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克蘭現代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烏克蘭民族復興始於 18 世紀末至19 世紀初,這使得烏克蘭成為一個國家,烏克蘭人成為一個民族。根據烏克蘭歷史學家楊羅斯拉夫·赫里薩克的說法,民族復興的第一波事實上與伊萬於1798 年出版的《Eneyida》第一部分相似。 [1] 1846 年,一本名叫「 Исторія Русовъ, или Малой Россіи 」(俄語,中譯為:魯塞尼亞人的歷史)在俄羅斯出版 。在1848年革命期間,在倫貝格(利沃夫)成立的最高魯塞尼亞委員會宣布加利西亞魯塞尼亞人是烏克蘭國家的一部分。 [1]委員會通過了黃藍旗作為烏克蘭國旗。 [1]
![]() |

烏克蘭在 1917 年底於蘇烏戰爭後首次宣布獨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里加和約的簽訂,烏克蘭再次被波蘭和俄羅斯瓜分。俄羅斯占領的烏方領土上成立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了俄羅斯的傀儡國家。
1922年,烏克蘭蘇維埃與俄羅斯蘇維埃、白俄羅斯蘇維埃和外高加索一起成為蘇聯的創始國。 1932年大饑荒在蘇聯造成約 600 至 800 萬人死亡,而其中大部分死於烏克蘭。 [2]
二戰開始後,蘇聯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因此,在1941年其被德國及其他盟國入侵時無任何準備。許多烏克蘭人最初將國防軍士兵視為蘇聯解放統治權的標誌者,所以其他人組織了反蘇游擊隊運動。一些烏克蘭民族主義地下分子組成了烏克蘭反抗軍,向納粹和蘇聯作戰。
韃靼人被強制驅逐出境後不久(在1954 年),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被蘇共轉交到了烏克蘭。
隨著 1991 年蘇聯解體,烏克蘭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並在12月1日舉行全民公決。隨著2004年歐盟的擴大,烏克蘭現在成為歐盟和俄羅斯聯邦勢力範圍重疊的地區。這表現在「親俄」的烏東和「親歐」的烏西之間的政治分裂,也導致了持續的政治動盪時期。從 2004 年的「橙色革命」開始,到 2014 年達到,動盪高潮時期的「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和克里米亞危機,克里米亞落入俄羅斯的控制之下。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3]至今俄羅斯仍然持續入侵烏克蘭,此戰爭已經滿1年。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