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六四清場的抵制

六四事件中拒绝服从上级命令并消极抗命的解放军高级军官及普通士兵的相关情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被大規模部署到北京市及其周圍地區。[1]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宣布戒嚴後,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從13個集團軍中至少動員了22個師集中在北京。從中國各地派遣的部隊已遠遠超過了北京當地常規駐軍,總共大約有30萬軍隊參與鎮壓抗議[2]不過在實施戒嚴令後發生了多起軍人違反軍事紀律的行為。有些涉及個別官兵或部隊成建制不願服從上級指示,其他則涉及濫用武器,還有一些6月3日晚間向天安門廣場開進時造成的人員傷亡。目前尚不清楚哪些解放軍部隊接到命令向示威者開火,因此很難知道軍隊不服從的詳情。如果解放軍整體上收到使用武力清場的命令,那一定是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授意。[3]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秘書長楊尚昆於1989年5月20日向戒嚴部隊下達中央軍委的命令,明確剝奪了軍隊在戒嚴令期間使用致命武力的權力,即使他們的安危受到抗議者的威脅。[4]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共北京市委書記李錫銘6月19日向中央政治局提交的報告中提到,在六四清場中有10名解放軍以及13名武警死亡。然而根據中共官方說法,抗議者中有218人死亡,[5]也有一些非官方消息來源說有數千名示威者被殺。

Remove ads

軍官不服從

在最初被動員負責平息動亂的部隊中, 第38集團軍指揮官徐勤先少將拒絕服從動員令。[6]他解釋說,他拒絕服從動員令是由於只是收到了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口頭命令,但沒有收到書面通知。最後徐得知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趙紫陽並未批准戒嚴令。不過徐被迅速替換,第38集團軍在替換指揮官後進行了動員。[7]中央軍事委員會把徐勤先作為一個教訓,認為徐的拒絕服從與解放軍的價值觀不符,並證明軍隊還需要「思想上的淨化」。[8]

第39集團軍第116師師長許峰同樣拒絕讓其部隊進入北京市中心,而是留在北京東郊。許還假裝軍中的無線電通訊出了故障,不再通過無線電與上級溝通。因此第116師沒有與抗議者發生任何暴力衝突。[9][10]

士兵不服從

6月4日清晨,第28集團軍在木樨地遭遇群眾阻攔後便停滯不前,戒嚴部隊指揮部一度派遣直升機到西長安街上空督戰,結果被28軍的59式高射機槍掃射驅趕,士兵對上級命令置之不理。[11][12]到了下午五點,部隊全部撤走。第二十八集團軍成為唯一一支成建制沒有抵達上級所指定的戒嚴執勤位置的部隊,也是戒嚴中損失最大的部隊,[13]事後軍長何燕然和政委張明春因「執行不力」均遭降級調任。[14]

陳光是1989年天安門抗議活動中的軍事攝影師。他的部隊駐紮在河北省西北部,天安門抗議活動在5月初開始激化,陳光所在的部隊被命令移至北京郊區。[15]此後不久,北京市區宣布實行戒嚴令,而陳的部隊被動員起來進入北京市區。當陳的部隊從西部郊區進入市區途中卻遭到示威者阻攔,數天後部隊不得不中途撤回。[16]部隊與抗議者和北京市民的接觸削弱了部隊服從上級命令的意願,並且市民在此期間給軍隊提供糧食和水,進一步削弱了他們對抗議者採取武力鎮壓的意願。[17]

陳光所在部隊嘗試第二次進入北京市區,並在6月3日晚上穿著便服抵達天安門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陳所在的營被派去奪回丟失的大量武器,但立即被示威者阻撓。陳所在的營撤退到人民大會堂,此後不久陳的部隊每人獲得大約200發步槍子彈。[18]由於當時的狀況使得士兵神經緊張,導致這些武器發生意外走火,[18]尚不清楚是否造成人員傷亡。[19]

第38集團軍的一名士兵王永利聲稱,他的部隊由於遭到民眾攻擊,被激怒後開始開槍,但是卻向空中射擊。根據他的說法:「沒有人說要開槍,但是我們要教育他們一下,很快士兵開始息怒,朝天空扣動了扳機,砰砰砰砰砰砰砰,就像下雨一樣。」[20][21]

描述天安門廣場抗議的文獻證據,特別是有關抗議和鎮壓的影片,似乎證實了陳光關於其所在的部隊首次前往北京市區場景的敘述。紀錄片《天安門》主要由六四運動期間拍攝的鏡頭組成,它提供了有關事件的直觀記錄。在影片中,解放軍士兵被包圍,被迫在第一次前往天安門廣場時撤退,但是在第二次成功前往天安門廣場,並且此時部隊對群眾已經沒有開槍的心理障礙。[22]但是,不確定這些部隊是否實際收到允許他們使用致命武力的命令。[18]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 Tiananmen Papers, Compiled by Zhang Liang (New York: PublicAffairs, 2001).
  • Quelling the people: The military suppression of the Beijing Democracy movement, Timothy Broo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 Louisa Li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 The People in the PLA, Roy Kamphausen, Andrew Scobell, Travis Tanner ed. (Carlisl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8).
  • The aftermath of the 1989 Tiananmen Crisis in mainland China, Bih-Jaw Lin ed. (London: Westview Press, 1992).
  • "Tales of Army Discord show Tiananmen Square in New Light", Andrew Jacobs and Chris Buckley, 2014.
  • https://www.nytimes.com/2014/06/03/world/asia/tiananmen-square-25-years-later-details-emerge-of-armys-chaos.html?_r=0
  •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Richard Gordon and Carma Hinton, ITVS, 1995.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