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爾薩斯級戰艦

二战时期法国计划建造的战列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爾薩斯級戰列艦
Remove ads

亞爾薩斯級戰艦法語:Classe Alsace)是法國接續黎胥留級戰艦後所設計的次型戰艦。該戰艦設計繼承自前一型黎胥留級改進設計方案,預計使用9門380公釐45倍徑1935年式主砲,配置在艦艏2座三聯裝與艦艉1座三聯裝砲塔內。原計畫建造4艘亞爾薩斯級戰艦,首艦更預計在1941年安置龍骨,但因法國本土在1940年淪陷而中止建造計畫。

快速預覽 亞爾薩斯級 Alsace class, 概況 ...
Remove ads

背景

1937年12月,由於前一型敦克爾克級戰艦在主砲和副砲測試時發生問題,法國海軍參謀長英語Chief of Staff of the French Navy達爾朗下令對黎胥留級戰艦的武器配置重新研究。[1]共有三種改進方案被提出[a],其中C方案為主砲改為3座三聯裝,2座配置於前甲板,1座配置於後甲,並使用380公釐(15英寸)口徑主砲。然而該方案會使標準排水量增加5,000噸,打破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中標準排水量不得超過35,000噸的限制,因此被迫擱置。[2]

1939年夏天,法國情報部門向海軍部提出警告,指出德國已開始建造Z計劃中的兩艘H級戰艦,該艦據稱有40,000公噸(39,000長噸),配置406公釐(16.0英寸)口徑主砲[3][4]在歐洲強權沒有打破原限制下,法國不想率先打破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原限制標準,仍繼續遵守標準排水量35,000噸和主砲口徑380公釐(15英寸)的限制[5][6],儘管日本與義大利已經拒絕簽署這次條約。然而當收到德國開始建造H級戰艦的情報後,法國海軍部決定啟動自動調整條款[b],並欲以黎胥留級C方案研發新戰艦來抗衡H級戰艦,此即為亞爾薩斯級戰艦。[7]

Remove ads

設計

為了抵抗德國H級戰艦,法國海軍部採用黎胥留級C改進方案,主砲塔採前2後1的設置。在副砲塔則預計上全放置於軸向上,其中1座在前甲板第2座主砲塔後方,另外2座以超射布局方式置於後甲板的煙囪與後方主砲塔之間。[8]

以下為亞爾薩斯級3種方案資訊細節[9][10]

  • 方案1:
    • 9門380公釐45倍徑1935年式主砲在3座三聯裝砲塔內
    • 8門100公釐口徑高平兩用砲塔
    • 水線裝甲帶:330公釐
    • 船體長:252公尺
    • 推進系統:170,000匹馬力(130,000千瓦特)
    • 標準排水量:40,000噸
  • 方案2:
    • 9門406公釐口徑主砲在3座三聯裝砲塔內
    • 8門100公釐口徑高平兩用砲塔
    • 水線裝甲帶:330公釐
    • 船體長:256公尺
    • 推進系統:190,000匹馬力(140,000千瓦特)
    • 標準排水量:42,500噸
  • 方案3:
    • 12門380公釐45倍徑1935年式主砲在3座四聯裝砲塔內
    • 12門100公釐口徑高平兩用砲塔
    • 水線裝甲帶:350公釐
    • 船體長:265公尺
    • 推進系統:220,000匹馬力(160,000千瓦特)
    • 標準排水量:45,000噸

三種類型的上層甲板皆為170–180公釐,下層甲板皆為40公釐,航速要求與黎胥留級戰艦同為31.5節[11][12]

方案1與義大利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艦相似[13];然而在次要武器上,亞爾薩斯級缺少1座152公釐口徑三聯裝砲塔,152公釐口徑砲塔配置位置兩艦也不一樣,維托里奧·維內托級的排列是將152公釐口徑砲塔放置在前後主砲砲塔兩側,而亞爾薩斯級則是將3座砲塔放在中心軸線上,此配置讓亞爾薩斯級的側邊火力加強50%以上。防空砲口徑方面,亞爾薩斯級採用100公釐口徑防空砲,比維托里奧·維內托級的90公釐口徑略大。該方案被形容成介於英國前衛號戰艦獅級戰艦之間,因亞爾薩斯級的主砲數量比前衛號主砲多1門[14],而主砲口徑卻比獅級的406公釐還要小。[14]

方案2與獅級戰艦、北卡羅來納級戰艦南達科他級戰艦相似[15],然而亞爾薩斯級的船體長度、推進系統馬力、標準排水量皆大於美國戰艦,航速上也比美國戰艦快2節(3.7公里每小時)。在副砲上,為了加強防空能力,選擇使用高平兩用(dual-purpose)形式的砲塔,與其他國家使用的雙重口徑(dual-caliber)形式還要好。[c]

方案3使用的4聯裝砲塔,保留當時法國主力艦的設計特色。法國海軍一直提倡4聯裝砲塔配置,不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研發的諾曼第級和里昂級戰艦,後來的敦克爾克級與黎胥留級的主砲也是依此建造。次要武器的配置預計接近於黎胥留級2號艦讓·巴爾號完工後的配置[d],但缺少14門57公釐口徑防空砲與20門20公釐口徑防空砲。

法國海軍部後來選擇方案1[9],主要是此方案與黎胥留級的設計相似度較高,方案2不採用的原因在於406公釐口徑主砲的研發延誤,方案3則是船體尺寸過大,排水量已逼近愛荷華級的水準。[e]

亞爾薩斯級首艘艦預定在1941年於聖納澤爾龐奧埃英語Ateliers et Chantiers de la Loire船塢安置龍骨,該地當時也正在建造諾曼地號郵輪史特拉斯堡號戰艦霞飛號航空母艦等大型船艦,而霞飛級2號艦潘勒韋號也預計在此建造。不過,為了建造亞爾薩斯級首艦,潘勒韋號的開工日程被推遲,這清楚表明當時法國海軍部對戰艦建造的優先權高於航空母艦。亞爾薩斯級2號艦則預計於1942年在布雷斯特兵工廠的新海軍船塢放置龍骨。

當時該級艦前2艘預計從亞爾薩斯、諾曼第、法蘭德斯、勃艮第等4個省份名取2個當作艦名,但因為法國本土在1940年被納粹德國佔領,亞爾薩斯級便從未動工過。[16]原預計使用的艦名,後來由阿基坦級巡防艦使用。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 戰遊網營運的戰艦世界,於 0.7.1 版本中新增法國主力艦科技樹,其中的IX級銀幣系戰艦便是亞爾薩斯級,採用的是三座四聯裝380公釐45倍徑砲的方案。[17]而在0.7.11版本中新增的X級金幣系戰艦勃艮第,其艦體和火砲布置也參照了亞爾薩斯的三號方案。

註解

註腳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