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黨」重新導向至此。關於其他用法,請見「革命黨 (消歧義)」。清末革命團體列表所列為清朝末期至辛亥革命前後在中國境內外成立的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團體,也稱革命黨。 更多資訊 成立時間, 團體名稱 ... 成立時間 團體名稱 成立地點 創始人和最初領導人 主要成員組成 主要起義 宗旨 1890年3月13日 輔仁文社 英格蘭香港 楊衢雲·[謝纘泰]]等 華僑學界人士 1894年11月24日 興中會 美國檀香山 楊衢雲·[孫中山]]等 華僑會黨 1895年乙未廣州起義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 1904年2月15日 華興會 大清長沙 黃興·宋教仁·劉揆一等 留學生學界人士 1906年萍瀏醴起義 驅逐韃虜,復興中華 1904年7月3日 科學補習所 大清武昌 劉靜庵·宋教仁·呂大森·張難先·胡瑛·曹亞伯·時功璧等 留學生學界人士 1906年萍瀏醴起義 1904年11月20日 光復會 大清上海 陶成章·蔡元培·龔寶銓·魏蘭等 留學生學界人士 1907年安慶起義 光復漢族,還我山河,以身許國,功成身退 1905年8月20日 中國同盟會 日本東京 孫中山·黃興等 華僑會黨留學生學界人士新軍 1906年萍瀏醴起義1907年黃岡起義1907年七女湖起義1907年欽廉防城起義1907年鎮南關起義1908年欽廉上思起義1908年雲南河口起義1910年廣州新軍起義1911年黃花崗起義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1906年1月 日知會 大清武昌 劉靜庵·曹亞伯等 新軍學界人士 1906年丙午日知會謀反案 1907年8月18日 共進會 日本東京 張伯祥·余晉域·焦達峰·鄧文翬·劉公·劉英·孫武·居正·吳慈祥等 留學生新軍學界人士 1911年武昌起義 1908年12月13日 群治學社 大清武昌 楊王鵬·唐犧支·潘康時·蔡大輔·李挹良·蔣翊武·劉堯澂·何海鳴·詹大悲·林兆棟·鄧玉麟等 新軍學界人士 1910年5月16日 共和會 大清保定 胡鄂公·熊得山·錢鐵如·覃秉清·邱壽林等 中國北方的湖北青年 推翻滿清專制,建立共和民國,融合種族界限,發展全國農業[1] 1910年9月18日 振武學社 大清武昌 楊王鵬·李玉如·蔣翊武等 新軍學界人士 1911年1月30日 文學社 大清武昌 張廷輔·劉復基·蔣翊武·李擎甫·沈廷楨·張筱溪·唐子洪·商旭旦·謝鳴岐·蕭良才·曹珩·黃季修等 新軍學界人士 1911年武昌起義 關閉 Remove ads注釋Loading content...Loading related searches...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