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運載火箭發射列表 (1990年代)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90年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有40次發射。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11月28日) |
長征火箭
更多資訊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長征序號 |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酬載名稱 | 起飛時間(UTC+8) |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 發射地點 | 發射結果 |
---|---|---|---|---|---|---|
21. | 長征三號(遙6) | 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 (實用同步通信衛星四號) (中星三號通信衛星) |
1990年2月4日 20時27分03秒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1]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
成功 |
22. | 長征三號(遙801907/遙7) | 亞洲一號通信衛星 (亞衛一號通信衛星) (西聯星六號通信衛星) |
1990年4月7日 21時30分02.281秒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2]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
成功 |
23. | 長征二號捆(遙1) | 樣板上層級引擎[註3]
澳星模擬衛星 (澳普圖斯模擬衛星) |
1990年7月16日 09時40分(UTC+9) |
近地橢圓軌道[註5]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由於裝在火箭第二級電路中的一根插座連線出現錯誤,澳星模擬衛星和樣板上層級引擎與二節火箭分離後進入錯誤姿態,上層級按時序點火後將組合送入大氣層再入。 |
24. | 長征四號甲(遙2) | 風雲一號B試驗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02星) 大氣一號甲氣球衛星 大氣一號乙氣球衛星 |
1990年9月3日 09時53分(UTC+9) |
太陽同步軌道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
成功 |
25. | 長征二號丙(遙902009/遙9) | 尖兵一號甲攝影測繪衛星03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1號03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
1990年10月5日 14時15分 |
近地軌道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
成功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長征序號 |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酬載名稱 | 起飛時間(UTC+8) |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 發射地點 | 發射結果 |
---|---|---|---|---|---|---|
26. [參1] |
長征三號(遙9) | 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 (實用同步通信衛星五號) (中星四號通信衛星) |
1991年12月28日 20時02分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6]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
失敗,第三級引擎二次啟動時由於燃氣發生器氫頭腔發生固氧爆燃,使氫副控活門波紋管受損,造成大漏氣,引擎提前關機,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轉移軌道。 |
關閉
更多資訊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長征序號 |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酬載名稱 | 起飛時間(UTC+8) |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 發射地點 | 發射結果 |
---|---|---|---|---|---|---|
– [註7] |
長征二號捆(遙2) | 1992年3月22日 18時40分 |
近地橢圓軌道[註8][註9]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發射終止,由於程序配電器第四、五觸點間存在0.15毫克多餘鋁屑物,產生電弧接通了第Ⅰ、Ⅱ號推進器引擎氧化劑副系統斷流閥門電爆管,致使Ⅰ、Ⅱ號推進器引擎在點火後隨即關機。火箭的主計算機測得推力不夠,所有引擎於點火7秒後實施了緊急關機。 | |
27. | 長征二號丁(遙1) | 尖兵一號乙國土普查衛星01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2號01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
1992年8月9日 16時00分 |
近地軌道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
成功 |
28. | 長征二號捆(遙3) | 1992年8月14日 07時00分 |
近地橢圓軌道[註8][註9]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 | |
29. | 長征二號丙(遙903210/遙10) | 尖兵一號甲攝影測繪衛星04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1號04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
1992年10月6日 14時20分05秒 |
近地軌道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
成功 |
30. | 長征二號捆(遙4) | 1992年12月21日 19時20分05.466秒 |
近地橢圓軌道[註8][註11]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部分成功,飛行47秒後衛星發生爆炸,火箭的整流罩過早分離,衛星和上層級殘骸注入近地橢圓軌道。[註12]經過一番協商,中美雙方互相承認衛星和火箭都沒問題,仍用長二捆補射一顆澳普圖斯B3通信衛星。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長征序號 |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酬載名稱 | 起飛時間(UTC+8) |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 發射地點 | 發射結果 |
---|---|---|---|---|---|---|
31. | 長征二號丙(遙11) | 尖兵一號甲攝影測繪衛星05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1號05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
1993年10月8日 16時00分 |
近地軌道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
成功 |
關閉
更多資訊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長征序號 |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酬載名稱 | 起飛時間(UTC+8) |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 發射地點 | 發射結果 |
---|---|---|---|---|---|---|
32. | 長征三號甲(遙901201/遙1) | 實踐四號空間環境探測衛星 (實踐四號科學實驗衛星) |
1994年2月8日 16時33分53秒 |
高橢圓軌道[註15]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 |
33. | 長征二號丁(4902遙/遙2) | 尖兵一號乙國土普查衛星02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2號02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
1994年7月3日 16時00分 |
近地軌道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
成功 |
34. | 長征三號(遙903408/遙8) | 亞太一號通信衛星 (中星五號E通信衛星) |
1994年7月21日 18時31分 |
超同步轉移軌道[註16]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
成功 |
35. | 長征二號捆(遙5) | 1994年8月28日 07時10分 |
近地橢圓軌道[註17][註11]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補替發射失敗的澳普圖斯B2通信衛星。 | |
36. | 長征三號甲(遙901302/遙2) | 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01星) | 1994年11月30日 01時02分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18]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01星)姿控引擎出現洩漏現象,致使衛星未能從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轉入地球靜止軌道,經實施三次變軌挽救只注入非靜止地球同步軌道,因燃料提早耗盡定點失敗。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長征序號 |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酬載名稱 | 起飛時間(UTC+8) |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 發射地點 | 發射結果 |
---|---|---|---|---|---|---|
37. | 長征二號捆(遙6) | 亞太二號通信衛星 |
1995年1月26日 06時40分 |
近地橢圓軌道[註17]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失敗,升空不久,衛星爆炸引發火箭爆炸,星箭俱毀,事故造成殘骸落區環境及局部地區土壤受到推進劑污染,64人中毒,6人死亡[參2]。[註19]隨後中方用長征三號乙補射一顆亞太二號R通信衛星。 |
38. [參3] |
長征二號捆(遙7)/近地點變軌引擎 | 亞洲二號通信衛星 (亞衛二號通信衛星) |
1995年11月28日 19時30分05秒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20][註21]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 |
39. | 長征二號捆(遙8)/近地點變軌引擎 | 回聲星一號通信衛星 (艾科斯達一號通信衛星) ( ![]() |
1995年12月28日 19時50分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20][註22]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長征序號 |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酬載名稱 | 起飛時間(UTC+8) |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 發射地點 | 發射結果 |
---|---|---|---|---|---|---|
40. [參4] |
長征三號乙(遙1) | 國際通信衛星708星 (國際通信衛星七號A(08星)) ( ![]() |
1996年2月15日 03時01分07秒171毫秒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失敗,火箭點火起飛後約2秒後,飛行姿態即出現異常,火箭偏離發射方向。[註23]飛行約22秒後,火箭撞上離發射架約1.85公里的山坡上,隨即發生劇烈爆炸,星箭全部損失,星體和箭體基本沒有大的殘骸。死亡6人,傷57人,毀傷民房80餘間,參見1996年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事故 |
41. | 長征三號(遙10) | 亞太一號A通信衛星 (中星五號D通信衛星) |
1996年7月3日 18時47分 |
超同步轉移軌道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
成功 |
42. [參1] |
長征三號(遙14) | 中星七號通信衛星 | 1996年8月18日 18時27分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18]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
失敗,原計畫補替定點失敗的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01星)。第三級引擎二次啟動時由於燃氣發生器氫頭腔發生固氧爆燃,使氫副控活門波紋管受損,造成大漏氣,最終導致渦輪進氣管燒穿,三級引擎二次啟動後261.806秒推力大幅度下降,比預計關機時間提前48.519秒關機,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轉移軌道。 |
43. | 長征二號丁(遙3) | 尖兵一號乙國土普查衛星03星 (返回式遙感衛星2號03星)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搭載 ![]() |
1996年10月20日 15時20分 |
近地軌道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陣地138工位 41.308910°N 100.316640°E / 41.308910; 100.316640 |
成功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長征序號 |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酬載名稱 | 起飛時間(UTC+8) |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 發射地點 | 發射結果 |
---|---|---|---|---|---|---|
44. | 長征三號甲(遙901303/遙3) | 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02星) (中星六號通信衛星) |
1997年5月12日 00時17分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18]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補替定點失敗的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01星)及發射失敗的中星七號通信衛星。 |
45. | 長征三號(遙11) | 風雲二號A試驗氣象衛星 (風雲二號02星) |
1997年6月10日 20時01分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發射工位 28.247050°N 102.029060°E / 28.247050; 102.029060 |
成功,補替1994年廠房測試時爆炸的風雲二號01星。 |
46. | 長征三號乙(遙2) | 馬部海一號通信衛星 (亞洲廣播衛星三號) ( ![]() (其他名稱)
(馬步海一號通信衛星) (阿吉拉二號通信衛星) (亞洲廣播衛星五號) |
1997年8月20日 01時50分 |
超同步轉移軌道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遠地點較預定低,只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
47. |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1) | 銥星模擬衛星A (銥星質量頻率模擬器1號) |
1997年9月1日 22時00分15.7秒 |
近地軌道[註24]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
成功 |
48. | 長征三號乙(遙3) | 亞太二號R通信衛星 (電星十號) |
1997年10月17日 03時13分 |
超同步轉移軌道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補替發射失敗的亞太二號通信衛星。 |
49. |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2) | 銥42號通信衛星 ( ![]() |
1997年12月8日 15時16分49秒 |
近地軌道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
成功 |
關閉
更多資訊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長征序號 |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酬載名稱 | 起飛時間(UTC+8) |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 發射地點 | 發射結果 |
---|---|---|---|---|---|---|
50. |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3) | 銥51號通信衛星 ( ![]() |
1998年3月26日 01時01分06秒 |
近地軌道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
成功 |
51. |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4) | 銥69號通信衛星 ( ![]() |
1998年5月2日 17時16分53秒 |
近地軌道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
成功 |
52. | 長征三號乙(遙5) | 中衛一號通信衛星 (中星五號A通信衛星) (亞太九號A通信衛星) |
1998年5月30日 18時00分04秒 |
超同步轉移軌道[註25]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 |
53. | 長征三號乙(遙4) | 鑫諾一號通信衛星 (中星五號B通信衛星) |
1998年7月18日 17時20分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註26]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發射工位 28.245480°N 102.026850°E / 28.245480; 102.026850 |
成功 |
54. |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5) | 銥3號通信衛星 (銥78號通信衛星) ( ![]() |
1998年8月20日 07時01分46秒 |
近地軌道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
成功 |
55. |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6) | 銥11號A通信衛星 (銥89號通信衛星) ( ![]() |
1998年12月19日 19時39分43.801秒 |
近地軌道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
成功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長征序號,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長征序號 | 運載火箭名稱(序號) | 酬載名稱 | 起飛時間(UTC+8) | 預定星箭分離軌道 | 發射地點 | 發射結果 |
---|---|---|---|---|---|---|
56. | 長征四號乙(遙2) | 風雲一號C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03星) 實踐五號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
1999年5月10日 09時33分00.755秒 |
太陽同步軌道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
成功 |
57. | 長征二號丙/智能分配器(遙7) | 銥14號A通信衛星 (銥92號通信衛星) ( ![]() |
1999年6月12日 01時15分33秒 |
近地軌道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
成功 |
58. | 長征四號乙(遙1) |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 (資源一號衛星(01星)) (實踐三號偵察衛星) ( ![]() ![]() 科學應用衛星一號 |
1999年10月14日 11時16分 |
太陽同步軌道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七號發射陣地(七號發射工位) 38.848880°N 111.608010°E / 38.848880; 111.608010 |
成功 |
59. | 長征二號F(遙1) | 神舟號試驗飛船 (神舟一號試驗飛船) |
1999年11月20日 06時30分03.500秒 |
近地橢圓軌道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九十一號發射陣地(九十一號發射工位) 40.957900°N 100.291020°E / 40.957900; 100.291020 |
成功 |
關閉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