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廣州醫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Remove ads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英語:Sun Yat-sen Memorial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又名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中山二院),是一家院本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三級甲等醫院,隸屬於中山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管[1]

快速預覽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基本資訊 ...
Thumb
民國廿三年六月二日,廣州博濟醫院成立九十九年重建新院奠基典禮紀念碑,由時任私立嶺南大學校校董會主席唐紹儀立。

該院於道光十五年(1835年)由美國傳教士伯駕(Peter Parker)創立,原稱博濟醫院The Canton Hospital),是中國第一家西醫醫院。1886年孫中山曾於此學醫和從事革命活動。

Thumb
孫逸仙紀念醫院博濟樓正面。
Remove ads

院區分布

直屬院區

代管的醫院

歷史沿革

Thumb
《擬建中山紀念博濟醫院鳥瞰圖》,新醫院大樓由建築師黃玉瑜先生(Yook Yee Wong)設計。
Thumb
私立嶺南大學孫逸仙博士醫學院,可見大樓前方停泊有博濟醫院的救護車。

1830年美國公理會派遣裨治文前往廣州。1834年又派傳教醫師伯駕到廣州聯合當時巨富伍秉鑒的10萬兩白銀的捐獻。1835年11月4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前身——「眼科醫局」(又稱新豆欄醫局)在廣州十三行新豆欄街正式成立並對外開診[2][3],設有接待室、診斷室、配藥室、手術室、觀察室,能容納200人候診,規模超過郭雷樞的診所。由於醫術先進,免費為窮人治病,求醫者日益增多。眼科醫局是博濟醫院的前身。

郭雷樞於1836年發表了《任用醫生在華傳教商榷書》,首倡用治病的方式在華傳教,主張教會多遣傳教醫師來華。並與伯駕、裨治文三人聯名,發起組織醫學傳道會。1838年2月21日,醫學傳道會成立。郭雷樞任主席,伯駕、裨治文等任副主席。從此傳教活動以醫學傳道會為依託。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眼科醫局停業。1842年11月,醫局重新復業,已不限於眼科,改為綜合性醫院。此後,教會醫院都設置專職或兼職神甫牧師,進行布道活動。

19世紀50年代,伯駕將醫局交由嘉約翰主掌。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醫局焚於戰火。1858年嘉約翰在在南關增沙街租一華人住宅,改裝為醫局,1859年5月重新開業,正式定名為博濟(Pok Tsai)醫局。1866年遷仁濟大街(即孫逸仙紀念醫院現址),定名博濟醫院[4]

此後數十年間,醫院不斷改進,至1935年醫院百年時,總共為200多萬名病人做過治療,受外科治療者達20多萬人,占總數10%。

博濟醫院與醫學傳道相結合,19世紀上半期曾是歐美各國教會派遣傳教士到華行醫傳教的主要渠道。在推動現代醫學在華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外國遣華傳教士多為醫學傳道會成員,也是博濟醫院的人員,他們的活動不限於廣州一地,在廣東省內外都留下了足跡。博濟醫院通過傳教醫生及醫院培養出來的學生,產生了巨大的輻射作用。

1953年8月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醫院易名為華南醫學院附屬二院。醫學院與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合併,使用中山二路的原國立中大校舍教學,從此該處只剩下醫院。1956年院校易名,醫院易名為廣州醫學院附屬二院。1957年3月,廣州醫學院易名中山醫學院,醫院為附屬第二醫院。1985年6月,中山醫學院易名中山醫科大學,醫院為附屬第二醫院;11月,由中國衛生部命名為中山醫科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現舊大門上的題字由莫珉府所書。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併,醫院命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2002年1月18日,醫院南院區正式開業[5]。2006年8月4日,醫院南院區病房綜合樓獲得衛生部批准立項[6]。2006年12月28日,醫院南院區取得廣州市國土局頒發的《國有土地許可證》,成為建築用地的合法業主[7]。2010年3月26日,醫院南院區病房綜合樓奠基[8][9]。2010年3月30日,醫院更名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10]。2013年3月18日,醫院南院區病房綜合樓實現主體結構封頂[11]。2015年5月18日,醫院南院區病房綜合樓(逸仙樓)搬遷工作正式啟動[12]。2015年6月4日,醫院南院區病房綜合樓(逸仙樓)新手術室第一台手術順利完成[13]。2015年11月1日,醫院南院區病房綜合樓(逸仙樓)正式開業[14]。2024年12月18日,醫院花都院區正式開業[註 1][20]

Remove ads

事件

醫保病人管理的違規

2007年9月,廣州市醫保管理部門發現中山二院醫保病人管理存在掛床住院、分解住院、降低入院標準收治病人、分解結算住院費用、不合理診療、門特病歷管理和工傷及生育保險等問題,其中主要問題為掛床住院和分解住院。9月19日,廣州市社保局向中山二院發出穗醫管[2007]63號文《關於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違反廣州市社會保險醫療服務協議規定處理意見的通知》,自9月26日起至12月25日暫停中山二院院本部及南院2007年社保年度醫療保險門診及住院醫療服務協議三個月[21]

乳腺外科患癌事件

2009年,醫院的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啟用。2023年11月初,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實驗室被爆「多名學生患癌」。11月8日,中山二院發布情況說明,表示近年在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工作、學習過的人員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現為該院乳腺外科醫生;另外1名不是該院職工或學生,為外地來院進修人員,[22]並稱3人皆是在2023年確診癌症。[23][24]齊魯晚報記者與一位確診癌症患者的家屬取得聯繫,證實該患者在確診癌症後被其導師蘇士成移除出課題組微信群。[25][26]中山二院同時表示歡迎有關部門組織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調查[24],但網上有消息表示癌症患者所在的實驗室已經在11月8日拆除。醫院工作人員對此回應表示實驗室被拆只是中山大學例行的消防檢查,而且檢修的日子恰巧就定在11月8日。[27]

建築

Thumb
醫院院本部正門

交通

北院區

巴士站:

  • 愛群大廈站:1、57、58、61、64、128、131A、134、208、219、236、281、旅遊2線、旅遊公交2線、夜31
  • 人民南路站:31、102、103、106、110、128、134、186、209、217、556、823
  • 一德西站:4、8、61、夜16、夜6、86、134

地鐵站:

南院區

花都院區

參見

外部連結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