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丹·博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丹·博内
Remove ads

丹·博內(/bˈn/,英語:Dan Boneh希伯來語דן בונה)是史丹佛大學應用密碼學電腦安全領域的以色列裔美國教授。

快速預覽 Dan Boneh, 出生 ...

2016 年,由於對密碼學和電腦安全的理論和實踐的貢獻,博內被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Remove ads

生平

丹·博內1969年生於以色列,並於1996年從普林斯頓大學獲得電腦科學Ph.D.學位,師從Richard J. Lipton[1][2]

博內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Matt Franklin基於配對的密碼學英語Pairing-based cryptography發展的主要貢獻者之一。[3]他於1997年加入史丹佛大學,成為電腦科學電氣工程教授。[4][5]他在Coursera上開設了大規模開放線上課堂(MOOC)課程。[6]1999 年,他獲得了大衛和露西爾帕卡德基金會英語David_and_Lucile_Packard_Foundation的獎金。[7]2002年,他與三名學生創辦名為Voltage Security的公司,[8]隨後於2015年被惠普收購。[9][10]

2018 年,丹·博內與David Mazières成為史丹佛大學新成立的區塊鏈研究中心的聯合主任。當時博內預測:「區塊鏈對於在全球開展業務將變得越來越重要。」[11]博內博士還以免費線上提供他的整個密碼學入門課程而聞名。[12]該課程也可通過Coursera學習。[13]

Remove ads

獎項

出版物

博內在密碼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包括:

  • 2018:可驗證的延遲函式[22]
  • 2015:比特幣交易所的隱私保護償付能力證明[23]
  • 2010:基於錯誤假設學習的高效的基於身分的加密(與Shweta Agrawal和Xavier Boyen合作)[24]
  • 2010:參與設計tcpcrypt,用於傳輸層級安全的TCP擴充[25][26]
  • 2005:一個部分同態密碼系統(與Eu-Jin Goh和Kobbi Nissim合作)[27]
  • 2005:首個完全抗碰撞的廣播加密系統(與Craig Gentry和Brent Waters合作)
  • 2003:一種對OpenSSL的時序攻擊(與David Brumley合作)
  • 2001:一種基於韋伊配對的高效的基於身分的加密英語ID-based encryption系統(與Matt Franklin合作)。[28]
  • 1999:對私鑰小於N0.292時的RSA的密碼分析(與Glenn Durfee合作)
  • 1997:基於故障的公鑰系統密碼分析(與Richard J. LiptonRichard DeMillo合作)
  • 1995:數字資料的防碰撞指紋辨識碼(與James Shaw合作)
  • 1995:使用 DNA 電腦進行密碼分析(與Christopher Dunworth和Richard J. Lipton合作)

他在電腦安全領域的研究成果包括:

  • 2007:「表明網站回應 HTTP 請求所花費的時間可能會洩露私人資訊。」[29]
  • 2005:PwdHash 一種瀏覽器擴充,可以透明地為每個站點生成不同的密碼[30][3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