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雲南前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置雲南前衛指揮使司[2]。洪武二十年(1387年)十一月,置雲南前衛中左千戶所[3]。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詔岷王朱楩之國雲南,改雲南前衛為雲南右護衛,指揮僉事李謙掌印[4]。永樂元年(1403年)九月,改回雲南前衛[5][註 1]。
明亡衛廢。
建制
- 萬曆年間
官員設置為指揮使2人,指揮同知3人,指揮僉事7人(其一為土官董氏)。下設機構有經歷司(經歷1人、知事1人),鎮撫司(鎮撫1人),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正副千戶16人,百戶54人),前衛倉(大使1人、副使1人)。兵力設置為,馬步旗軍1233名,屯軍1287名,舍丁603名,軍餘7384名,騎操漢軍馬208匹,土軍馬116匹,軍器203,445件。演武場使用都司演武場(一在南城外,一在北城外),與雲南六衛共有在城堡,軍哨有梁王山、黑龍潭、太平。[7]
- 天啟年間
官員設置為指揮使3人,指揮同知2人,指揮僉事6人(其一為土官董氏)。下設機構有經歷司(經歷1人、知事1人),鎮撫司(鎮撫1人),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正副千戶13人,百戶51人),前衛倉(大使1人、副使1人)。兵力設置為,馬步旗軍998名,屯軍520名,舍丁120名,軍餘2030名,騎操漢軍馬196匹,土軍馬50匹,軍器10,497件。[8]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