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陸軍後勤指揮部
部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陸軍後勤指揮部(英語:Army Logistics Command,隊名:「精勤部隊」,簡稱:「陸勤部」)隸屬中華民國國防部陸軍司令部,負責中華民國國軍陸海空三軍通用裝備及陸軍專用裝備之後勤支援任務。
Remove ads
沿革

- 1955年9月1日,由陸軍總司令部第四署及各技勤特業處,併聯勤總部各相關特業署改組成陸軍供應司令部(簡稱「陸供部」),直隸陸軍總部。原屬聯勤之各技勤兵科學校亦同時撥歸陸軍。[註 1]
- 1966年,陸軍總部再度設立陸軍總司令部後勤署,負責後勤政策及計畫業務。至此,陸供部專司後勤執行。
- 1975年11月1日,陸供部改編為陸軍後勤司令部(簡稱「陸勤部」)。
- 1998年7月1日,陸勤部運輸署及所屬單位移編聯勤。
- 1999年7月1日,配合「精實案」,補給、保修署及直屬單位移編聯勤。
- 2006年1月1日,配合「精進案」,陸勤部裁撤,併入聯勤。
- 2008年2月1日,因應「精進案」第二階段成效檢討,編成「陸軍保修指揮部」。自編成至裁編,唯一一任指揮官由江修志少將擔任。
- 2012年12月24日,因應國防部組織調整,陸軍保修指揮部裁撤。[2]
- 2012年12月28日,因應國防部「精粹案」組織調整,原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裁撤,與陸軍保修指揮部整編為陸軍後勤指揮部(簡稱「陸勤部」)[3]
- 2013年1月1日民國102年編成,地址仍在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360號「精勤營區」。
Remove ads
隊徽意涵
- 隊徽緣起:1959年由陸軍總司令部核定,沿用迄今。
- 盾牌外型:精實案後,陸軍總部規範軍團級隊徽為盾形,具有團結鞏固、精實戰力之意。
- 四個圓環代表「精實、主動、服務、時效」四大勤務環環相扣,確保後支戰力永不中斷之意。
- 麒麟古稱仁獸,乃主動、快速、負重、人本之表徵,象徵「後勤為先,主動服務」之後支精神。
- 中間一顆大星、左右共六顆小星,代表設計時該部暨所屬單位六署一處,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擔負後支任務之意。六署一處分別為「兵工署」、「工兵署」、「運輸署」、「軍醫署」、「經理署」、「通信署」及「化學兵處」。 [4]
歷任司令、指揮官
所屬單位

- 陸軍後勤指揮部(駐臺北市南港區)——「精勤部隊」(本部連連長 一位 少校)
- 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簡稱兵整中心)主任 一位 少將
- 陸軍通信電子器材基地勤務廠(簡稱通基廠)廠長 一位 上校[5]
- 陸軍航空基地勤務廠 (簡稱航勤廠)廠長 一位 少將
- 陸軍飛彈光電基地勤務廠[6] (簡稱飛勤廠)廠長 一位 少將
- 陸軍汽車基地勤務廠[7](簡稱汽基廠)廠長 一位 上校
- 陸軍後勤指揮部副食供應中心(簡稱副供中心) 主任 一位 上校
- 各地區後勤支援指揮部(編配軍團及防衛指揮部)
- 陸軍第一地區支援指揮部(簡稱一支部)指揮官 一位 上校 澎湖地區
- 運輸兵群
- 陸軍第二地區支援指揮部(簡稱二支部)指揮官 一位 上校 東部地區
- 運輸兵群
- 陸軍第三地區支援指揮部(簡稱三支部)指揮官 一位 少將 北部地區
- 陸軍第四地區支援指揮部(簡稱四支部)指揮官 一位 少將 南部地區
- 運輸兵群
- 陸軍第五地區支援指揮部(簡稱五支部)指揮官 一位 少將 中部地區
- 運輸兵群
- 陸軍金門地區支援營(簡稱金支營)營長 一位 中校 - 神豹部隊
- 運輸連
- 彈藥連
- 補給連
- 保修連
- 醫療連
- 陸軍馬祖地區支援營(簡稱馬支營)營長 一位 中校
- 保修連
- 彈藥連
- 運輸連
- 補給連
- 醫療連
- 陸軍第一地區支援指揮部(簡稱一支部)指揮官 一位 上校 澎湖地區
各地區支援指揮部並下轄:
- 補給、油料(補給油料庫)
- 保修(聯合保修廠)
- 運輸(運輸兵群)
- 衛勤(衛生營)
- 彈藥(彈藥庫)
Remove ads
退伍名人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