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
中国共产党地方领导机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簡稱中共北京市委,是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市的領導機關,由中國共產黨北京市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並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指示和中國共產黨北京市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北京市的黨務工作,並定期向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1]。目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尹力兼任該委員會書記,殷勇、游鈞擔任該委員會副書記。
Remove ads
沿革
1921年8月,中國共產黨設立中共北京地方委員會。1922年7月,更名為中共北京地方執行委員會。1923年7月,調整為中共北京區執行委員會兼北京地方執行委員會。1925年10月,改為中共北方區執行委員會。
1927年7月,中共北京市委員會成立。1927年11月,改為中共北京臨時市委員會。1928年2月,復設中共北京市委員會。1928年6月,北京市更名為北平市,改設中共北平市委員會。1930年8月,更名為中共北平行動委員會。1930年9月,旋即復稱中共北平市委員會。1931年9月,設置中共北平城區委員會。1931年11月,再次復設中共北平市委員會。1934年5月,更名為中共北平臨時市委員會。1934年11月,調整為中共北平市工作委員會。1935年11月,調整為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1935年12月,復名為中共北平市委員會。
七七事變後,中共北平市委書記黃敬,委員李常青、劉傑、劉慎之、葛琛。1937年10月撤銷,改為平津唐點線工作委員會領導下的中共北平城市工作委員會(城委)。書記張/1938年春婁平/1938年12月周彬。1942年以後,城內不設黨組織。
1938年王定南化名「大劉」,任中共北平特委書記。1942年6月日本特高課、日本憲兵逮捕王定南,中共北平地方組織撤銷。1941年成立的中共晉察冀中央分局城市工作委員會、1944年9月改稱城市工作部直接領導北平黨務工作,劉仁、劉慎之主管日常工作。
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復設中共北平市委員會至1946年9月,書記劉仁,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武光,宣傳部長周小舟,軍事部長甘春雷,設學委(佘滌清)、工委(常明/張鴻舜)、鐵路委(葉克明)、平民委(趙凡)、文委(張文松)、警察委(屈紹健)等獨立系統。此後由晉察冀中央局城工部、華北局城工部領導城內黨的工作。
1948年底,平津戰役期間,中國共產黨開始接管北平市的準備工作。中共中央和華北局決定組建北平的黨、政、軍領導機構。12月13日,中央軍委任命聶榮臻為平津區衛戍司令,薄一波為政治委員。中共中央任命彭真為中共北平市委書記,葉劍英為中共北平市委第一副書記,葉劍英同時兼任北平市軍管會主任及北平市市長。17日,中共北平市委在保定市召開第一次會議,討論北平市軍管會的組織機構、人選、幾項具體任務、入城工作人員紀律等問題。當晚,北平市委人員從保定啟程,於18日凌晨抵達涿縣。24日,葉劍英作報告,宣告接管北平郊區的工作已經開始,並為日後接管北平城區準備[2]:4-5。
1949年1月下旬,北平和平解放。9月27日,北平市改稱北京市,北平市委由此改稱北京市委。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因黨領導一切,北京市委一直是北京市地方行政的領導機構。1967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撤銷,設立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同時設中共北京市革委會核心小組。
Remove ads
職責
根據《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主要實行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承擔下列職能[4]:
- 對本地區重大問題作出決策。
- 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組織的主張成為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或者其他政令。
- 加強對本地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話語權。
- 按照幹部管理權限任免和管理幹部,向地方國家機關、政協組織、人民團體、國有企事業單位等推薦重要幹部。
- 支持和保證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人民團體等依法依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發揮這些組織中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
- 加強對本地區群團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
- 動員、組織所屬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團結帶領群眾實現黨的目標任務。
機構設置
根據《北京市機構改革方案》,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設置工作機關13個,工作機關管理的機關(副廳局級)4個。中共北京市委設置下列機構:
- 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
(市委辦公廳掛市檔案局牌子。)
- 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
- 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
- 中共北京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 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部
- 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員會
(市委組織部掛市公務員局牌子;市委宣傳部掛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市電影局牌子;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掛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牌子;市委社會工作部掛市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牌子。)
-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
- 中共北京市委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 中共北京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 中共北京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 中共北京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
- 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 中共北京市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 中共北京市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 中共北京市委老幹部局
(市委研究室掛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牌子;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掛北京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牌子,與市委網際網路企業工作委員會合署辦公;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掛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牌子,與市委金融工作委員會合署辦公;市委台灣工作辦公室掛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牌子;市委老幹部局掛市委老幹部聯絡室牌子。)
- 中共北京市委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
-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
- 《北京日報》社
- 北京社會主義學院
- 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 北京市檔案館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 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誌社
(市委黨校掛北京行政學院牌子。市委黨史研究室與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
- 中共北京市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由市委辦公廳管理。
- 中共北京市委機要局,由市委辦公廳管理。
-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由市委組織部管理。
(市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掛市國家保密局牌子;市委機要局掛市密碼管理局牌子。)
- 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由市委宣傳部管理。
- 北京海外學人中心,由市委組織部管理。
(北京海外學人中心掛市領導人才考核評價服務中心牌子。)
歷任領導
- 初期(1948年12月—1955年6月,成立時為中共北平市委,1949年9月改為中共北京市委)
- 書記:彭真
- 第二書記:劉仁(1955年1月—6月)
- 第一副書記:葉劍英(1948年12月—1949年8月)
- 第二副書記:李葆華(1948年12月—1951年8月)
- 副書記:劉仁(1951年3月—1955年1月)、陳鵬(1955年3月— 6月)[5]
- 第一屆市委(1955年6月—1956年8月)
- 第二屆市委(1956年8月—1962年5月)
- 第三屆市委(1962年5月—1966年5月)
- 第三屆市委(1966年5月—1967年4月)
- 第一書記:李雪峰
- 第二書記:吳德
- 書記處書記: 萬里(1966年6月—10月)、陳克寒(1966年6月—10月)、趙凡(1966年6月—7月)、高揚文、郭影秋、馬力、劉和賡(1966年8月任命,未到職)、王一平(1966年8月任命,未到職)、池必卿(1966年8月—)、劉建勛(1966年9月—)、雍文濤(1966年9月—)、丁國鈺(1966年10月—)
- 第四屆市委(1971年3月—1976年10月)
- 第一書記:謝富治(—1972年3月)、吳德(1972年10月—1974年3月)
- 第二書記:吳德(—1972年10月)
- 書 記:楊俊生、吳忠、黃作珍、劉紹文、丁國鈺、倪志福(1973年5月—)、謝靜宜(1973年5月—)、萬里(1973年5月—1975年1月)、李訥(1973年5月任命,未到職)
- 第四屆市委(1976年10月—1982年11月)
- 第一書記:吳德(—1978年10月)、林乎加(1978年10月—1981年1月)、段君毅(1981年1月—)
- 第二書記:倪志福(1977年7月—1980年2月)、焦若愚(1981年1月—)
- 第三書記:丁國鈺(1977年7月—1978年5月)、賈庭三(1978年5月—)
- 書 記:楊俊生(—1979年11月)、吳忠(—1977年9月)、黃作珍(—1978年12月)、劉紹文(—1979年11月)、丁國鈺(—1977年7月)、倪志福(—1977年7月)、楊壽山(1977年7月—1978年5月)、王磊(1977年7月—12月,1978年5月—1979年3月)、鄭天翔(1977年7月—1978年5月)、葉林(1978年5月—)、趙鵬飛(1978年5月—)、毛聯珏(1978年5月—1980年8月)、李立功(1978年5月—1981年5月)、王憲(1978年5月—)、王純(1979年3月)、陳鵬(1979年3月—)、劉導生(1981年3月)、馮基平(1981年4月)、陳希同(1981年7月—)
- 第五屆市委(1982年10月—1984年8月)
- 第五屆市委(1984年8月—1987年12月)
- 第六屆市委(1987年12月—1992年12月)
- 第七屆市委(1992年12月—1997年12月)
- 書 記:陳希同(—1995年4月辭職)、尉健行(1995年4月—1997年8月)、賈慶林(1997年8月—)
- 副書記:李其炎(—1996年10月)、賈慶林(1996年10月—1997年8月)、李志堅、陳廣文
- 第八屆市委(1997年12月—2002年5月)
- 第九屆市委(2002年5月—2007年5月)
- 書 記:賈慶林(—2002年10月)、劉淇(2002年10月—)
- 副書記:劉淇(—2002年10月)、於均波、龍新民(—2005年12月)、強衛(—2007年3月)、杜德印、陽安江(—2006年1月)、王岐山(2003年4月—)、王安順(2007年3月—)
- 第十屆市委(2007年5月—2012年6月)
- 書 記:劉淇
- 副書記:王岐山(—2007年11月)、王安順、郭金龍(2007年11月)
- 常務委員:劉淇、王岐山(—2007年11月)、郭金龍(2007年11月)、王安順、馬志鵬、朱善璐(—2009年2月)、蔡赴朝、尤蘭田(—2009年11月)、吉林、馬振川、呂錫文、李士祥、李少軍、梁偉、牛有成(2009年4月—)、趙鳳桐(2009年12月—)、傅政華(2010年7月—)
- 秘書長:李士祥
- 第十一屆市委(2012年7月—2017年6月)
- 書 記:郭金龍(—2017年5月)、蔡奇(2017年5月—)
- 副書記:王安順(—2016年10月)、吉林(—2013年4月)、呂錫文(2013年4月—2015年11月)、苟仲文(2016年5月—10月)、蔡奇(2016年10月—2017年5月)、景俊海(2017年4月—)、陳吉寧(2017年5月—)
- 常務委員:郭金龍(—2017年5月)、王安順(—2016年10月)、吉林(—2013年4月)、葉青純(—2015年12月)、呂錫文(—2015年11月)、李士祥(—2017年2月)、牛有成(—2015年4月)、趙鳳桐(—2014年7月)、魯煒(—2013年4月)、鄭傳福(—2013年12月)、傅政華(—2015年3月)、陳剛 (1966年5月)(—2017年2月)、陳剛 (1965年)(—2013年7月)、李偉(2013年5月—2017年1月)、姜志剛(2013年5月—2017年4月)、苟仲文(2013年6月—2016年10月)、張工(2015年4月—)、潘良時(2015年2月—2017年3月)、戴均良(2013年5月—2016年6月)、張延昆(2013年5月—)、李書磊(2015年12月—2017年1月)、蔡奇(2016年10月—)、林克慶(2016年12月—)、張碩輔(2017年1月—)、陰和俊(2017年3月—)、景俊海(2017年4月—)、杜飛進(2017年4月—)、魏小東(2017年4月—)、陳吉寧(2017年5月—)
- 秘書長:趙鳳桐(2012年7月—2014年7月)、張工(2015年4月—)
- 第十二屆市委(2017年6月—2022年6月)
- 書 記:蔡奇
- 副書記:陳吉寧、景俊海(—2018年1月)、張延昆(2020年11月—)
- 常務委員:蔡奇、陳吉寧、景俊海(—2018年1月)、張工(—2018年10月)、陰和俊(—2018年10月)、張碩輔(—2018年7月)、張延昆、林克慶(—2019年12月)、杜飛進(—2021年2月)、魏小東(—2021年8月)、崔述強、齊靜(女)[6]、姜勇(2018年1月—2020年1月)、陳雍(滿族)(2018年10月—2021年7月)、王寧(2018年12月—2021年2月)、殷勇(2018年12月—)、王春寧(2020年1月—2020年5月)、張凡迪(2020年5月—)、張家明(2020年9月—)、孫梅君(2020年12月—)、夏林茂(2021年2月—)、莫高義(2021年3月—)、游鈞(2021年10月—)、陳健(2021年11月—)
- 秘書長:崔述強(—2020年9月)、張家明(2020年9月—)
- 第十三屆市委(2022年6月—)
- 書 記:蔡奇(—2022年11月)、尹力(2022年11月—)
- 副書記:陳吉寧(—2022年10月)、殷勇、劉偉(2022年12月—2024年9月)、游鈞(2025年2月—)
- 常務委員:蔡奇(—2022年11月)、陳吉寧(—2022年10月)、殷勇、游鈞、孫梅君(女)(—2023年11月)、陳健、莫高義(—2024年4月)、夏林茂、付文化(—2024年9月)、楊晉柏(—2025年3月)、靳偉、孫軍民(女)、趙磊、尹力(2022年11月—)、劉偉(2022年12月—2024年9月)、於英傑(2023年12月—)、朱軍(2024年9月—)、談緒祥(2024年12月—)、李成林(2025年6月—)、馬駿(2025年6月—)
Remove ads
參見
- 北京市各區黨委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東城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西城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門頭溝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豐臺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石景山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懷柔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海淀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房山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順義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通州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昌平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大興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平谷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密雲區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延慶區委員會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