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瑟·F·伯恩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瑟·法蘭克·伯恩斯(英語:Arthur Frank Burns,1904年4月27日—1987年6月26日)出生於奧地利斯坦尼斯勞,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的學士,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伯恩斯在1970年1月31日至1978年3月8日擔任美聯準主席。
伯恩斯在羅格斯大學教書十多年,1941年又回到了母校任教。在整個教學生涯中,伯恩斯還曾擔任國家經濟研究局主席兼董事長。後來他出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並且還擔任總統勞工管理政策諮詢委員會成員,在整個教學生涯中,伯恩斯還曾擔任國家經濟研究局主席兼董事長。後來他受邀出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並且是總統勞工管理政策諮詢委員會成員。在擔任美聯準主席之前,他一直是總統的特別顧問。[1]
伯恩斯在「大通膨」時期(1965-1982)中期擔任美聯準的主席。簡而言之,在大通膨期間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助於刺激通貨膨脹和通膨所帶來的預期上升壓力,當通貨膨脹開始上升時,決策者往往因為反應滯後,導致經濟出現衰退。在過去十年中,一些不利於經濟的因素加劇了通貨膨脹。例如石油和食品價格的衝擊。正如伯恩斯後來總結「在瞬息萬變的時代,犯錯的機會實在太多。[2]
離開美聯準後伯恩斯成為了研究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傑出學者,同時他還在喬治城大學兼任教授,並繼續在全國進行經濟政策的演說。1979年他加入了由共和,民主兩黨組成的反通膨委員會,在1980年他主持雷根總統設立的國際貨幣政策工作組,後來雷根任命他為美國駐德國大使。[3]
伯恩斯在經濟領域發表了大量的論文,著重於景氣循環的研究,例如他的著作《經濟知識的前沿:散文》和《經濟決策者的反思》。[4]
伯恩斯在1987年去世。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