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備等級
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備等級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備程度的衡量方式,此衡量現在被解放軍使用為戰備態勢。解放軍戰備等級系統共分為4級供予解放軍參考,當中一級為最高,四級為最低。在不同的級別下,解放軍的行動亦有所不同,以應對不同的狀態。[1]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備等級是中國戰備等級的一個子系統,其他子系統包括分為3級的原公安消防部隊戰備等級[2]和中國民兵戰備等級。[3]
等級劃分
解放軍戰備等級共分為4級,不同級別均明確指出解放軍需要採取的措施與行動,而這些行動亦會隨著等級提升。在系統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會參考外國的軍事行動及規模對中國的影響及中國被攻擊的可能性來決定是否提升或者下降等級。[4]
不同地區的解放軍,以及不同軍種的解放軍都能夠擁有不同的戰備等級,這是因為外國軍事行動對中國本土的影響可能只局限在特定地區或者特定方面。因此,此系統可能會造成部份解放軍的戰備等級為三級,惟部份只是四級的現象。[1]
解放軍戰備等級要求解放軍實施的措施或者行動可以是很基本的,例如進行戰備檢查、加強巡邏及保持通信等。然而,這些措施或者行動在必要時可以是非常嚴格,例如緊急擴充軍隊及軍隊準備應戰等。[5]
當外國無任何大型軍事行動時,解放軍就不會使用解放軍戰備等級系統,並且處於平時狀態。在平時狀態中,解放軍無需實行額外措施,只需要維持平時的運作。在正常情況下,戰備等級只會逐級增加。但是,在某些特別情況下,解放軍戰備等級不一定逐級增加,有可能越級加減,例如在四級戰備立刻提升至一級戰備。[5]
Remove ads
歷史
在解放軍戰備等級啟用至今,戰備等級有數次被提升至一級戰備。

於1995年,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訪問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對此事表示不滿,並因此進行了兩次大規模導彈實彈發射演習作為報復[6]。在進行軍事演習期間,美國派遣航空母艦戰鬥群協助中華民國在台灣海峽的防禦。面對著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威脅,中央軍委將南京軍區戰備等級提升至一級戰備[1]。

於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國海軍EP-3型偵察機與一架中國殲-8II戰鬥機在南中國海相撞。[7]事發後,解放軍戰備等級便被提升至一級戰備。[5]
於2004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尋求連任。於2003年,即選舉前一年開始,台灣海峽附近的解放軍戰備等級上升至二級戰備。[5]
於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期間,台灣海峽附近的解放軍戰備等級上升至一級戰備。[8]
於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在外出視察期間逝世。為了應付金正日之死可能引發的危機,中國國防部遂提升中朝邊境一帶的解放軍戰備等級至三級戰備。[1]
2013年2月12日,北韓無視多國反對進行核試驗[10],並於同年3月5日宣布不承認朝鮮停戰協定[11]。在北韓的強硬態度下,朝鮮半島的局勢一度緊張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向中朝邊境增兵[12],並將位於中朝邊境一帶的解放軍戰備等級提升至一級戰備。[13][14]
於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結果公布,本案仲裁庭5名仲裁員一致裁定,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中國沒有對南海自然資源的「歷史性權利」,支持菲律賓在此案相關問題上的幾乎全部訴求。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下令解放軍進入「戰前狀態」,要求全軍進入二級戒備,南部戰區一級戒備,海軍南海艦隊、火箭軍和空軍進入戰前狀態;戰略核潛艇部隊進入一級戒備。[與來源不符][1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