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瑟·偉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瑟·偉利CHCBE(英語:Arthur Waley,日語:アーサー・ウェイリー,1889年8月19日—1966年6月27日),東方學學者及漢學家

快速預覽 亞瑟·偉利Arthur Waley, 出生 ...

正如一近期的評論所言,「在中日二國的古文,與英語系大眾讀者間,偉雷是一位偉大的轉介者;他在20世紀的上半段時期扮演了東方與西方間的大使。他的中文及日文皆是自學成才,而且不論是流暢性或學識,都達到了卓越的程度。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成就,也如他自己後來所注,或許這只能發生在那個時期,也無法再能做到了。」 [1]

他對提高認識和學術關注英語世界做出極大貢獻,使得再次出版的經典作品有了更廣泛的閱讀群體。

Remove ads

生平

韋利出生於英格蘭肯特郡皇家唐橋井。原名為 阿瑟·大偉·施洛斯(Arthur David Schloss),是經濟學家大衛·弗雷德里克·施洛斯(David Frederick Schloss)的兒子。正當在一次大戰時,大多擁有德國姓名的人們改取更具英式的姓名的時期,生為猶太後裔的偉雷在1914年時,把他的姓氏變更為他祖母的娘家姓氏,偉雷。曾在拉格比公學就讀,後來在1907年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但在1910年,由於眼疾未能完成學業。

在1913年,偉雷被大英博物館任命為東方印刷品和手稿的保存助手。在這段期間內,他自學了中文和日文,部份的原因是為了協助保存博物館的畫作目錄。他於1929年離開,並全心竹的投入他對文學及文化的喜愛,並同時持續的為倫敦東方和非洲研究學院講學。

偉雷居住於布盧姆茨伯里,並有著不少朋友來自「布盧姆茨伯里社團」。許多他遇見的團員在當時都仍是在校生。他是其中一位認出Ronald Firbank是位優秀的作者,並與 Osbert Sitwell 及其他人為 Firbank 的第一部選輯寫了導論。

著名的美國詩人艾茲拉·龐德 協助了在偉雷將他的第一篇譯作出版在《小評論》上,但是,他對偉雷作品的評論卻是好壞參半的。他在1917年7月12日寫給《小評論》的編輯瑪格麗特·安德森的信中是這麼說的:「最少試著留下偉雷對白居易的譯作,其中有些詩是相當壯麗的。幾乎所有的譯作都有著他笨拙的英文及有缺陷的節奏.....我實是應該試著讓他留下最佳的,而刪除這些拙劣的部份。(他倔強的和頭驢,或「學者」一樣)。然而,偉雷在他的道德經譯作The Way and its Power, 解譯說,他是小心翼翼地,視將文本中的意義清楚的傳達給西方的讀者,更勝於譯作本身的文字風格。

Remove ads

授勳

偉雷在1945年被授勳為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榮譽學者,在1952年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勳章獎項,1953年獲頒女王金質詩歌獎章英語King's Gold Medal for Poetry,及在1956年獲頒名譽勳位

精選作品

原創翻譯

Thumb
源氏物語, 土佐光起作品, (1617–91)
Thumb
李白行吟圖》 梁楷 (1140–1210)
更多資訊 出版品, 原作 ...
Remove ads

原創作品

  •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Painting, 1923
  • The Life and Times of Po Chü-I (白居易), 1949
  • The Poetry and Career of Li Po (李白), 1950 (with some original translations)
  • The Real Tripitaka and Other Pieces (三藏), 1952 (with some original and previously published translations)
  • 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 1958
  •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1963 (with original translations)

參考來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