換券,兼收地方庫款[2]

Thumb
青島中國實業銀行奠基石

1932年,青島市政府將中山路第四公園的土地放租給6家中資銀行及青島銀行公會用於建設新樓,中國實業銀行在地塊西南角的河南路曲阜路路口新建大樓, 由青島聯益建業華行建築師許守忠設計,申泰興記營造廠承建,1932年3月設計,1933年5月12日奠基,1934年2月建成[3](一說1933年2月10日設計,1934年1月15日竣工[4])。同年3月在威海路設東鎮辦事處,1935年4月裁撤[1]四明保險公司青島代理處曾設於河南路中國實業銀行樓內[5]

1934年底,中國實業銀行青島分行發行額為340萬元,發行準備金多數調往總行運用。1935年5月23日清晨,該行受青島明華銀行破產案波及,發生擠兌,青島市政府為此召開緊急會議,要求各行「從權應變,全力維持,救人即以自救,萬勿因循延誤」,由交通銀行青島分行出面從上海電匯15萬元應急,並代收同業開出的中國實業銀行的往來支票,使擠兌暫時平息。5月28日再次發生擠兌。兩次擠兌共兌出銀元50餘萬元,占該行當時鈔票發行額的三分之一。同年11月法幣改革後,該行發行權被取消,自此開始注重一般商業銀行業務。[2]

七七事變後的1937年12月,該行停業,1938年日軍占領青島後復業勉強維持。抗戰結束後於1946年6月1日復業。1949年青島解放後,該行官股由新政府接管,改組為公私合營,作為外匯指定銀行繼續營業[1]。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營銀行青島分行[2]。此後該樓曾為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曾稱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所在地。1987年該樓接建一層[6]。1995年7月16日遷至延安三路現址[7]。河南路中國實業銀行青島分行舊址現仍為中國人民銀行所使用。2000年,該建築列入第一批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築名單[8]。2006年12月7日,該建築成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青島中山路近代建築的一部分[9]。2021年9月至12月,包括該建築在內的該地塊所有舊銀行建築經歷外立面修繕,包括外牆清洗、外牆面材質修復、門窗更換等[10][11]

Remove ads

建築特色

Thumb
中國實業銀行舊址大門,2022年1月

中國實業銀行青島分行舊址占地面積1837.3平方米,建築面積3370.47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原高3層,1987年接建後為4層,地下1層,平屋頂。建築坐東朝西,花崗岩方石砌基貼牆面,主立面沿河南路伸展,兩翼凸出,中段退後,南端街角處為弧狀。牆面由二層窗台腰線分為兩段,一層採用圓拱窗,二層及以上為方窗,除一層中段圓拱窗以螺紋石柱嵌窗邊,其他均以簡單方框裝飾。主入口位於中段中央,設雕花銅皮大門,為立面構圖重點,通高二層,為羅曼式拱門樣式,兩側為貼牆石柱,以螺紋、網扣紋裝飾,頂部拱門突出二層腰線之上,雕刻花飾,使腰線上下兩部分緊密聯繫為一體。檐口出檐。樓內一層為216平方米的營業廳,周圍為儲蓄所及辦公用房,二、三層為宿舍、辦公用房。樓內右翼街角處較寬,分割為三間獨立商戶對外出租。[3][6][12][13][14]

相關條目

中國實業銀行其他舊行址:

青島聯益建業華行其他作品: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