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歷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政黨版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的選舉地理,大多以縣市層級或鄉鎮市區層級的行政區為區域界線劃分,用以探討各區域的選民的政黨偏向,以及對各種政治議題(如統獨問題等)的傾向[注 1]。在2000年總統大選後,臺灣媒體開始提出「北藍南綠」、「決戰中臺灣」、「藍天綠地」等用詞,用以對臺灣的選舉地理做「概括」、「概略」的統計與整理[2][3]。
歷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概況
- 1991年第二屆與1996年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採用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
- 2005年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則採用政黨比例代表制。
- 政黨註紀以候選人登記參選時的黨籍為準。曾經取得高票之政黨為:
中國國民黨、
民主進步黨、
新黨、
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及無黨籍人士。
Remove ads
圖表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