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山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山家(日語:中山家/なかやまけ Nakayama Ke)是日本的一個公家[1][2],本姓藤原朝臣,為神別氏族[3],家格為羽林家[1][2],家紋為中山杜若(中山杜若/なかやまかきつばた Nakayama Kakitsubata)[4]。中山家是藤原鎌足十二世孫攝政、關白藤原師實的後裔,是藤原北家花山院流的嫡流[3],家祖為藤原師實之子左大臣藤原家忠長子權中納言藤原忠宗三子內大臣中山忠親[1][2]。
幕末的准大臣中山忠能為安政勤王八十八廷臣的其中一人[5],為實現王政復古作出巨大努力[1]。其女典侍中山慶子是孝明天皇的典侍,也是明治天皇的生母,而其七子侍從中山忠光則是尊王攘夷派公卿,並建立天誅組,最後因天誅組之變兵敗逃亡至長門國被暗殺而死[1][2]。中華民國國父孫文的化名「中山樵」與通稱「孫中山」均源自中山家的家名[6]。
Remove ads
歷史

中山家為羽林家[1][2],是藤原鎌足十二世孫攝政、關白藤原師實的後裔[3],家祖為藤原師實之子左大臣藤原家忠長子權中納言藤原忠宗三子內大臣中山忠親[1][2],《華族類別錄》編為第六十類[3]。家名「中山」得自家祖中山忠親在晚年居住的別業、位於洛東中山(今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黑谷町至岡崎周邊)的「中山內府」[7][8],中華民國國父孫文的化名「中山樵」與通稱「孫中山」均源自中山家的家名[6]。中山家的氏寺是廬山寺[9],其前身為紫式部在京都的宅邸所在[10]。中山忠親的日記《山槐記》是記載平安時代末期與鎌倉時代初期平氏的興衰的寶貴史料[11]。
戰國時代與安土桃山時代的中山家當主中山孝親深獲正親町天皇信賴,並在織田信長上洛時與權大納言勸修寺晴右、權中納言庭田重保、參議甘露寺經元一同充當朝廷的使者,與織田信長進行各種談判,四人也因而得到「四人之眾」的外號。為恩賞中山孝親的功勞,正親町天皇在1578年2月19日(天正六年正月十三日)將中山孝親擢為從一位准大臣,中山孝親由此成為家祖中山忠親後首位成為大臣的中山家當主,然而中山孝親在成為准大臣的3日後即逝世[11]。中山孝親孫女、權大納言中山親綱之女中山親子[7]是後陽成天皇的典侍,生有覺深入道親王與承快法親王兩個皇子[12]。
江戶時代後期的中山家當主權大納言中山愛親因支持光格天皇向生父閑院宮典仁親王奉上太上天皇的尊號而在尊號一件事件中遭受閉門處分。中山愛親之女中山績子是仁孝、孝明、明治三代天皇的典侍[2]。幕末的中山家當主准大臣中山忠能為安政勤王八十八廷臣的其中一人[5],為實現王政復古作出巨大努力[1]。其女中山慶子是孝明天皇的典侍,也是明治天皇的生母[1][2]。其七子侍從中山忠光則是尊王攘夷派公卿,並建立天誅組,最後因天誅組之變兵敗逃亡至長門國被暗殺而死[1][2]。
中山忠能在1884年(明治十七年)7月7日得封侯爵,為華族[13],而由於中山忠能的長子右近衛中將中山忠愛已在1882年(明治十五年)先於父親逝世,中山家的侯爵爵位在中山忠能在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逝世後由中山忠能之孫、中山忠愛之子中山孝麿繼承[14]。中山孝麿曾任東京府東京市日本橋區區長、麴町區區長、宮內省宮內書記官、東宮侍從長、東宮大夫、宮中顧問官、帝室會計審查局局長等職。此後,中山孝麿之子中山輔親也繼承了中山家的侯爵爵位[15]。
Remove ads
分家
中山忠親曾孫左近衛將監中山忠義自中山家分出武家長崎中山氏[16]。權大納言冷泉為滿在1585年(天正十三年)因受勅勘而出奔[17],中山親綱次子、冷泉為滿養子右近衛少將冷泉為親遂繼承冷泉家,而在1601年(慶長六年)冷泉為滿獲赦免並復歸朝廷後,冷泉為親自冷泉家分出中山冷泉家,並更名「中山冷泉為親」[18]。後來,中山冷泉為親之孫、權中納言中山冷泉為尚之子權中納言今城定淳將中山冷泉家的家名更改為今城家[19],並將本姓由藤原北家御子左流改回藤原北家花山院流[20]。
Remove ads
領地
中山家在幕末時的領地的石高為200石[2],而根據《舊高舊領取調帳》的記載,中山家在山城國共有3片領地,分別位於葛野郡上山田村(石高105.599998石,今京都府京都市西京區)、乙訓郡石倉村(石高18.99,今京都府京都市伏見區)與乙訓郡井之內村(石高75.410004石,今京都府長岡京市)[21]。
參考資料
參考書籍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